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害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ahijsā。(一)指不殺、傷一切生物。乃印度宗教、倫理道德之基本思想。此一思想,始自古奧義書(羌多貴奧義書Ⅲ,17 等)之時代,而為印度各教所共有之特色。佛教在原始佛教之根本教義八聖道之第四「正業」即作說明,五戒中之第一戒即是不殺生戒。八齋戒,沙彌、沙彌尼戒之十戒,比丘、比丘尼之波羅提木叉(梵 prātimoksa,巴 pātimokkha)皆有嚴格之規定。阿育王之法敕中亦曾揭舉此義,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如梵網經、大智度論等所載者亦不勝枚舉。

我國及日本之佛教受其影響至深,諸如放生會等儀式即為其代表。倡言萬物皆有靈魂之耆那教。曾極端堅守不殺生戒,大誓戒中第一條即戒殺生。印度教亦有輪迴轉生、靈魂不滅之教理,故提倡「萬物生命皆為一體」之觀念,並揭櫫不傷害一切生物之理想。[雜阿含經卷二十八]

(二)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為「害」之對稱。即不損惱他之精神作用。說一切有部主張不害有別體,屬十大善地法之一。大乘唯識家則謂不害乃於無瞋之作用上所假立者,不立別體,為十一種善心所之一。成唯識論卷六載無瞋與不害二者之差別,謂無瞋與樂,屬慈性;不害拔苦,屬悲性。[入阿毗達磨論卷上、俱舍論卷二十九、品類足論卷三、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二、順正理論卷十一] p983

上篇:五見 下篇:不悅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說戒行眾湯水法

子題:行淨水、行淨巾、行香湯 行事鈔·說戒正儀篇:「...

執情

(雜語)執著之妄情也。五教章中曰:以執情而驚怪。...

辨中邊論述記

【辨中邊論述記】 又作《辨中邊論疏》,唐代窺基著。本...

有相續法

【有相續法】 p0545   品類足論六卷十三頁云:有相續...

菩薩止觀

【菩薩止觀】 p1128 瑜伽四十五卷四頁云:此中菩薩、卽...

壒圾堆頭見丈六金身

禪林用語。壒,即塵埃;圾,即聚集塵埃之處所;堆頭,...

十使

(名數)一貪慾,二瞋恚,三無明(又云愚癡),四慢,...

二流

順流和逆流。順流是流轉於生死的因果;逆流是還歸於寂...

報緣

(術語)果報之因緣也。言一期之壽命。...

解脫幢相衣

袈裟的別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脫的人所穿的衣服,而且其...

種種心行轉相

何等種種心行轉相?謂於一時起有貪心,或於一時起離貪...

上起

亦名:懺悔 戒本疏·釋戒經序:「知犯識懺,還淨上起,...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准提菩薩——薄福惡業眾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讚大准提。惟...

佛是教育家

一、務實 對工作及事業不要好高婺遠,眼高手低,大事...

積攢往生極樂淨土的資糧

為什麼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

受戒與不受戒的差別

在家人通常說:心好就好了嘛,受什麼戒嘛,不受戒與受...

如何對治出離心時有時無

學佛要有智慧的觀照。首先對於我們心理的狀態,凡夫眾...

【推薦】「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你的心衹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

「命濁」的由來

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

一別成永訣

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身邊的人是會走的,就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