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唯識新舊二譯不同論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唯識新舊二譯不同論】民國二十年,當時的唯識學家梅光羲氏,撰有〈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一文,發表於海潮音月刊上,分析唯識論典新舊兩譯不同者八點,在當時引起頗大之迴響,太虛、守培二位法師各譔書後加以評論。梅氏所提不同的八點,要義如下:一、在真諦文中,謂定性二乘必由佛道而般涅槃;玄奘譯中,謂定性二乘永不回入大乘,即非由佛道而般涅槃,僅由彼二乘道而般涅槃。二、真諦譯之三無性論謂:一切諸法不出三性,一者分別性,二者依他性,三者真實性。分別性者,謂名言所顯諸法自性,即似塵識分;依他性者,謂依因緣顯法自性,即亂識分,依因內根緣內塵起故;真實性者,謂法如如,法者即是分別、依他兩性,如如者即是兩性無所有。而玄奘所譯之《顯揚論》則曰:三自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諸法依因緣說所計自體,謂遍計所執;諸法依因緣所生自體,謂依他起;諸法真如義,是圓成實。此二者的不同之處,真諦謂分別性與依他性是空,唯真如實性是有。玄奘謂遍計所執是空,依他、圓成二性是有。三無性中的『生無性』義,真諦所譯謂『約依他性者,由生無性說名無性。』玄奘所譯謂『生無性謂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緣力所生、非自然生故。』這二者的不同處,在真諦則謂依他不由自成,即是分別體無;在玄奘則謂依他非自然生,不謂其無。四、關於『唯識真如』之義,在真諦名真如為『庵摩羅識』;在玄奘則不名真如識,謂真如只是正智所緣之境。五、關於『能變識』方面,在真諦所譯,謂識有九種,色、心諸法皆是本識(阿賴耶識)之所變,而不說諸識皆是能變;而玄奘所譯則謂諸識皆是能變,故有所謂『三能變』——異熟能變、思量能變、了境能變。六、真諦譯《顯識論》,曰:『一切三界,但唯有識,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種識,一者顯識,二者分別識。』此是以第八識為能變,前七識為能緣。玄奘譯《成唯識論》,謂:『諸心心所,若細分別,皆有四分。』此是以諸心及心所,皆有所緣的相分、及能緣的見分。七、真諦譯《轉識論》,以阿陀那為第七識;玄奘所譯,則以阿陀那是第八識的異名。八、地論宗的舊譯本,以第八識為淨識,攝論宗更於八識之外,立第九識;玄奘所譯則不立第九識,亦不以第八識為淨識。

上篇:唯識無境 下篇:唯識傳承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俱有依

【俱有依】 p0925   如成唯識論四卷九頁至十三頁廣說...

跋摩

(人名)Harivarman,訶利跋摩之略。成實論主之梵名。...

止雨法

密教為息止暴風惡雨所修之法。又作止風雨法。其法有多...

山形柱杖

(物名)不加修飾之木杖也。...

心所

心所有法的簡稱,也就是為心所有的各種心理現象,共有...

戒力

(術語)戒律之功力。持戒之功力。持五戒則生人間,持...

有四種心菩薩應當恆常隨護

【有四種心菩薩應當恆常隨護】 p0563   瑜伽七十二卷...

訓童行

訓誨童少行者。即禪林於每月之一日、十五日等,召集各...

安樂

【安樂】 p0625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頁云:言安樂者:...

道潛

(一)(?~961)五代法眼宗僧。河中府(山西)人,俗姓...

阿難半身舍利

(傳說)西域記九曰:未生怨王窣堵波側,有尊者阿難半...

變赤

【變赤】 p1464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二頁云:若復說言:由...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別總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裡

不要因為細小的摩擦、嫌隙就疏遠至親好友,不要因為新...

念佛不迴向和發願,是否可以往生

問: 既然心作心是,念佛成佛,念菩薩成菩薩,都在一...

文珠法師《生命壽命與慧命》

一、生命的組織 世間事物,由無而有謂之生,能令生起...

已經明心見性,何必還要再求生淨土

天如惟則(1286-1354),是元朝臨濟宗禪師。禪師幼年於...

世俗的欲樂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剛出家的年輕比丘,他們原本是僑...

如何去報佛恩?

問: 如何去報佛恩? 大安法師答: 要思惟佛對我們的...

腦海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應減輕往昔的業障

問: 為什麼腦海里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有時候對佛也...

佛為迦葉尊者讓半座

凡夫無不好勝好進,不知以退為進也。迦葉願居人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