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序
朝議大夫蘭台侍郎隴西李儼字仲思撰
自夫六爻爰起八卦成列。肇有書契。昭乎訓典。鳳篆龍圖。金簡玉字。百家異轍。萬卷分區。雖理究精微言殫物范。而紀情括性。未出於寰中。原始要終。詎該於俗外。亦有藏史之說。園吏之談。寶經浮誕。錦籍紆怪。同鏤氷而無成。若書空而匪實。與夫貫華妙旨寫葉玄詞。二乘之宏博。八藏之沉秘。競以淺深。較其優劣。亦猶蟻垤之小。比峻於嵩華。牛涔之微。爭長於江漢。夫其顯了之義。隱密之規。解脫之門。總持之苑。前際後際。並契真如。初心末心。咸歸正覺。導迷生於慾海。情塵共心垢同消。引窮子於慈室。衣寶與髻珠雙至。化溢恆沙之境。功被微塵之劫。大哉至矣。不可得而稱焉。洎偕兩徵周。佩日通漢。蔡愔西涉。竺蘭東遊。金口之詞。寶台之旨。盈縑積籀。被乎中域。而卷軸繁夥。條流深曠。實相真源。卒難詳覽。暨我皇唐造物聖上君臨。玄教聿宣。緇徒充合。傳輝寫液。照潤區宇。梵響讚音。喝咽都甸。弘宣之盛。指喻難極。屬有西明寺大德道世法師字玄惲。是釋門之領袖也。幼嶷聚砂。落飾綵衣之歲。慈殷接蟻。資成具受之壇。戒品圓明。與吞珠而等護。律義精曉。隨照鏡而同欣。愛慕大乘。洞明實相。爰以英博。召居西明。遂以五部餘閑。三藏遍覽。以為古今綿代。製作多人。雖雅趣佳詞。無足於博記。所以搴文囿之菁華。嗅大義之瞻卜。以類編錄。號曰法苑珠林。總一百篇。勒成十帙。義豐文約。紐虞氏之博要。跡宣道鏡。晞祐上之弘明。其言以美。其道斯著。舉至賾而無遺。包妙門而必盡。但文繁則情墮。義略則寡聞。不欲虛搆浮詞。假盈卷軸。以事不可卻。文翰似多。披覽日久。還知其要。故於大唐總章元年。歲在執徐。律惟沽洗。三月三十日。纂集斯畢。庶使緝玄詞者。探卷而得意珠。軌正道者。披文而飲甘露。繹之以知微。觀之而覩奧。與環景而齊照。將旋穹而共久。
法苑珠林卷第一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劫量
三界
日月
六道
千佛
敬佛
敬法
敬僧
致拜
福田
歸信
士女
入道
慚愧
獎道
說聽
見解
宿命
至誠
神異
感通
住持
潛遁
妖怪
變化
眠夢
興福
攝念
發願
法服
燃燈
懸幡
香華
唄讚
敬塔
伽藍
舍利
供養
受請
輪王
君臣
納諫
審察
思慎
儉約
懲過
和順
誡勗
忠孝
不孝
報恩
背恩
善友
惡友
擇交
眷屬
校量
機辯
愚戇
詐偽
墮慢
破邪
富貴
貧賤
債負
諍訟
誣謗
祝術
祭祀
佔相
祈雨
園菓
漁獵
慈悲
放生
救厄
怨苦
業因
受報
罪福
欲蓋
四生
十使
十惡
六度
懺悔
受戒
破戒
受齋
破齋
賞罰
利害
酒肉
穢濁
病苦
捨身
送終
法滅
雜要
傳記
劫量篇第一(劫災有二一小二大)
初明小三災(此有六部)
述意部
疫病部
刀兵部
饑饉部
相生部
對除部
述意部第一
夫劫者。蓋是紀時之名。猶年號耳。然則時無別體。約法而明。所以聖教弘宣多所攸載者。雖非理觀之沖規。亦懲勸之幽旨也。若迺涉迷津於曩識。微塵之數易窮。返覺路於初心。僧祇之期難滿。此迷悟之異也。自有無間獄中等芥城。而限命先行。天上儔衣石。以受形。此善惡之殊也。至若娑婆世界。謂俄傾為百齡。袈裟剎土將永劫以浹日。斯染淨之別也。統而言之。不過大小。大小之內各有三焉。大則水火風而為災。小則刀饉疫以成害。是知六年華觀。終焚煬於沉灰。千梵瓊台。卒漂淪於驟雨。加複診候無徵。雩祈失効。霜戈接刃。星劍交鋒。酷毒生人崩亡殆盡。恐三界而未悟。嗟六道而悲夫。
疫病部第二
依智度論。云何名為劫。答曰。依西梵正音名為劫簸颰陀。劫簸者(亦名劫波。秦言分別時節)颰陀者(秦言善有亦名為賢以多賢人出世故名賢劫也)。又立世阿毘曇論雲。佛世尊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四十小劫者亦名一劫。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云何一小劫名為一劫。是時提婆達多比丘住地獄中。受異熟業報。佛說住壽一劫。云何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先行天。二十小劫是其壽量。佛說住壽一劫。云何四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眾天壽量。四十小劫。佛說住壽一劫。云何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如大梵天壽量。六十小劫。佛說住壽一劫。云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說劫中世界經云。二十小劫壞。次經二十小劫壞已空。次經二十小劫起成。次經二十小劫起成已住。是二十小劫起成已住者。幾多已過幾多未過。八小劫已過。十一小劫未來。第九一劫現在未盡。此第九一劫。幾多已過幾多未來。未來定餘六百九十年在(至梁末己卯年翻此經為斷)是二十小劫中間。有三小災次第輪轉。一疾疫災。二刀兵災。三饑饉災(此三小災諸經論列名前後不同。若依長阿含中阿含起世等。