佛弟子文庫

正法眼藏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一)指禪宗嫡佛嫡祖於教外相傳之心印。又作清淨法眼。即依徹見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見萬德秘藏之法(藏),亦即佛內心之悟境;禪宗視為最深奧義之菩提,係由釋尊輾轉傳至達磨,以心傳心而由師父之心傳至弟子之心。

聯燈會要卷一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道(卍續一三六·二二一上):「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其中,「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語,略作正法妙心,亦意謂釋尊所體得甚深不可思議之真理,此大悟境界即幽玄微妙之佛心,非言教能表現或把握。又正法眼藏即法華經所謂之「佛知見」,而涅槃妙心為佛心之本體,本體寂滅,故稱涅槃;不可思議分別,故稱妙;乃法華所說之妙法。故正法眼藏、清淨法眼等語,概指佛一代所說無上之正法。

正法眼藏之說,在隋唐時代未見傳載,至宋代始見於禪宗語錄,或系宋僧依北本涅槃經卷二所載(大一二·三七七下):「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等語轉變而來。[景德傳燈錄卷一摩訶迦葉付法條、人天眼目卷五宗門雜錄拈華條、續傳燈錄卷二、五燈會元卷一、正法眼藏(道元)辨道話]

(二)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八冊。為古尊宿之機緣法語集,總計百餘篇,並附譔者之短評。宗杲於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因罪遷居衡陽,其間與諸方大德往來酬酢之法語,為侍者沖密慧然隨手抄錄,於紹興十七年編錄而成,尋即刊行。俗稱大慧正法眼藏。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門慧悅及居士春門徐弘澤等,附圓澄及李日華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張子韶侍郎書,而加以重刻。[禪籍志卷上] (三)凡九十五卷。日本曹洞宗祖永平道元撰。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二冊。系道元於三十二歲至五十四歲,凡二十三年間,以日文匯編而成之法語集。所謂正法眼藏,本指佛陀一生所說之正法。道元所著之正法眼藏,則為佛教教義、經典、日常工夫、法門指示、公案剖析等編錄而成者,全書共分九十五篇,被譽為日人所作之最高哲學書。尤以「有時」一篇,為道元經由坐禪與修觀所得,對時間與存在之體證,素被視為日本佛教思想最深奧之體現。其要旨謂,時間即是存在,一切存在(萬法)亦無非時間;時間既不相礙,物物之間亦不相礙;每一剎那即是時間之整體,每一剎那亦包含萬物萬象。本書為日本曹洞宗最重要之典籍。[正法眼藏隨聞記、禪學雜誌第二十之五至十二、第二十二之一、二、第二十二之三、四、十一、十二、第二十三之二至四] p1993

上篇:正法炬 下篇:正法眼藏隨聞記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天龍八部

又稱八部眾。即:天(梵 deva)、龍(梵 nāga)、夜叉...

機宜

(術語)眾生有善根之機,而宜於布教者。玄義六上曰:...

現行

現行法的簡稱。阿賴耶識,有生一切法的功能,謂之種子...

決定安住心

【決定安住心】 p0700   顯揚十八卷二頁云:決定安住...

大師驅擯諸聲聞眾

【大師驅擯諸聲聞眾】 p0245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頁云:復...

法眼宗

(流派)禪宗五家之一。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五傳而至雪...

十善十惡

【十善十惡】 十善即十善業,乃身、口、意三業中所行的...

臨濟四喝

禪宗公案名。為唐代臨濟義玄禪師以「喝」接引徒眾之四...

無明藏

(術語)無明為根本,生無量之惑業苦,故稱之曰藏。瓔...

識遍處

【識遍處】 p1433 集異門論二十卷十頁云:問:識遍處定...

九執

(名數)與九曜同。執者執持之義,隨逐諸曜日時而不相...

不淨計淨見

【不淨計淨見】 p0333 大毗婆沙論八卷十六頁云:若不淨...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在家學佛男眾女眾的模範人物

在家學佛男眾的模範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眾的主持...

慳與舍

從前,有兩個兄弟,父母早亡,家產富饒,以不能孝養雙...

【推薦】這是佛祖給我們的考驗

末學以前在醫院,看了一位十七歲的男孩子,他是埔裡高...

【推薦】古德論《阿彌陀經》少善根福德因緣與多善根福德因緣

《阿彌陀經》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做這四種善事會招致惡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何等為四?做四種善事,...

善用這個念頭,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樣叫「念佛」。念頭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推薦】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

在楞嚴經當中就是說,你整個修行的起跑點,第一個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