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對待被社會的各種愚弄和不公

學誠法師  2016/03/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何對待被社會的各種愚弄和不公

問:師父我覺得自己被這個社會各種愚弄和待與不公,我依舊相信美好,但我的內心沉沉的,很難再點燃起熱情。

學誠法師答:「社會」是一個抽像的概念,並不是一個實體,所謂「被這個社會傷害」,只是自己內心的一個感覺,是自己內心攫取了種種境界,並落到心中形成的一個印象。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內心扮演了最重要的導演角色,它如何去選擇、理解、判斷信息,決定了這齣戲是什麼色彩,心若憂鬱負面,看到的「社會」就是陰沉的;心若積極樂觀,眼中的「社會」就是美好的。自己不是一個被動的存在,社會也不是一個所觀察的對像,要記得「自己是主人翁」,從自己內心開始改變、開始努力,那就完全不同了。

問:師父,是不是人的自信和自卑都要與外界相連?那對來源於別人的讚美和批評又該怎麼做呢?

學誠法師答:因為我們的內心不夠強大,才會心隨境轉;也因此,修行初期我們需要借助清淨、善良的外境來幫助內心成長。要讓自己內心具足正念,善於借境修心,而不要被境界牽著鼻子走。譬如他人的讚美,聽到後要增長信心而不是傲慢;他人的批評,聽到後可藉以警策、降伏高慢,而不是自卑懊惱。

問:師父,無慾無求是放下一切嗎?

學誠法師答:人要有高遠的追求,才能對淺狹的境界「無慾無求」。古人云「所欲有甚於生者」,要找到這個「甚於」五欲、娛樂,甚至生命的東西,而不是漫無目的地「放下一切」。

問:年紀小一點的時候就是很極端很分裂的性格,日子過得要麼自閉要麼夜夜笙歌,但那個時候還是熱衷於傾訴的,渴望被認同和了解的,可是現在已經不大喜歡表達了,覺得其實說什麼都是毫無意義的,還容易禍從口出。師父,我是太悲觀了吧。

學誠法師答:活得比較迷茫、情緒化,要多讀書、多思考、多親近善友、行於善業。

問:跟父母聊天,談到了因果,會不會很傷他們的心,求師傅指點。

學誠法師答:因果不是這麼去用的,不是用因果去解釋說明一個人現在的境況,尤其是不好的境遇。對於自己,如果深信因果,當遇到困厄、逆境時,可以用因果來轉化內心的痛苦,激發力量;對於別人,特別是不懂因果的人,不能這樣去想、去說。這樣想,會喪失自己的慈悲心;這樣說,會很傷人。

問:師父為什麼人對至親之人的容忍度和耐心要差過其他的人,有時候一發脾氣就告訴自己這是考驗這是考驗,可是還是容易起脾氣,對別人基本不會啦,都不會陷入到事情本身裡去,親人卻不行,這是為什麼呢……

學誠法師答:是我們故意想對親人不好,而是面對親人時,我們的煩惱無處掩藏,誰和我們朝夕相處,我們的煩惱就最容易傷害到誰。當我們面對最親近的人時,也就是自己的煩惱最沒有偽裝的時候,也是真正能夠看清自己的時候,「敵人」就是自己的煩惱。

問:法師您好,通過發現別人很多很多的缺點能提高智慧取得勝利,還是發現別人很多很多的優點能提高智慧取得勝利?我看到很多人都是發現了對手的弱點缺點取得勝利的,我覺得這樣的人就很有智慧。所以我覺得,發現別人的過失就能增長智慧。朋友介紹剛剛接觸佛法的菜鳥,還請您多多指教

學誠法師答:先有了智慧,才能知人知彼、看清形勢,從而取得勝利;不是通過看別人的缺點、過失來增長智慧。有智慧的人,看到別人的缺點也能增長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沒有智慧的人,看到別人的過失只會增長自己的愚癡與黑暗。初學者,看人過失就如收垃圾,看人優點猶如聚寶盆,你願意收垃圾還是聚珍寶?

問:法師您好。從小被教育努力考學,找好工作。工作後,明知應繼續深造,充實技能,可總提不起興趣,缺乏動力,得過且過,行尸走肉一般,不知心在哪,不知忙忙碌碌的意義,煩請法師開示。感恩您。

學誠法師答:學習是為了找工作,那麼工作又是為了什麼呢?吃飯為了活著,那活著又是為了什麼呢?人的迷茫是因為缺乏宗旨,沒有信仰之光照耀的內心就沒有方向和力量。所以,尋找人生的意義,是值得每個人認真思考的問題。

問:頂禮法師,法師,那如果理想和責任相悖怎麼辦呢?

學誠法師答:那說明自己沒有真正想明白責任是什麼。

問:大師,為慾念深重,妄想執著所折磨,求開解!

學誠法師答: 一個病人,若求取了很多藥方,卻不肯服藥,再多藥方也沒有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

問: 《文鈔》中說,受苦時作消業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推薦】以誠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真誠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敷衍和欺騙...

太平間是我們最好的大學

問: 弟子經常要路過太平間,就感覺害怕,請法師開示...

夢參老和尚:如何面對滿口佛語卻言行不一的朋友

問:長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總是滿口的佛語,但是...

如何判斷妄想是善是惡

問: 請問法師,既然我們都是妄想妄念,我怎麼知道哪...

【推薦】娑婆世界有多苦,腫瘤醫生親歷患病眾生相

出家前在醫院工作的時候,常常有病人會問我:醫師你幾...

佛教對安樂死有何看法

問: 佛教對安樂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師答: 安樂死說...

【推薦】與這件事相比,其他都只是「雞毛蒜皮」

拿破侖在一場戰鬥中與部下失散,生命遭遇危險之際,一...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問: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正如法師答: 家...

攀緣心要如何消滅它呢

(一)【楞嚴經】所要對治的就是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怎...

犯戒造業的四種原因

佛講了四種造業或犯戒的原因: 一個是不明理,然後犯戒...

中峰國師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諸佛,正此心佛。 六道眾生,...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本經當中,結集經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

世間四種人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前來請法...

地藏菩薩的聖號應該如何念

問: 應當念地藏王菩薩摩訶薩,或者念地藏王菩薩還是念...

【推薦】迷悟的不同為何就會創造十法界呢

為什麼迷悟的不同就會創造十法界呢?這個概念就值得我...

烤雞鴨背後的真相

學習傳統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鄉一趟,聞...

緣份的秘密

在人的一生中,屈指算來,與自己有密切關係的人並不多...

我們為什麼應該素食

我們為什麼應該素食?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回答這個問...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原文: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務遠,不肯認真...

徐志摩對婚姻輕率的行為與結果

民國年間的詩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戀愛史和婚變...

佛菩薩為何不示現來化度眾生

【原文】 竊怪今時造業者多,信道者寡。菩薩既度生無已...

「比丘」有三種含義

比丘有三個意思。 一個是乞士,乞食來滋養這個色身,乞...

只需要念一句佛號,就可以解脫嗎

問: 請問,淨土宗,只需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

【佛教詞典】不果遂者願

(術語)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願也。繫念淨土,植諸...

【佛教詞典】袍休羅蘭

梵名 Prabhūta-ratna 之音譯。意譯為大寶佛、寶勝佛、...

【視頻】如瑞法師《三皈依開示》

如瑞法師《三皈依開示》

【視頻】界詮法師《信願往生》

界詮法師《信願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