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

南懷瑾老師  2016/06/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不怨恨他人,也不羨慕他人。

真正的佛學講因果報應並不是迷信的話,而是一句很科學的話。你昨天罵了人家,當時人家對你笑笑,心裡已經有了仇恨,有機會他一定會報答你的,不會客氣。這就是因果,這就叫做業

佛學的基本是建立在六道輪迴、三世因果上,但是據我幾十年的經驗所知,學佛學道的人,沒有幾個真正相信六道輪迴,更沒有人相信三世因果,至少沒有絕對的相信。這並不是迷信,至少在理論上搞得清楚的人沒有,至於事實上求證到的更是沒有。這些都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因為不相信六道輪迴、三世因果,所以你學禪也好,學密宗也好,學淨土也好,根本基礎上是錯誤的,等於想在沙灘上建房子一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國文化處處講因果,這因果的觀念並不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才開始確立,並普遍被社會應用在語言文字上。我們的《易經》老早就有這種思想,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至於孟子,這裡所引用的「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同樣是因果報應的觀念。

從形而上哲學的觀點上講,大自天下國家的政治,小至家庭個人的處事,真正的善惡是非,是因時因地為準,很難下定論。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轉變,是非善惡,也有所顛倒。但只有因果的定律,是絕對肯定的,乃至唯物世界的一切科學法則,也不能違背因果律的原則。……

因果定律的存在,無論唯物、唯心,都是同樣的事實……我們先看一看清朝的開國之初,所謂「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在他開國稱帝的第四年,親征原屬蒙古後裔的葉赫族,盡滅其國。葉赫族貝勒金台石率妻子登所居高台,寧死不投降,而且發誓,只要葉赫族有一人在,即使是女的,也必報此恨。因此,清朝兩百多年,遵守祖製,絕不娶葉赫族的女子做后妃。但到了奕詝即位,年號咸豐的時代,葉赫族的後裔,就是「清史」有名的「慈禧太后」那拉氏(葉赫族原為納喇氏,音譯不同),偏又入宮成了貴妃,又生了兒子,即六歲就接位的同治,只做了十三年的皇帝,十九歲便死了。以後便開始由慈禧策劃,名為兩宮皇太后的懿旨,立了光緒。實際上,就是慈禧專政,一直到把清朝徹底毀滅,就是她一手所造成的後果。這是巧合,或是前因的反覆,就很難論斷了,但卻是一樁真實的歷史故事,並非虛構。

循環反覆的因果定律,正如《易經》泰卦爻辭所說的「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的道理。「為政」果然如此,做人做事,何嘗不是如此。這也就是曾子所說「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

沒有因果關係,這個世界一切都不成立,法律、政治、經濟、醫藥、建築、飲食男女,統統都在因果關係中。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也講報應,做好事的人上天堂,做壞事的人下地獄。那麼,因果誰作主的?誰判案讓你報應?佛教不承認有人審判你的罪,判你下地獄上天堂。為什麼不承認?因為這是因果的道理,是個大科學,上天堂下地獄,六道輪迴,三世果報,都是我們自主的。我們學佛,是要認識生命自主的東西,這個自主不是你現在想作主就做得到的,所以修行的重點在這裡。

一切因緣生,緣起性空。既然性空,我何必學佛呢?有一樣東西也不空也不有,「善惡之業亦不亡」。既然無我無造無受者,那你說:我不妨作惡吧?不是教條禁止你,是業力不失!你說:空了還有什麼業力?有空的業!空就是因緣,就是因果;空為因,所得的果報是清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懷瑾老師文章列表

以善來對治糾正不善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麼是善與不善,什麼是好的心與不好...

命運多舛、諸多不順的原因是什麼

導語:今生,為何有人善良厚道卻諸事不順,正直謙虛卻...

昌臻法師《學佛必須明白因果》

因果問題,屬於佛教的基礎理論,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

唯識學的因緣觀

在佛教的教理當中啊,每一個教理都有它的因緣觀。因緣...

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這...

為何這位比丘能示現化生

三千多年前,世尊為報親恩,於結夏三個月期間,至忉利...

殺生祭祖沒有好處的

佛在舍衛國祗園精舍時,比丘眾問佛殺牲畜以祭供祖先有...

印光大師嘉言錄--告注重因果

甲、論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為佛教入門之初步,亦為...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生氣時應該如何消氣

常生氣有損於健康已被科學研究所證實,但是現實生活中...

10種食物對排毒養顏最有效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自身排毒養顏的健康。專家指出,只有...

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是「借」來的嗎

蕅益大師他在念佛的時候講三資糧信、願、行。 他說我們...

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這個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諸位!你想想看...

母親的一生為你做了什麼你知道嗎?

當你1歲的時候,她餵你吃奶並給你洗澡;而作為報答,...

四十八大願——(第7願)皆得天耳徹聽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

如何應對念佛時的妄想雜念

問: 如何應對念佛時的妄想雜念? 大安法師答: 當你...

如何使無法生育的人能得子

世間上無法生育子女之人,常服壯陽之藥。而且常行房事...

對老鼠、麻雀、昆蟲要有布施心

對這些老鼠、麻雀、昆蟲,我們要要有憐憫心,要有歡喜...

人間第一美事莫如念佛

《譬喻經》說:從前有夫妻二人,禱天求子,婦即懷娠,...

童子歡喜以花獻佛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一天,和比丘們...

明月之心不可無

有一個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決定把衣缽傳給弟子,無奈...

臨產可念觀音聖號

印光大師這種菩薩的心腸。作為一個比丘,有些事情沒有...

心靈的四個品級

人們通常會用官銜和才能來衡量男人的品級,用相貌和氣...

舍利弗降伏六師外道

須達長者因訪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見佛,聽佛解說四...

【推薦】危難之中持誦聖號 槍不能傷火不能燒

倓虛法師在長春籌建般若寺時,有致中、界虛兩法師去林...

【佛教詞典】藥師經

(經名)有五譯:一,題曰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脫經...

【佛教詞典】私度

未經官許,私自剃髮為僧、道者。據明律戶律戶役條載,...

【視頻】為何在天界不利於修行

為何在天界不利於修行

【視頻】夢參老和尚《苦觀和無我觀》

夢參老和尚《苦觀和無我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