初列刀兵次列饑饉後列疫病。若依俱舍毘曇婆沙論等。初列刀兵次列疫病後列饑饉。若依瑜伽對法論等。初列饑饉後列刀兵。若據年月長短次第依瑜伽對法論者是也)今且依立世阿毘曇論雲。此即第九中。即當第三災。此劫由饑饉故盡。佛言。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得住中第一劫。小災起時有大疾疫。種種諸病一切皆起。剡浮提中一切國土。所有人民等遭大疾疫。一切鬼神起瞋恶心。損害世人。壽命短促唯住十歲。身形矬小。或二搩手。或三搩手。於其自量則八搩手。所可資食稊稗為上。人發衣服以為第一。唯有刀仗以自莊嚴。是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邪見等業日夜生長。諸惡鬼神處處損人。是時大國王種悉皆崩亡。所有國土次第空廢。唯有小郡縣是其所餘。相去遼遠各在一處。如是人者疾病困苦。無人佈施湯藥飲食。以是因緣壽命未應盡橫死無數。一日一夜無量眾生疾病死。由行惡法。得是果報。於此中生。劫濁而起。捨命已後墮三惡道。時一郡縣次復荒蕪。唯少家在。相去轉遠各在一處。疾疫死者無人送埋。是時土地白骨所覆。乃至居家次第空盡。是時劫末唯七日在。於七日中無量眾生遭疫死盡。設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集剡浮提內男女。唯餘一萬留為當來人種。唯此萬人能持善行。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業力故人種不斷。過七日後。是大疫病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捨去。隨諸眾生飲食衣服。應念所須天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安樂無病。譬如親愛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共相攜持不相捨離。是前劫人壽命十歲。後劫人民從其而生。壽命最長二十千歲。如此功德自然得成。與善法相應。身口意善。捨壽命後。生善道中。後天捨命還生人道。自然賢善戒品具足。捨壽已後更生天道。久久如是。初劫中間疫病窮盡。次第二劫來續二十千歲。是劫中間第一壽量。是人從前二十千歲人所生。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四十千歲。人天道生久久如是。說名第二劫。中間第二壽量四十千歲。資生具足。壽命六十千歲。久久如是。說名第三劫。中間第三壽量六十千歲。從六十千歲至八十千歲。是時女年五百歲爾乃行嫁。是時諸人唯有七病。謂大小便利寒熱淫慾饑老等。如是時中。一切國土富貴豐樂。無有怨賊反逆盜竊。村落次比雞鳴相聞。耕種雖少收實巨多。衣服財寶稱意具足。安坐受樂無所馳求。壽命八十千歲時住阿僧祇年。乃至眾生未起十惡從起十惡。因此百年則減十歲。次復百年復減十歲。次第漸減至餘十歲。最後十歲住不復減。長極八萬短至十年。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若佛出世如正法住。眾生壽命暫住不減。隨正法稍減壽命漸減。
刀兵部第三
依立世阿毘曇論雲。佛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如是同前。乃至八十小劫名大劫。中至二十小劫起成。住中第二小災起由大刀兵。人壽十歲時三毒邪見日夜生長。父母兒子兄弟眷屬互相鬪諍。何況他人。是時諸人起鬪諍已仍相手舞。或以瓦石刀仗互相怖畏。四方諸國互相伐討。一日一夜害死無量。如是過失自然而生。人行不善得是果報。於此中生劫濁而起。是時人家一時沒盡。縱有餘殘各各分散。是時劫末餘七日在。於七日中手執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殘害怖畏困死。是時諸人怖懼刀仗逃竄林藪。或度江水隱蔽孤洲。或入坑窟以避災難。或時相見仍各驚走恐怖失心。或時仆地。譬如麞鹿遭逢獵師。如是七日刀兵橫死其數無量。設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集剡浮提男女。唯餘一萬。留為當來人種。於是時中皆行非法。唯此萬人能行善法。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業力故。於劫中間留人種子自然不斷。過七日後。是大刀兵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捨去。隨諸眾生所須衣食。應念所須天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相好還復。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涼寂靜安樂無病。慈悲心起無惱害意。互得相見生喜樂心。譬如親愛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共相攜持不相捨離。從其十歲展轉行善。生人天中至二十千歲。乃至壽命八十千歲。住阿僧祇年。自外同前不煩重述。
