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尼受大戒二部僧數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亦名:本法尼應由十尼帶往大僧中受大戒

子題:二部僧具足滿、尼受具戒二眾同秉

行事鈔·尼眾別行篇:「依律本,比丘尼僧,應將受戒者,至大僧中,乃至文雲,二部僧具足滿,故知僧尼二十人也。僧祇律,尼受戒法,名二十眾。」資持記釋云:「律本,即尼犍度。乃至文雲者,即說相中文。次引他部。僧祇,八種受具,僧受名十眾,尼受名二十眾。」(事鈔記卷四二·四·一四)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約眾數者。(一、引古非)有人行事,作本法已,將三兩尼送至僧中,與受大戒。便立義雲,尼在僧中,全不秉法,何勞眾往?界亦不須。縱文列二十眾者,前後列之,非一時也。(二、顯今斥)今量不然。尼之依僧,受隨一也。尼有犯殘,皆二部僧中具明行法,或八人、四十人,同秉羯磨。法是僧執,所為在尼;評問和忍,義通兩眾。何容至受,遂分彼此故律文中,二部僧具足滿者,就大僧中明之,豈同前也?況復五分正文,十尼將往;四分亦云,彼尼僧應將詣大僧中,並不可減略也。」濟緣記釋云:「引古中,文出三過:一、不知此法二眾同;二、不知同秉,各依法界;三、妄通律文。律有二十眾比丘尼,彼謂本法正受,共為二十,故云前後列也。今解中,初句直破。尼下申理,初明須眾及界。舉隨例受,隨即悔殘,如戒本中明列人數,故不可異。前與半月,僧尼各四,即八人也;後正出罪,僧尼各滿二十,故四十人。問和通兩眾者,即顯同秉,義須結界。故下,次通律文。豈同前者,正破古解,同前本法而言二十也。況下,引證甚明,足彰前謬。」(業疏記卷一七·四五·一五)

上篇:尼十歲曾歸受具 下篇:尼受戒法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菩薩低眉

(雜語)狀人慈善之語。參看金剛努目條。...

一因二緣令後有芽當得生長

【一因二緣令後有芽當得生長】 p0019   瑜伽八十八卷...

石霜

(人名)六祖慧能門下臨濟義玄(是臨濟宗之祖),六世...

心即是佛

意謂人人心中皆具佛性,衹要從吾人的心靈下功夫,就可...

辯積菩薩

辯積,梵名 Pratibhāna-kūta,音譯缽羅底婆那俱吒。...

所緣有對

【所緣有對】 p0740   俱舍論二卷一頁云:所緣有對,...

五處常所應作

【五處常所應作】 p0281 瑜伽四十六卷十二頁云:又諸菩...

打飯

禪林用語。「打」字,為動詞,含有成辦、調做之意。打...

【異】 p1112 成唯識論二卷一頁云:住別前後,復立異名...

如法仁王會

(行事)一代一度之大仁王會也。...

禮佛承事有五功德

子題:南無、如來、無所著、至真、等正覺 行事鈔·僧像...

事懺

子題:轉報、輕受、粗業、繕造 行事鈔·懺六聚法篇:「...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不起分別心,是故當處最吉祥

若當下不分別,當為最吉祥。我持咒的時候,不起分別心...

讓內心健康的七戒

一、戒疑 疑心病者,總以為別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

佛說鹿母經

佛說:過去,有一個鹿群,有數百隻鹿,因尋逐水草而接...

觸物起照 斷截惑根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曾經教導比丘:...

因《楞嚴經》開悟的六位大禪師

1、唐玄沙師備禪師 《景德傳燈錄》卷十八記載,玄沙備...

怎樣知道有觀音菩薩

一、有無的判斷 宇宙萬有,森羅萬象,世出世間一切法...

持名念佛簡易殊勝普攝三根

念佛法門裡有四種念佛。有觀像念佛,觀阿彌陀佛三十二...

謙卑不會減少你的實力

愚癡的凡夫由於無始世以來虛偽惡邪妄想,由於無始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