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海濤法師:修行法要

海濤法師  2010/12/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1.修行:先從打好地基開始,做一個正直與誠實的人;其次,對於惡行具有慚愧心;第三,保持謙卑,少欲知足。

2.放棄惡行後,心就能靜下來,併入定;心入定後,就能生出智慧。

3.真實的修行不累,因為它是透過心去完成。

4.沒有貪著,痛苦就無從依附,智慧在一切情況下都會生起。

5.無論樂與苦或愛與恨,都是你重要的老師,它們是解脫的根源。

6.以善法為基礎的人生,將會發生出燦爛與尊貴的光芒。

7.佛陀時代的覺者和我們沒有兩樣,都是從平凡與迷惘開始。

8.如果能將心看好,則看管身與口的行為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它們都受到心的驅策與監督。

9.心是一切行為的根源。

10.保持自制,注意你的語言與行為,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就是戒。

11.堅持正念正知,這就是定。

12.在意識的領域中,能分辨一切現象的善惡與是非者,就是智慧。

13.平靜是真正的快樂,這是透過見到實相與根除貪染而獲得。

14.心本身事實上是自由的,因為執著而有痛苦。

15.當心執著苦與樂時,對執著的覺知亦隨之而起。

16.沒有一件事能禁得起正念與智慧的照射。

17.慈就是愛,佛陀希望我們擁有無量的慈。

18.因為懶惰習氣的緣故,我們必須精進;因為缺乏決心與剛毅的精神,所以我們需要忍耐與自制。

19.我們不需要擔心行善是白費工夫,即使死後,我們所創造的功德仍會留在世上。

20.一個有智慧的人,不需要事事都要求完美,重點在於看破並放下世間的假象,以獲得解脫。

21.無論人們來自何處,我們都應該同樣關心,無論親疏遠近,都應該給予相同的愛。

22.如果生活缺少法,我們就和動物沒有兩樣。

23.「戒是寶」,一切財富與享用皆源自戒律。

24.有些人的修行似乎很平順,沒有什麼障礙與苦難,這是他們前世的業報。

25.真正的智慧是看破與放下,不會有糾纏。

26.遠離沒有意義的活動,積極行善。

27.尚未生起的善法,要努力令它生起;已生起的惡法,即使只有一點點,也要努力斷除。

28.八正道的每一支都離不開戒、定、慧,只能從這裡面去尋找。

29.修禪是創造解脫之因的捷徑。

30.當戒、定、慧一起運作時,當下你就能看見呼吸、感受、心與法。

31.禪定的意思是指心穩固不動,並且以正念正知,隨時保持心的穩定。

32.內觀,它是對事物清楚而如實的認識,這是最高層次的平靜。

33.了解心的平靜是什麼,才是正確的修行之道。

34.修行有連貫性,那就像是水滴,而非滔滔不絕的流水,無法維持均衡的正念。

35.無明的黑暗比眼盲更可怕。

36.一個業正在受報時,另一個業就會蟄伏著。我們現在受的是過去的業果,而非現在的業報。

37.「蚊子有什麼用?」如果站在蚊子的立場想:「人有什麼用?」

38.快樂與痛苦出現時,智慧就可能在那時生起。

39.開悟就是如實覺知事物的本質。

40.我們因為渴愛而迷失,被現象愚弄,因此而感到痛苦。

41.當煩惱出現時,世間八法壓抑並遮蔽了八正道。

42.八正道與世間八法是一對的,這兩條道路相互重疊,而非分屬不同領域。

43.佛教的奧義是堅持戒律,戒律源自於內心的動機。

44.當我們以戒、定、慧調伏身、口、意時,很快就會看見藏在心中的世間法。

45.一旦戒行清淨,對他人就會有一種誠實和慈悲的感覺。

46.藉由修行,恢復心的潛能之後,我們就能看見世間與它的起源。

47.唯有當心覺醒時,我們才會真的了解三寶。因為心的覺醒而得到真正的皈依,無論身在何處,佛、法、僧都會與我們相隨。

48.我們應該抱著自修與獨居的心態,與人共住。

49.有正見的地方,就有寧靜。不知道這點,即使獨居也靜不下來。

50.當房子一團亂時,我們可能會覺得很不舒服,並起身打掃與清洗;但是心黯淡與抑鬱時,我們卻看不到,還埋怨悲慘的處境。

51.佛陀說不知道對錯的人,可以教他們知道;但是知道卻不照做的人,就無可救藥了。那些人被稱為放逸者,無法受教。

52.我們都想斷除煩惱,但是我們認識煩惱嗎?

