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空《海東高僧傳》

【歷代名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釋法空。新羅第二十三法興王也。名原宗。智證王元子母延帝夫人。王身長七尺。寬厚愛人。乃神乃聖。彰信兆民。三年龍現楊井中。四年始置兵部。七年頒示律令。始制百官朱紫之秩。即位已來。每欲興佛法。群臣噪噪騰口舌。王難之。然念阿道之至願。乃召群臣問曰。聖祖味鄒與阿道。肇宣佛教。大功未集而崩。能仁妙化。遏而不行。朕甚痛焉。當大立伽藍重興像設。其克從先王之烈。其如卿等何。大臣恭謁等諫曰。近者年不登。民不安。加以鄰兵犯境。師旅未息。奚暇勞民作役。作無用之屋哉。王[怡-台+悶]左右無信。嘆曰。寡人以不德。叨承大寶。陰陽不序。黎民未安。故臣下逆而不從。誰能以妙法之術曉諭迷人者乎。久無應者。至十六年。奧有內史舍人朴厭髑(或云異次頓或云居次頓)年二十六。匪直也。人秉心塞淵。奮義見之勇。欲助洪願。密奏曰。陛下若欲興佛教。臣請偽傳王命於有司曰。王欲刱佛事。如此則群臣必諫。當即下敕曰。朕無此令。誰矯命耶。彼等當劾臣罪。若可其秦彼當服矣。王曰彼既頑傲。雖殺卿何服。曰大聖之教天神所奉。若斬小臣。當有天地之異。若果有變誰敢違傲。王曰本欲興利除害。反賊忠臣。可無傷乎。曰殺身成仁。人臣大節。況佛日恆明。皇圖愈永。死之日猶生之年也。王大加嗟賞曰。汝是布衣。意懷錦繡。乃與厭髑。深結洪誓。遂傳宣曰。刱寺於天鏡林。執事者奉敕興功。延臣果面。折逆諍。王曰朕不出令。髑乃昌言。臣固為之。若行此法舉國泰安。苟有益於經濟。雖矯國令何罪。於是大會群臣問之。僉曰今見僧徒。童頭毀服。議論奇詭。而非常道。若忽從之恐有後悔。臣等雖死罪不敢奉詔。髑奮曰。今群臣之言非也。夫有非常之人。而後有非常之事。吾聞佛教淵奧。不可不行。且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王曰眾人之言。牢不可破。汝獨異言。不能兩從。遂下吏將誅。髑告天誓曰。我為法就刑。庶興義利。佛若有神。吾死當有異事。及斬其頭。飛至金剛山頂落焉。白乳從斷處湧出。高數十丈。日色昏黑。天雨妙花。地大震動君臣士庶。咸皆上畏天變。下慟舍人重法隕命。相向舉哀而哭。遂奉遺體營葬金剛山禮也。於時君臣盟曰。自今而後。奉佛歸僧。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君子曰。大聖應千百年之運。仁發於祥。義動於瑞。莫不應乎天地亙乎日月動乎鬼神。而況於人乎。夫其自信於道則天地不得為不應然功貴成而業貴廣也。故苟有大賴。則輕泰山於鴻毛。壯哉。得其死所矣。是年下令禁殺生(按國史及古諸傳商量而述)。二十一年伐木天鏡林。欲立精舍。掃地得柱礎。石龕及階陛。果是往昔招提舊基。梁棟之用皆出此林。工既告畢。王遜位為僧。改名法空。念三衣瓦缽。志行高遠。慧悲一切。因名其寺。曰大王興輪寺。以大王所住故也。此新羅刱寺之始。王妃亦奉佛為比丘尼。住永興寺焉。自此啟興大事故。王之謚曰法興。非虛美也。厥後每丁厭髑忌旦。設會於興輪寺。以追其遠及大王宗時。宰輔金良圖信向西方。舍二女。曰花寶。曰蓮寶。為此寺婢。又以逆臣毛尺族類充賤。故二種銅錫至今執役。予游東都登金剛嶺。見孤墳短碑。慨然不能自止。是日山人會食。問其故。即吾舍人諱日也。亦可謂去滋久。思滋深矣。按阿道碑。法興王出法名法雲。字法空。今按國史及殊異傳。分立二傳。諸好古者請詳撿焉。

[覺訓]讚曰。大抵國君與下舉事。可與守成。未可與慮始。加有時之利不利。信無信系焉。則原宗雖欲刱興佛法。固難朝令而夕行。然承本願力。位據崇高。又賴賢臣啟沃。能以美利利天下。卒與漢明齊驅併駕。偉矣哉。夫何間言。以梁武比之非也。彼以人主為大同寺奴。帝業墜地。法空既遜讓以固其嗣。自引為沙門。何有於我哉。髑經所謂王比丘殊身同體矣。若乎掃迷雲放性空之慧日挾之以飛者。惟厭髑之力乎。

上篇:阿道《海東高僧傳》 下篇:法雲《海東高僧傳》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歷代名僧辭典

真如一實

(術語)真如即一實之理。教行信證文類三本曰:真如一...

迴鑾寺

位於山西介休縣城西南綿山下。原稱空王靈溪寺。後因唐...

比丘受用施物厭治方便

子題:衣不樂想、食不樂想、房舍不樂想、世間不可樂想...

中部

巴利名 Majjhima-nikāya。為南傳巴利文經藏五部之一。...

應現

(術語)應機而現身也。淨名玄二曰:智論功德相法身,...

無慚外道

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此外道計執一切眾生之罪福皆為大...

佛性常住

(術語)涅槃經所說,有乘戒二門,乘門之所說者即佛性...

法界圓融

圓滿具足,融會無間,一即一切,一切一即,性相交參,...

拘蘇摩

梵語 kusuma,巴利語同。又作拘藪摩、俱蘇摩。意譯作花...

俱珍那

(地名)又作俱陳那。城名。慧苑音義下曰:俱珍那城,...

妄語兩分

亦名:聖法起妄心境俱差、凡法明妄但以心虛不問境虛實...

波毗吠伽

(人名)梵語。清辯論師之梵名也,專精誦持,志見慈氏...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

從痛苦中覺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堅定

佛陀出世以後,先講生死流轉的果報。我們前面講人天乘...

幸福常駐心間

有這樣一個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說的是從前,一個富...

靜心的修習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靜心地面對世界,面對自己,心就...

高聲念佛誦經的十種功德

《業報差別經》: 高聲念佛誦經,有十種功德。一 能排...

泥土的比喻

佛陀有一段時間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他...

迷時妙法成生死,悟後三千性寂然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轉煩惱業報...

「空」的含義

空(梵語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義,如...

唯識有何重要意義

問: 唯識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義? 答: 唯識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