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停心觀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為息止惑障所修之五種觀法。又作五觀、五念、五停心、五度觀門、五度門、五門禪。即:(一)不淨觀(梵 a?ubhā-smrti),乃多貪之眾生觀想自他色身之不淨而息止貪慾之心。如觀想死尸青瘀等相以對治顯色貪,觀想鳥獸啖食死尸以對治形色貪,觀想死尸腐爛生蟲蛆之相以對治妙觸貪,觀想死尸之不動以對治供奉貪,及觀想白骨之骨鎖觀以對治以上之四貪。(二)慈悲觀(梵 maitrī-smrti),又作慈心觀、慈愍觀。乃多瞋之眾生觀想由與樂拔苦而得之真正快樂,以對治瞋恚煩惱。(三)緣起觀(梵 idajpratyayatā-pratītyasamutpāda-smrti),又作因緣觀、觀緣觀。乃觀想順逆之十二緣起,以對治愚癡煩惱。(四)界分別觀(梵 dhātu-prabheda-smrti),又作界方便觀、析界觀、分析觀、無我觀。乃觀想十八界之諸法悉由地、水、火、風、空、識所和合,以對治我執之障。外道於身心常執為我而起我執,故於地、水、火、風、空、識六界起因緣假和合之分別,若觀無我,則能對治我執。此觀為聖道之方便,故稱界方便觀。(五)數息觀(梵 ānāpāna-smrti),又作安那般那觀、持息念。即計數自己之出息、入息,以對治散亂之尋伺,而令心念止持於一境,為散亂之眾生所修者。此外,五門禪經要用法中以念佛觀(梵 buddhānusmrti)取代界分別觀,而與其他四觀合稱為五門禪。所謂念佛觀,即念應身、報身、法身等三佛身,以次第對治昏沉暗塞障、惡念思惟障、境界逼迫障等三種障害。[菩薩地持經卷三力種性品、俱舍論卷二十二、卷二十九、大毗婆沙論卷四十、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順正理論卷五十九、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一、大乘義章卷十二、摩訶止觀卷七之二] p1144

上篇:五停心位 下篇:五停四念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清淨業處

(術語)淨妙之佛土,為以純善之業因而生之處,故名為...

玄宗

乃佛教之通名。意謂玄妙之宗趣。與玄旨同義。注維摩詰...

齋嚫

(雜名)齋者齋食,嚫者施物也。...

讀誦正行

(術語)五種正行之第一。一心專念讀誦淨土三部經也。...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六十卷,東晉隆安二年(398)罽賓沙門僧伽...

念力

梵語 smrti-balāni,巴利語 sati-balāni。為五力之第...

阿遮一睨

(雜語)不動尊左目眇,故曰一睨。...

轉依位別有六種

【轉依位別有六種】 p1409 成唯識論十卷三頁云:轉依位...

寶天比丘

寶天,梵名 Ratnadeva,音譯勒那提婆。為佛陀弟子之一...

自義行

【自義行】 p0596   瑜伽八十一卷八頁云:自義行者:...

十齋日佛

(名數)配於此十齋日之佛菩薩,謂之十齋佛:一日定光...

尊特

(術語)謂勝應身尊大殊特。盧舍那佛是也。法華玄義十...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

福報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來了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

學佛入門以受三皈依為根本

1、皈依三寶的意義:學佛必從受三皈 依起,三皈依是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該如何理解

問: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改變命運的方法

大家都想改變命運,不想改變命運的人恐怕很少,因為人...

流水下山非有意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

人的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問: 請問,人的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大安法師答:...

到市場買菜去

有兩個禪寺,同在一個城中,相距不遠。每天清晨,兩個...

在十月懷胎中,為胎兒增福改業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視。從佛教的觀點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