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戒
【佛學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術語)依法而領納戒體謂之受戒,受戒後毀犯戒體,謂之破戒,自初未受戒謂之無戒。無戒之僧謂之名字比丘。見末法燈明記。
上篇:
無見頂相
下篇:
無足
佛教詞典
全部欄目
隨機文章
佛學大辭典
【推薦】
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三於
指三種所依。於,所依之義。三論宗嘉祥大師依三種所依...
神藥樹
乃善信經中所載,能驅毒避邪之神奇樹木。據雲有神藥樹...
一切異類可得相
【一切異類可得相】 p0011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二頁雲...
五阿笈摩
(名數)又曰五阿含。南方佛教於北方所傳之四阿含經外...
阿毗羅吽欠娑婆訶
(真言)陀羅尼之末句,多有娑婆訶一語。秘藏記上曰:...
遍計所執
【遍計所執】 p1123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頁云:愚夫於此,...
三寶物
指屬於佛、法、僧三寶之物。即:(一)佛物,如佛像、殿...
識通塞
(術語)十乘觀法之一。識別觀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
境想分別制意
資持記釋云:「制意中,初敘須意。浟亦是漫。境想五句...
語清淨十相
【語清淨十相】 p1283 瑜伽七十四卷十七頁云:云何語清...
毗低羅
(人名)須達長者家老婢之名。高麗本之觀佛三昧經作毗...
八相成道圖畫
(圖像)有部毗奈耶雜事三十八曰:爾時世尊才涅槃後,...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這樣的「陷阱」反而成為我們的「加持力」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自己身邊總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
臨終關頭念佛最要緊,切莫搬動哭泣誤大事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誦戒儀軌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應該該如何看待「情」
問: 中國人常常會用血濃於水來表示親情的重要性,親...
哪些病是屬於業障病
問: 請問師父哪些屬於業障病?業障病是現代醫學(中...
因果規律與命運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一切諸報,...
把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這也是一種法施
令慈年邁,光若不說此弊,汝後會以盡孝之心,阻親往生...
「小年」的佛教意義
忽爾一年,小年又來了。曾經記得,年少時的故鄉風俗,...
證嚴法師
懺悔法門
妙蓮老和尚
菩提
本性法師
無量壽經
良因法師
斷除執著
聖嚴法師
佛教知識
心靈解脫
宏海法師
普門品
蕅益大師
妄想
星雲大師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詞典首頁
大藏經
文庫首頁
網站郵箱
APP下載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