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千信則千生,萬信則萬生

宏海法師  2021/08/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千信則千生,萬信則萬生

不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要想成就,都要從信字開始。比如說,我相信這裡有個普陀山,相信這裡有跟我相應的因緣,所以我才會啟程到普陀山來。假如我不信,也就不會出發了。

佛法也是如此,經論裡一直在講信的重要。比如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再比如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在大乘法中講,如果我們有一念淨信,就能夠生實相(空性)的智慧。淨土法門講,如果你能有一念淨信,當下就可往生極樂淨土。

這樣說,我們很多時候都不敢信。我們會說,當下就往生,可是我信了,怎麼還窩在娑婆世界,走不了呢?因為我們的信還不是淨信。淨信是什麼概念?就是我們相信西方極世界的真實存在,就跟相信娑婆世界的真實存在是一樣的,沒有一絲懷疑。這個信心不需要有人來提倡,也沒有懷疑的念頭需要斷除。

就像一位法師在我們面前說法,我們看見他的形象,聽著他的聲音,還有必要討論,到底有沒有這麼一位法師嗎?我們還會懷疑說,這世上真的有這麼一個人嗎?一念淨信,就是要信到這個地步。所以,現在我們講經說法,你們聽經聞法,以及我們念佛,都是圍繞著信心的建立在進行。特別對淨土法門來講,信心的建立,是最難的玄關。

所以我們歷代淨土宗的祖師也反覆圍繞著往生與信心做開示。蓮池大師說:「千信則千生。萬信則萬生。」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印光大師也經常強調說:「念佛之法,重在信願」,只要你具備真信切願,就一定可以帶業往生。

印祖還打過一個比喻,就像大海,只要沒有滔天惡浪、波濤洶湧,哪怕沒有徹底的風平浪靜,你還是能看到海平面上映出的影像,一點點的不平靜對影像並沒有大的妨礙。這就比喻,具足了真信切願,你的業力就不會掀起滔天惡浪,盡管不是那麼平靜——還是有些業力干擾,但是不會妨礙我們跟阿彌陀佛的接引力感應道交。

可實際上,我們因為認識水平太狹劣,見聞又很有限,下意識的思維都是分別煩惱,這種深切的淨信太難生起了。所以就在無明的牽引下,無量劫來輪迴不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平時念佛就不是很精進

問: 弟子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願就可以,所以...

阿彌陀佛的因地|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經文】 法藏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①大眾...

若修念佛,則實為穩當之極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無謂之話說。汝家不充裕,兼有...

一句佛號,超越供養布施

一個人煩悶糾結的時候,你為他開解,那是最好的禮物。...

至誠念佛蓮已種

請看第十段:至誠念佛蓮已種。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

怎樣才算具足了信願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怎樣才算具足了信願? 宏海法師...

恆真淨土變現淨土

今天我們講的淨土的第三個概念,叫恆真淨土。也就是釋...

臨終處理的注意事項

人生苦短,人命無常,一息不來,即成隔世,超升墮落與...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宏海法師:馬蹄無處避殘紅《徹悟禪師語錄》要解

第一講 各位大德法師,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緣,大家下...

父母過世為他們立牌位有用嗎

問: 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有一次我們討論到我父母過...

過年宴請賓客如何才最吉祥

【原文】 世人皆惡吃虧,而人人做吃虧之事。世人皆畏墮...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學者問:整天在緊張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課...

健康身體頭腦,節欲保身是首要

印光大師在《壽康寶鑒》的序中說:世人十分之中,四分...

阻礙解脫的十種業障

究竟是那一些業障纏繞我們解脫不了呢?歸納起來,有下...

以和氣迎人,以靜氣養身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消;以浩氣...

對治愚癡,作善為業

三善十一者:無癡者,於諸事理,明解為性。對治愚癡,...

中國佛教的十大宗

佛法在印度古代時,小乘有各種部執,大乘雖亦分空、有...

聖嚴法師《泰然面對眾生相》

要如何修?我常說,人要站穩現在而往未來看。有的人老...

令一切眾生悟入佛之知見

(佛說十重四十八輕戒)第十五條:若佛子,自佛弟子及...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簡析

普賢大士之德集中就體現在他的十大願王。在《普賢行願...

【推薦】微笑地面對人生中痛苦和考驗

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險,來參加齋戒學會的老菩薩的故事...

家有逆子,往生還有希望嗎

問: 師父慈悲開示,弟子求生的心極切,厭離心也很強...

【推薦】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白話譯文

提要 四十八願乃淨土宗核心眼目,從內容上可分為三:一...

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我是一個生死凡...

【佛教詞典】張融

(444~497)南朝劉宋、南齊時代人。字思光,吳郡名族...

【佛教詞典】漚樓僧佉

(人名)又作優樓僧佉。漚樓與僧佉。二仙人名。漚樓者...

【視頻】《佛說法印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法印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蔬食新鮮派

蔬食新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