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入海采寶喻

2022/02/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入海采寶喻

昔日,有一位精通水陸之道的海導師將入海采寶,有五百人想跟隨同行,海導師乃告訴眾人:「大海中有五種危險:一是湍急的水流,二是漩渦迴旋的水流,三是大魚,四是女鬼,五是吃了會令人昏醉的醉果。能度過這五種危險者,才可以和我同行。」

眾人都明瞭入海采寶要注意的事後,便和海導師一起乘風入海。來到海中一處含藏珍寶之地,大家便各自開始采寶。其中有一人,聞到醉果的果香味,忍不住便吃了醉果,結果一醉就昏睡了七日。這時眾人已採集到足夠的寶物,而海上的暴風也刮起,必須立即返程。海導師乃緊急鳴鼓召集眾人,結果發現少了一人,趕緊四處尋找,見到吃了醉果的那個人還醉臥在樹下,便將他喚醒,並折了一根樹枝給他拄著行走,然後扶著他一起回到集合處,和眾人一起乘船返國。

聽到采寶的親人回來,家人們都高興地出來迎接。唯獨吃了醉果的那個人,因為一無所得,心中非常憂愁,悶悶不樂地拄著那根木杖走到市集。市集中有人出價要買那根木杖,最後以二萬兩金成交。將木杖交給對方後,原本持有木杖的那人問道:「這根木杖有什麼用處?」

買木杖的人回答:「此是寶樹的樹枝,將此木杖搗碎、燃燒,用來薰瓦石,瓦石會變成珍寶。」聽這麼一說,原本持有木杖的人便反過來要求對方給他少許木杖,讓他拿回去試驗,一試,果真如買杖的人所言,經此木杖薰蒸之物,全都變成珍寶。

此公案是一譬喻:海導師,比喻菩薩,能引領眾生度過險難,得佛法寶;海中的五種危難,比喻色、受、想、行、識五陰,會障敝真如法性;蘊藏珍寶之地,比喻能助益修行的七財,即:信、戒、慚、愧、聞、施、慧;吃了醉果的人,比喻心懈怠;折取寶樹樹枝為拄杖者,比喻能自我砥勵,精進修行;用木杖熏瓦石以成珍寶,比喻再更精進,以經教的道理內薰,轉化惡行,成為真正勘能修行佛道的法器。

典故摘自:《眾經譔雜譬喻.卷第二.(二八)》

省思:

佛法中云:「海導師,諳通水陸之路,能以軟愛之語,攝受諸商人眾,復能為之先導,凡所指示之處,無不獲其利也。」又經云:「善知識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緣。」善知識猶如航海導師,如法而說,如說而行,能引導眾生避諸險難,入佛法大海,得佛法法寶。行者當依善知識引導,依教修觀,精勤不懈,必能降服五陰煩惱,見自性珍寶,出離生死海,達究竟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一個善念躲過了危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天,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

如何策發自己不生退心

問: 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誠然是古德對後世學者之警語...

畏懼三途之苦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懼三途之苦。經上常常講:失人身者如...

見影謂己有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的一段故事...

障礙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堅持

以前我讀佛學院,我們的教務主任在新生訓練時,他在黑...

【推薦】各種動物在佛經裡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為懷,視眾生平等,這其中也包括了動物。佛...

遠離無益的苦行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

平時散亂不精進,只因沒修無常觀

我們平時散亂、修行不夠精進,是因為沒有修好壽命無常...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為善福隨,為惡禍追

在釋迦牟尼佛駐錫舍衛國弘法的時期,國中有一位名叫兜...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淨土在哪裡與存在的根據

我們這個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

臨終聽到地藏菩薩的聖號,就能永不墮三塗

佛又對觀世音菩薩說:復次觀世音,若未來、現在這世界...

炒股障礙修行

張居土學佛很精進,十幾年如一日,嚴持戒律,誦經拜懺...

你為什麼就碰不到高僧

現在社會資訊發達,對修道人來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別...

佛教五戒與社會秩序的維持

一般人不能完全脫離社會族群而獨自生存,出家佛弟子宗...

觀音菩薩為什麼有時靈,有時不靈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來到普陀道場呢,都是來沖著...

【佛學漫畫】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陀羅尼的故事...

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很多朋友問我,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這確實是很...

你跟著妄想走,如何能感應道交呢

念一句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那我們如何念一...

別人影響不了自己的光

剛工作不久的徒弟滿腹委屈地回到師傅身邊,抱怨道:公...

常熬夜者應多吃胡蘿蔔

常熬夜會使身體的正常節律性發生紊亂,對視力、腸胃及...

【佛教詞典】世尊弟子

【世尊弟子】 p0512 大毗婆沙論五十三卷八頁云:問:何...

【佛教詞典】毗闍耶多

(雜語)Vijayārtha,譯曰最勝好事。起世經二曰:其轉...

【視頻】天因法師《衣蒲童子的故事》

天因法師《衣蒲童子的故事》

【視頻】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

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