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十二數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印度之數位。依俱舍論卷十二,解脫經中說六十數,但俱舍論僅列舉五十二數,其餘八數亡失未載。即:(一)一(梵 eka),(二)十(梵 da?a),(三)百(梵 ?ata),(四)千(梵 sahasra),(五)萬(梵 hrabheda,缽羅薛陀),(六)洛叉(梵 laksa),(七)度洛叉(梵 atilaksa,頞底洛叉),(八)俱胝(梵 koti),(九)末陀(梵 madhya),(十)阿庾多(梵 ayuta),(十一)大阿庾多(梵 mahā-ayuta),(十二)那庾多(梵 nayuta),(十三)大那庾多,(十四)缽羅庾多(梵 prayuta),(十五)大缽羅庾多,(十六)矜羯羅(梵 kavkara),(十七)大矜羯羅,(十八)頻跋羅(梵 bimbara),(十九)大頻跋羅,(廿)阿芻婆(梵 aksobhya),(廿一)大阿芻婆,(廿二)毗婆訶(梵 vivāha),(廿三)大毗婆訶,(廿四)嗢蹲伽(梵 utsavga),(廿五)大嗢蹲伽,(廿六)婆喝那(梵 vāhana),(廿七)大婆喝那,(廿八)地致婆(梵 titibha),(廿九)大地致婆,(卅)醯都(梵 hetu),(卅一)大醯都,(卅二)羯臘婆(梵 karabha),(卅三)大羯臘婆,(卅四)印達羅(梵 indra),(卅五)大印達羅,(卅六)三磨缽耽(梵 samāpta),(卅七)大三磨缽耽,(卅八)揭底(梵 gati),(卅九)大揭底,(四十)拈筏羅闍(梵 nimbarajas),(四十一)大拈筏羅闍,(四十二)姥達羅(梵 mudrā),(四十三)大姥達羅,(四十四)跋藍(梵 vala),(四十五)大跋藍,(四十六)珊若(梵 sajjñā),(四十七)大珊若,(四十八)毗步多(梵 vibhūta),(四十九)大毗步多,(五十)跋羅攙(梵 balāksa),(五十一)大跋羅攙,(五十二)阿僧祇(梵 asavkya)。

翻譯名義大集(梵 Mahāvyutpatti)第二四九章阿毗達磨中則揭舉下列八數,而滿六十之數目,即:(五十三)無量(梵 apramāva),(五十四)無邊(梵 aprameya),(五十五)無增(梵 aparimita),(五十六)出邊(梵 aparimāva),(五十七)無比(梵 atulya),(五十八)不可比(梵 amāpya),(五十九)不可思議(梵 acintya),(六十)不可說(梵 anabhilāpya)。[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大智度論卷四、顯揚聖教論卷二、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俱舍論光記卷十二、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p1046

上篇:五十二種供物 下篇:五十八戒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四種瑜伽

【四種瑜伽】 p0433 如瑜伽中說。又云:此四瑜伽,有十...

修行

含有實習、修養、實踐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實現生活上...

遮表二門

【遮表二門】 佛經文字,有遮詮、表詮二門。遮詮門,謂...

釋三報論

全一卷。又作三報論。東晉廬山慧遠(334~416)撰。收...

四輪摧八難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如華嚴雲,四輪摧八難者。故成...

四十八使者

(名數)勝軍不動明王,為守護持法行者,於其左右,各...

微小罪

【微小罪】 p1250 瑜伽二十二卷五頁云:謂於諸小隨小學...

閩南佛學院

我國現代佛學院之一。創辦於民國十四年(1925),院址...

肉食

(術語)食鳥獸魚介之肉也。佛初於小乘教許食三種之淨...

華嚴旨歸

(一)凡二卷。東晉法業撰。今已不存在。[諸宗章疏錄卷...

仁王會

仁王經護國品說,若國有災難,設百座講座,講讚仁王經...

共種子

指共相之種子。即生自他共變之境的識變種子。又作共相...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開

大家學佛,不可以將生活跟修行分兩部分,其實不是的。...

勝利之道

從前,有一個青年在家人的幫助下開了一家客棧。由於青...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間,有個著名的道教學者陳希夷,就是傳說...

讓你靜心的34條法語

1、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

如何稱呼出家法師的父母

問: 出家法師的父母、親人,弟子應該怎麼稱呼比較好...

如何面對兩性關係

(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摘錄自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俗話...

清淨三業,內護己心

一日,波斯匿王在靜坐時,思惟什麼是護己?什麼是不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