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種施俱得淨報

【三藏法數】  大字體  護眼色

[出大涅槃經] 謂菩薩達性相空。觀一切眾生。無非福田。不見持戒毀戒及施受果報之異。名為淨善。所以施受雖俱不淨。亦俱得淨報也。一施淨受不淨謂能施之人。持戒多聞。知有慧施及施果報。受者破戒邪見。言無慧施及施果報。是名施淨受不淨也。二施不淨受淨謂能施之人。著於邪見。言無慧施及施果報。受者持戒多聞。知有慧施及施果報。是名施不淨受淨也。三施受俱淨謂施者受者。俱能持戒。多聞智慧知有所施及施果報。是名施受俱淨也。四施受俱不淨謂施者受者俱破戒無聞。著於邪見

上篇:四種施處 下篇:四戒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三藏法數

實相三昧

指空、無相、無作之三三昧。空三昧,即與苦諦之空、無...

受具戒重請得戒和尚

資持記釋云:「釋疑中,答有三解,初改轉者,遠行、返...

世間一切種清淨

【世間一切種清淨】 p0514 瑜伽二十卷十頁云:云何世間...

六種想縛

【六種想縛】 p0300 瑜伽七十五卷八頁云:復次依空勤修...

持軸山

(雜名)梵名伊沙馱羅山Īsadhara,譯曰持軸。山頂之形...

盤谷

(?~1272)元代僧。海鹽(浙江)人。號麗水。志氣超...

獨鈷

(物名)又曰獨鈷杵。真言師所用之金剛杵也。鈷為股之...

智見有著與智見有礙

【智見有著與智見有礙】 p1154 瑜伽七十九卷八頁云:又...

定論

【定論】 p0807   集異門論十二卷十一頁云:言定論者...

伽梨

(一)三衣中僧伽梨(梵 savghāti)之略稱。指九條以上...

巡火板

(物名)振火鈴,打板,巡諸寮舍,報僧眾警火災也。見...

四翳

(名數)一雲,二風塵,三煙,四阿修倫。即日月蝕。以...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

求生淨土者,亦需發菩提心

佛教中常說的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

念佛三昧,無上真法

念佛一法,雖然我們有種種的認知,滿懷的歡喜,無盡的...

惟賢長老:人間佛教就是以做人為主

人間佛教就是太虛大師最早提出來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亂」的爭論

近來在淨土同仁間, 醞釀著一場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亂...

古代出家當和尚的10個條件

很多影視劇裡都有這麼一個橋段,古人犯了法或殺了人,...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讓你面對現實

經常聽到有人說:佛法就是逃避現實。還有人說,學佛法...

到底要不要受戒

一個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說:誒,我不受戒,我也可以...

給自己抹點黑

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國大將王翦率領60萬大軍,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