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長慶大安禪師

【五燈會元】  大字體  護眼色

  福州長慶大安禪師,﹝號懶安。﹞郡之陳氏子。受業於黃檗山,習律乘。嘗自念言:「我雖勤苦,而未聞玄極之理。」乃孤錫遊方,將往洪井,路出上元。逢一老父謂師曰:「師往南昌,當有所得。」師即造百丈,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騎牛覓牛。」師曰:「識得後如何?」丈曰:「如人騎牛至家。」師曰:「未審始終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師自茲領旨,更不馳求。
  同參祐禪師,創居溈山。師躬耕助道。及祐歸寂,眾請接踵住持。上堂:「汝諸人總來就安,求覓甚麼?若欲作佛,汝自是佛。擔佛傍家走,如渴鹿趁陽焰相似,何時得相應去!汝欲作佛,但無許多顛倒攀緣、妄想惡覺、垢淨眾生之心,便是初心正覺佛,更向何處別討所以安?在溈山三十來年,吃溈山飯,屙溈山屎,不學溈山禪,秖看一頭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把鼻孔拽轉來,才犯人苗稼,即鞭撻。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語,如今變作個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終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汝諸人各自有無價大寶,從眼門放光,照見山河大地,耳門放光,領采一切善惡音響。如是六門,晝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自不識取,影在四大身中,內外扶持,不教傾側。如人負重擔,從獨木橋上過,亦不教失腳。且道是甚麼物任持,便得如是。且無絲發可見,豈不見志公和尚云:『內外追尋覓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珍重!」僧問:「一切施為是法身用,如何是法身?」師曰:「一切施為是法身用。」曰:「離卻五蘊,如何是本來身?」師曰:「地水火風,受想行識。」曰:「這個是五蘊?」師曰:「這個異五蘊。」問:「此陰已謝、彼陰未生時如何?」師曰:「此陰未謝,那個是大德?」曰:「不會。」師曰:「若會此陰,便明彼陰。」問:「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時如何?」師曰:「汝用得但用。」僧乃脫膊,繞師三匝。師曰:「向上事何不道取?」僧擬開口,師便打。曰:「這野孤精出去。」
  有僧上法堂,顧視東西,不見師。乃曰:「好個法堂,只是無人。」師從門裡出,曰:「作麼?」僧無對。雪峰因入山採得一枝木,其形似蛇,於背上題曰:「本自天然,不假雕琢。」寄與師。師曰:「本色住山人,且無刀斧痕。」僧問:「佛在何處?」師曰:「不離心。」又問:「雙峰上人,有何所得?」師曰:「法無所得。設有所得,得本無得。」問:「黃巢軍來,和尚向甚麼處迴避?」師曰:「五蘊山中。」曰:「忽被他捉著時如何?」師曰:「惱亂將軍。」師大化閩城。唐中和三年歸黃檗示寂。塔於楞伽山,謚圓智禪師。

上篇:黃檗希運禪師 下篇:大慈寰中禪師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五燈會元

大慧

(一)謂佛陀之大智慧。 (二)為梵語 mahāprajā 之意譯...

觀想念佛

(術語)四種念佛之一。觀念阿彌陀佛之真身於心裡也。...

阿闡底迦

(術語)Anicchantika,舊稱阿闡提。譯曰無慾。不樂欲...

四勝進

【四勝進】 p0419 瑜伽八十六卷四頁云:復次,於諸行中...

十王華報

(術語)十王為六欲四禪之王,初地之菩薩,為四天王,...

嫉結

嫉結者,謂耽著利養不耐他榮發起心妒,嫉結所繫故愛重...

羯羅拏蘇伐剌那

(地名)Karṇasvarṇa,國名。南印度之境。週四千四五...

淨生種法作法

亦名:作淨法 子題:粳米、火淨、作淨體、沙門淨、自加...

觀察十二處法不應與他共興諍論

【觀察十二處法不應與他共興諍論】 p1471 集論八卷十三...

四十品無明根本

(名數)天台宗所說。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證見中道實相道...

大方廣圓覺經大疏

凡三卷(或十二卷)。略稱圓覺經大疏。唐代宗密述。今...

憐愍者

【憐愍者】 p1343 瑜伽八十三卷二頁云:父母宗親,互相...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極限

參話頭的方法很簡單,以我們現在提倡的這個方法來說,...

不明經意是否能誦經

問: 請問,我想每天誦念一部經:《普賢行願品》或《...

昌臻法師《淨土法門是末法眾生的對症良藥》

佛所說的一切法門,都能了生死,證菩提,法法平等,無...

站在本來就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

安住真如 這一點最重要了!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資格談...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啟示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作為淨宗根本經典之一,是釋迦牟...

來去自在的龐居士一家

龐蘊居士,字道玄,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禪者,他曾在馬祖...

念經是快點好,還是慢點好?

問: 念經是快點好,還是慢一點好啊? 惟賢老和尚答:...

佛歡喜日的由來

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是民間祭祀祖先的日子。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