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開了兩帖修學空性的藥

淨界法師  2024/1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陀開了兩帖修學空性的藥

佛陀在講跡門的時候說開顯佛慧,並不是理想化地要我們直接內觀真如,不是,佛陀先施設方便。佛陀開了兩帖修學空性的藥:

第一個,修學無常觀的「滅色取空」先治愛取的病。修行跟治病是一個道理,重者先治。佛陀先對治愛取,佛陀開了一帖藥,叫無常觀,就是你要觀察你所貪愛的財色名。所有的這些你貪愛的境界,是無常變化的,它可不是穩定的,它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這表示什麼?這表示我們的心會受到傷害,因為這嚴重地違背我們內心的期待,我們的期待是要穩定的。所以無常故苦。

接著從痛苦當中我們知道苦即無我,哦,原來我們不能主宰人生。如果你可以主宰人生,你怎麼會給自己創造痛苦呢?可見人生我們說了不算,是業力說了算。所以,從無常而推論到人生是痛苦,從痛苦當中我們知道,原來我們沒有主宰權。那麼,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最後無我故空,就證得我空的真理。所以,無常觀的「滅色取空」主要是對治我們第一個障礙,叫做愛取。

這樣,我們對三界的貪愛就慢慢地淡薄了,反正三界的快樂就這麼回事,譬如刀上的蜂蜜,你想吃蜂蜜,你就要付出受傷的代價,因為那個蜂蜜後面是一把刀。所以,三界所有的快樂都要付出代價,沒有例外。你要享受快樂,你就準備付出更多痛苦的代價,就這麼回事。既然我們不想受到更多的痛苦,所以我們只好放棄快樂,這個就是生命的抉擇。我們開始追求寂靜。這是第一個觀照。

第二個,修學因緣觀的「緣起性空」,就是生命是無所得的。我們從一句話可以看得出來,為什麼說生命無所得。佛陀說:「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們要了解生命,佛陀的意思就是說,你首先要看它的源頭,它從什麼地方來。我們看這句話,「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原來生命是從因緣而來!這個就是「緣起性空」。

從我們一念心性來看人生,人生沒有開始,就是「無生」。為什麼凡夫的生命會受生呢?那是因緣和合而受生,滅也是因緣別離而消滅。從一念心性的角度,生與滅都是「唯心所現」的暫時存在假相。但是我們凡夫自己是弄假成真了,我們一昧地追求因緣果報,就把人生當作真實的生、真實的滅。其實佛陀說,生是因緣和合而生,滅也是因緣別離而滅,這些都只是因緣的開合作用,理論上從我們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是「畢竟空」的。

這個意思就是說,人生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小孩出生了,福報很大,這怎麼回事呢?他的福報是跟因緣借來的。他一開始就是跟因緣借的,他的整個生命的色身、環境、事業、眷屬,所有的一切只有一句話就講完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所以,剛開始就是跟因緣借來的,他所有的一切根、塵、識都是借來的,等到死亡,因緣的勢力結束了以後再還回去。所以,我們每一期的生命就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從因緣借生命的種種假相過來,然後開始受用;受用完以後,再還給因緣,所以說「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這一借一還本來是很正常,這人生本來就是個善惡業力的釋放,本來是很單純的善惡業力釋放。但是我們加以攀緣以後就變成很複雜了,很複雜。所以,佛陀必須讓我們看清真相。就是,為什麼人生無所得呢?因為你一開始就是向因緣借來的!所以人生只是一種假相,因緣和合,啪!出現一個假相。這個業力釋放完以後,這個假相就自然消失掉了。

比如說,經過二三十年後你得到另外一個果報——你現在是某甲,你來生變成某乙,那你說我前生我的某甲的色受想行識,我的六根六塵六識,乃至我的一切受用,跑哪去了?沒了,完全消失了,覓之了不可得了!因為你一開始就是向因緣借來的。所以,為什麼佛陀說它是虛妄?不是說它不存在,而是它只是一種暫時的存在。但是我們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所以佛陀必須要講無常觀跟因緣觀,來調伏我們三界的愛取跟攀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富貴的正因和助緣

富貴有兩種:一種是相對的,一種是絕對的。富甲天下、...

假如生命只有三個月,該怎樣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裡坐了二百多人聽我開示,結束後,大家...

聖嚴法師:居安思危,臨危不亂

一般人之所以會恐懼,多半是覺得所處的環境中有種種的...

聖嚴法師:沒有一樣是靠得住的

有個女士以為結婚後人生從此有了依靠,結果先生卻遺棄...

主導我們的業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生命中一直主導我們的業力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常...

時常惦記著死亡是否太消極了

問: 師父,有的人會覺得,時常惦記著死亡太不吉利或...

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平時念佛就不是很精進

問: 弟子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願就可以,所以...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精進的修行者,他們有人當生證果...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佛像一定要請法師開光嗎

問: 請法師開示一下,如果買了佛像,是否一定要請法師...

怎麼知道有前生,乃至無量的生命呢

怎麼知道有前生,乃至無量的生命呢?這樣的觀察思惟就...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良的人心胸坦蕩,沒有私心雜念,不會欺天瞞地,也不...

謗法五逆還能往生嗎

問曰: 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

慧律法師《[我]不屬於這個世間》

各位尊敬的義工、各位發菩提心、慈悲、無條件犧牲奉獻...

阿闍世王五百妃失瓔珞記

釋迦牟尼佛有一段時間住在摩揭陀國首府王舍城中。當時...

用一顆歡喜的心來對待生活

在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競爭也日趨激...

莫把他人過失揚

不責備別人的小錯,不揭發別人的隱私,不惦念以前的嫌...

造的罪業太深重了,阿彌陀佛能要我嗎

問: 我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墮胎殺生,開了十年大酒...

佛國之土本無穢無淨,只因眾生心分別故

問: 您曾於鼓山法界學苑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7講 第8講 第...

懺雲老和尚自述吃素經歷

(一) 我最初受打倒孔家店、打倒迷信、打倒偶像的影響...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緣

弘一大師在《人生之最後》當中說道:吾人臨命終時,乃...

夫妻之間多留一些空間

王輝在上大學的時候,和阿梅相愛,兩人感情很好。畢業...

六道輪迴裡,每個人都在進行這種比賽

某居士世代篤信佛法,早年常親近虛雲老和尚,這次來台...

莫讓泥沙迷住眼

近日網上一則有趣而又發人深思的帖子,引起了網友的極...

【佛教詞典】二部五部

佛教最初分裂之根本二部,即上座、大眾二部。佛滅百年...

【佛教詞典】向來

為「向去」之對稱。即自昔日以來之意。祖堂集卷五船子...

【視頻】《楞嚴經》慧平法師念誦

《楞嚴經》慧平法師念誦

【視頻】淨界法師《首楞嚴王三昧的下手處》

淨界法師《首楞嚴王三昧的下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