53.當我們真的擁有明亮的電燈時,心卻反而被遮蔽。

54.正見與邪見都是出自同一個覺察。

55.世俗之人經常在追求歡樂,他們習慣對迷人與討厭的事物,做出極端的反應,並且一直在這兩端之間,來回擺盪,無法止息。

56.平靜之人,他們了解什麼是看似平靜,實際卻不平靜的方式。

57.煩惱就是水,行者的心則是荷葉,它們互相接觸,荷花不需要迴避水,但是仍然彼此分開。

58.得與失、毀與譽、稱與譏、苦與樂,合稱世間八法。如果人的內心跟著這些事情走,受到它們擺佈,那就稱為俗世與俗人。

59.如果有人說話刺傷了我們,我們只要如實覺知即可。

60.憤怒能在內心製造無比的壓力與痛苦。但是當佛陀現前,正念的能量生起時,你就獲得保護。

61.如果有人以暴力相向,你必須智慧地看到那人其實正為他的暴力、憤怒而受苦。

62.我們經常認為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而視對方為壓迫自己的人。

63.安忍,帶來利益安樂。安忍是「在家人」的法,是國王及政治家的法,亦是一個有智識者的法、是「出家人」的行和力。

64.不是唯有菩薩才能做到,你也能將憤怒的垃圾轉化成慈悲的花朵。

65.修行可以將心中憤怒的火海轉化成清涼的湖泊,一旦我們內心得到轉化,不只能停止受苦,也會成為身邊的人快樂與幸福的泉源。

66.如果你知道如何照顧憤怒的負面能量,憤怒就會慢慢地轉化成具有正面能量的了解與慈悲。

67.如果你在心中看到產生垃圾的因子,例如害怕、絕望或仇恨,請不要慌張。你可以面對這負面的情緒說:「我覺察到心裡的垃圾,我要將它轉化成可以讓愛重生的肥料。」

68.無論屬於哪一種宗教,只要我們願意身體力行,願意真正地修行,所學習到的教導都具有轉化內心的能力。

69.安忍,是一個智人的莊嚴;安忍,是精勤的人的苦行;安忍,是修行人的力量。

70.所謂進到法裡,就是向內觀心。

71.如果我們真的在修行,則住處、食物、衣服與藥物等必需品都會不請自來。

72.我們不須要囤積東西,如果我們修行得好,就一定會有資糧。

73.佛性,亦即內心清明的覺知,會帶領我們觀察與覺悟一切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心中無事,不受干擾 默,是不要將一切現象,當成...

依四聖諦來發心

首先來看 依苦諦發心 。這是要用圓教的智慧來觀照三界...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為眾多比丘弟子...

聖嚴法師《生活就是修行》

禪的修行,目的是要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身心平安、少煩...

不可樂於聽聞而怠於實修

問: 師父慈悲,弟子學佛以來,一直很好樂聽經聞法。對...

聖嚴法師《腳跟下》

問:禪語中常提到腳跟下或看腳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

宣化上人: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學楞嚴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還是佛的頂...

五種修行心態錯不得

佛教是個重實踐,重自力的宗教。所謂個人吃飯個人飽,...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推薦】素食的營養搭配知識

素食風潮在世界上越刮越盛,各國營養學家也聲明說,搭...

「死期敗烈」是淨土行者的甚深法寶

我們在學習印祖文鈔的時候,遇到一個詞死期敗烈。 在《...

大安法師慈母往生記

關於助念問題,我可以把我一次助念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

乞丐精進念佛往生

清朝松江一乞丐,未知名姓,住明星橋破屋,日面向市門...

湯夫人的七筆勾

(一)紡績綢繆,作罷晨昏用意周,夫若成名後,富貴同...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印光大師:念佛百問

1、念佛時心多散亂,或說是年齡關係,如年老心散,不...

人與人之間的5%差別

一位內地企業家在接受電視訪問時談到了他去李嘉誠辦公...

寬運法師:佛教的愛情觀

近日有網友給我留言說,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緒低落,希...

社會困亂之時,正是佈施的好時機

印祖第三天開示,重要內容講得差不多時,就談了一下當...

弄清楚往生的條件

最近有人很緊張、很沉重地告訴末學,說台灣某大助念團...

善人則親近,惡人則遠避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

【佛教詞典】故思所造諸不善業三種除斷

【故思所造諸不善業三種除斷】 p0881   瑜伽九十卷四...

【佛教詞典】觸支差別

【觸支差別】 p1450 瑜伽九卷二十頁云:眼觸云何?謂三...

【視頻】法鼓山步道之美

法鼓山步道之美

【視頻】大安法師《一心念佛則具足六度》

大安法師《一心念佛則具足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