饑饉部第四
依立世阿毘曇論雲。從一小劫乃至八十小劫。住劫中第三劫小災起時。由大飢餓災欲起時。由天亢旱一切人民遭大疾疫。一切鬼神起瞋恶心。損害世人。壽命短促。唯住十歲。身形短小。或二三搩手。所食稊稗。人發為衣猶為上服。刀仗自嚴不相恭敬。貧窮困苦愚癡邪見日夜生長。穀貴饑饉。捨羅柯行。見他資糧便往奪食。以此因緣餓死無數。一切眾生生劫濁中。自然而起。造作惡業。天不降雨四五年中。由大旱故覓生草菜尚不可得。何況米穀。一切禽獸悉取食之。於一日一夜飢餓死者其數無量。郡縣空盡。唯少家在。相去轉遠。不行正法三毒轉盛。貧窮困苦口夜相應是時六七年間。天不降雨。由大旱故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況飯食。是劫中間唯七日在。一日一夜餓死無數。縱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數剡浮提內男女大小共一萬人。留為當來人種。人能行善。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業力故。人種不斷。過七日後。是飢餓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捨去。所須衣食。天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相好遂復。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涼寂靜安樂無病。慈悲入心無惱害意。譬如親愛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共相攜持不相捨離。從於十歲展轉行善。生人天中。壽命長遠。至二十千歲乃至八十千歲。自外法因並同初述(依立世中。三災各經七日。若依餘經論說饑饉七年七月七日疫病七月七日刀兵極經七日)故瑜伽論雲。謂人壽三十歲時。方始建立。當爾之時。精妙飲食不可復得。唯煎煮朽骨共為讌會。若遇得一粒稻麥粟稗等子。重若末尼珠。藏置箱篋而守護之。彼諸有情多無氣勢。蹎僵在地不復能起。由饑儉故。有情之類亡沒殆盡。如此儉災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有情復共聚集起下厭離。由此因緣。壽不退減儉災遂息。又若人壽二十歲時。本起厭患今乃退捨。爾時多有疫氣瘴厲。災橫熱惱相續而生。彼諸有情遇此諸病。多悉殞沒。如是病災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有情復共聚集起中厭離。由此因緣。壽量無減病災乃息。又人壽十歲時。本起厭患今還退捨。爾時有情展轉相見。各起勐利殺害之心。由此因緣。隨執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極銳利刀劍。更相殘害死喪終盡。如是刀災極經七日方乃得過。
相生部第五
依中阿含經云。過去有輪王出世。名曰頂生。奉持齋法修行佈施。國中貧者出財用給。後經多時。然國中有貧窮者。不能出物用給恤乏。人轉窮困。因窮便盜他物。其主捕伺收縛。送詣剎利頂生王所。白曰。天王。此人盜我物。願天王治。王問彼人曰。汝實盜耶。彼曰。實盜。所以者何。以貧困故。若不盜者便無自濟。王即出財而給與之。語盜者曰。汝等還去後莫復作。由斯之故人作是念。我等亦應盜取他物。於是各競行盜。是謂因貧無物不能給恤。故人轉窮困因盜滋甚。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父壽八萬歲。子壽四萬歲。彼人壽四萬歲。時有人復盜送王。王聞已便作是念。若我國中有盜他物。更出財物盡給與者如是竭藏盜遂滋甚。我今寧可作極利刀。若我國中有偷盜者。便收捕取坐高標下斬截其頭。作此念已便勅行之。於後彼人効此利刀。持行劫物。捉彼物主截斷其頭。因貧盜甚刀殺轉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父壽四萬歲。子壽二萬歲。人壽二萬歲時。時彼盜者便作是念。王若知實。或縛鞭我。或擯罰錢。或貫標上。我寧妄言欺誑王耶。念已白王。我不偷盜。是為因貧無物。不能給恤盜殺轉增。便妄言兩舌。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父壽二萬歲。子壽一萬歲。人壽一萬歲時。人便嫉妬邪淫轉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父壽一萬歲。子壽五千歲。人壽五千歲時。三法轉增。非法欲惡貪邪法。故父壽五千歲。子壽二千五百歲。人壽二千五百歲時。復三法轉增。兩舌麁言綺語。故彼壽轉減形色轉惡。故父壽二千五百歲。子壽千歲。人壽千歲時。一法轉增。邪見是也。因一法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父壽千歲。