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戒體指歸大乘行人究竟域心之處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子題:十方佛土唯有一乘、護戒如命如浮囊、心業力結成種子目為戒體、行人域心之處、期生彌陀淨土、圓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儀斷惡即至誠心、攝善修智即深心、攝生利物即迴向發願心、具三心必登上品、行人究竟域心之處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今識前緣,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矣。故經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說。既知此意。當護如命,如浮囊也。故文雲,我為弟子結戒已,寧死不犯。又如涅槃中羅剎之喻。」濟緣記釋云:「重勸中,初示所歸。識前緣者,塵沙萬境,無邊製法,無始顛倒,迷為外物,故受輪轉;今知唯識,無有外塵。故正受時,遍緣法界,勇發三誓,翻昔三障;由心業力結成種目為戒體。應知能緣所緣,能發所發,能熏所熏,無非心性。心無邊故,體亦無邊;心無盡故,戒亦無盡。當知即是發菩提心,修大慈行,求無上果;此名實道,此即大乘,三世如來,十方諸佛,示生唱滅,頓開漸誘,百千方便,無量法門,種種施為,莫不由此;故曰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此即人域心之處。然而濁世障深,慣習難斷;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須期生彌陀淨土。況復圓宗三聚是上品三心律儀斷惡即至誠心攝善修智即是深心攝生利物即迴向發願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得無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無退屈。此又行人究竟域心之處矣。故下,引證。即法華開顯文也。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十二部中,九部屬小乘,同歸一佛乘故。又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爾,不獨釋迦,無二亦無三大小相對為二,三乘相對為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餘乘修證因果色非色等,皆方便假名耳。既下,勸修,初句躡上開悟。由識前緣,若起毀犯,即是犯自心故,增妄業故,淪生死故,污佛種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經論廣勸奉持,雖不顯彰,聖意在此。若不知此,得失尚微;既知此已,所獲既深,所失亦大,理須謹攝,不可微縱。當下,結勸奉持。命與浮囊,世人所重;且舉為喻。諸經論說鵝珠草系海板比丘,皆忘生護戒;則壽命浮囊,亦未足為重也。文雲,即本律釋同戒文;寧死不犯,不啻命故。涅槃羅剎乞浮囊乃至塵許,菩薩不與,譬護吉羅;委如鈔記。」(業疏記卷一六·二二·一)

上篇:戒體應須明識 下篇:戒體正辨多少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雲門缽桶

(公案)同於碧岩五十則塵塵三昧。...

學法灌頂

(儀式)對於傳法灌頂而言。印可為弟子之位,謂之學法...

非有非空

唯識論所說之中道。一切諸法有偏計所執性(凡夫迷於所...

月婆首那

(人名)比丘名。續高僧傳一曰:中天竺優禪尼國王子,...

占察

(雜語)佔筮之法也。密教之秘法觀我心為月輪或蓮華,...

法勝

梵名 Dharma-?resthin。為阿毗曇心論之作者、說一切有...

十齋日

十個行持八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

六染心

謂眾生之心性本來自性清淨而離諸妄染,然因依於不覺而...

十種現觀

【十種現觀】 p0110 集論八卷一頁云:云何建立現觀?略...

心差別智

【心差別智】 p0351 瑜伽六十九卷十一頁云:謂諸他心,...

君臣五位

曹洞宗開祖洞山良价禪師以真理立為正位,以事物立為偏...

重如

即如如。為楞伽經所說五法之一。智之至極為智智,理之...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

如何消除修行中的疑和悔

信佛的人在修行過程中會有種種障礙,心生憂慮、疑悔。...

開著念佛機,讓佛號種在八識田中

隨著科技電子產品的發展,念佛機的品種越來越多,在多...

禪修中的五種念頭

《禪宗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中記載: 復次初修心人。入...

果一老和尚改變了我的一生

東林寺前方丈果一上人(1922-1994) 我與東林寺的緣 一...

至誠念觀音聖號免遭屠城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非常動亂的時期。那時候,有一個叫劉...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當通身放下,一心念佛。...

透過聲音使心靈穩定下來

觀世音菩薩由於修習《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證入諸...

菩薩戒四條淺說

本文就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不隨喜讚揚戒、愛恚讚毀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