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種十二因緣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佛陀所證悟的根本道理之一為因緣法,即認為一切有為法皆有生滅變化(宇宙自然界)或生死苦樂(人生命運)之現象,其中之生死苦樂現象,順次推究,含有十二種相依相關生起之因果關係,稱為十二因緣,大小乘經論皆有詳備之闡論,然所作解釋,時有出入,如俱舍論卷九即舉出四種解釋。即:(一)剎那(梵 ksanika)緣起,謂於每一剎那間皆具足十二支。如由貪而行殺,其間之過程如下:先起貪慾心,貪是「無明」;思欲行殺,思是「行」;了別所殺之人及其境界,即是「識」;識俱色、想、行三蘊,總稱「名色」;名色所住之法,即是「六處」;六處是根,根、識、境和合,即是「觸」;領觸即是「受」;行殺之貪心即是「愛」;與貪相應之諸煩惱是「取」;依此所起之身語二業,即是「有」;如是諸法並起,即是「生」;其法熟變滅壞,即是「老死」。於剎那間完具十二支,故稱剎那十二因緣。(二)連縛(梵 sajbandhika)緣起,謂十二支因果系連續生起,無有間隙,而具有前因後果之關係。(三)分位(梵 āvasthika)緣起,十二支中所各具之五蘊皆分位假立,故稱分位。此係依據胎生學之解釋,說明有情在三世之中,其生死流轉過程,一一分位之形態。(四)遠續(梵 prākarsika)緣起,謂依「順後受」及「不定受業」,前記分位之五蘊皆可隔越多生多世,且從無始以來即懸遠相續。如百劫以前之「無明」招感今世之「識」,又今世之「有」亦將經過多劫之後而招感未來之「生」、「死」等。又上記四說之中,說一切有部力主第三說,而成為部派佛教時代緣起教法之重要思想。[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俱舍論光記卷九](參閱「十二因緣」337) p1792

上篇:四種人 下篇:四種十住心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紹元

宋代華嚴宗學僧。生卒年與籍貫、俗姓均不詳。現存其所...

五供養

(名數)五種之供養物也。修一座行法時,用以供養本尊...

辯意長者子所問經

梵名 Pratibhāna-mati-pariprcchā。全一卷。北魏法場...

諸佛諮嗟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十七願。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

休糧

指修行僧於行腳途中所有之路銀,及親舊法緣所贈之物。...

耶輸陀羅

悉達多太子的夫人,羅睺羅的母親,她後來跟隨摩訶波闍...

雜譬喻經

全一卷。道略集,姚秦鳩摩羅什譯。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末寺

(雜語)對於本寺而謂所屬之寺院曰末寺。...

獨與女人說法戒犯緣

亦名:與女人說法過限戒犯緣 子題:有智、無智、五語、...

具杜多行與具淨戒行差別

【具杜多行與具淨戒行差別】 p0825   發智論十八卷十...

銅鈸

為寺院法會所用金屬法器之一。又作銅盤。以響銅製之,...

事度

即持守五戒、十善等法,以度脫惡道之苦。蓋五戒、十善...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斷除妄想,去除思慮。持咒,要注意三...

不要被小事瑣事所累

有一對夫婦,吃飯閑談。那妻子也是興之所至,一不小心...

泰國佛牌與古曼童是否可信

問: 請問在西安目前賣得很火的泰國佛牌,古曼童等說...

煩惱不懂得擺平,有誰能保佑你呢

沒有正知正見,你會去求神、擲杯筊、燒香,燒很多的冥...

犯邪淫而找不到工作

任何疾病,包括你的事業,找不著工作都是有因果的。...

行善的最高境界

億萬富豪丹尼爾在散步時,發現一個小男孩蹲在路邊,手...

叢林參學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中國大陸的...

《佛教以孝為本論》白話譯

(圓濤法師白話譯) 【原文】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