子壽五百歲。人壽五百歲時。彼人不孝父母。不能尊敬沙門梵志。不行順事。不作福業。不見後世罪。故父壽五百歲。子壽二百五十歲。或二百歲。今若長壽。或壽百歲。或不啻者。佛復告比丘曰。未來久時。人壽十歲。女生五月即便出嫁。人壽十歲時。有穀名稗子。為第一美食。如今糠糧以為上饌。所有蘇油鹽蜜甘蔗一切盡沒。唯行十惡業道者為人所敬。都未有善。母於其子極有害心。子亦於母極有害心。父子兄弟姊妹親屬。展轉相向有賊害心。猶如獵師見彼鹿已極有害心。人壽十歲時。乃有七日刀兵劫盛。彼若捉草即化成刀。若捉樵木亦化成刀。以此刀兵各各相殺。彼於七日刀兵劫過七日便止。爾時亦有人。生慚恥羞愧厭惡不愛。彼人七日刀兵劫時。便入山野在隱處藏。過七日已則從山野於隱處出。更互相見生慈愍心極相愛念。猶如慈母唯有一子。與久離別遠來相見。極相愛念便作是語。諸賢我今相見令得安隱。我等由坐生不善心令親族死盡。我等寧可共行善法離斷殺業。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壽十歲人生子壽二十。壽二十人復作是念。若求善者壽色轉好。我等應可更增行善共離不與取。行是善已壽便轉增。人生子壽四十歲。復離邪淫。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八十歲。復離妄言。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百六十歲。壽百六十已。復離兩舌。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三百二十歲。復離麁言。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六百四十歲。復離綺語。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二千五百歲。復離貪疾。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五千歲。復離瞋恚。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一萬歲。復離邪見。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二萬歲。復離非法欲惡貪行邪法。我等寧可離此三惡不善法。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四萬歲。壽四萬歲時。孝順父母。尊重恭敬沙門梵志。奉行順事。修習福業。見後世罪。行是善已。人生子壽八萬歲。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豐樂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雞一飛。女年五百歲乃當出嫁。唯有七病。寒熱大小便利淫欲飢渴老等。更無餘患。時有王名螺。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四天下。七寶千子具足。端正勇勐無畏能伏他眾。統領大地乃至大海。不以刀仗。以法教令令得安樂(餘有疾病饑饉作法延促並皆同前)。
對除部第六
依新婆沙論雲。然有聖言說彼對治。謂若有能一日一夜持不殺戒。於未來生決定不逢刀兵災起。若能以一訶梨怛雞菓。起殷淨心奉施僧眾。於當來世決定不逢疫病災起。若能以一團食施諸有情。於未來世決定不逢饑饉災時。問如是三災餘洲有不。答無根本災而有相似。謂瞋增盛身力羸劣數加飢渴。此說二洲。北拘盧洲亦無罪業而生彼故。又彼無有瞋增盛故。
述曰。眾生固執無思悛革。慳貪嫉妬惡業逾盛。所以人情嶮阻凶毒沿流。令入末法人物俱惡。所有依正兩報致令日夜衰耗。故付法藏經云。阿恕伽王自為僧行食。時賓頭盧用蘇澆飯。阿恕伽王白言。大聖。蘇性難消能不為疾。尊者答曰。不為患也。何以故。佛在時水與今蘇等。是故食之終不成病。爾時尊者。欲驗斯事使手入地下至四萬二千餘裡。即取地肥而示於王。王今當知。眾生薄福。肥膩之味皆流入地。是故世間福轉衰滅。王供養已歡喜而退。良由世尊鞱光未盈百年尚有斯徵。況今向有二千。豈有精味。故瑜伽論雲。三災起時。爾時有情復有三種最極衰損。壽量衰損。依止衰損。資具衰損。壽量衰損者。所謂壽量極至十歲。依止衰損者。謂其身量極至一搩手。或復一握。資具衰損者。爾時有情唯以粟稗為食中第一。以發為衣中第一。以鐵為莊嚴中第一。五種上味悉皆隱沒。所謂蘇蜜油鹽等味及甘蔗變味。
第二大三災(此有四部)
時量部
時節部
壞劫部
成劫部
時量部第一
依新婆沙論雲。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間劫復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合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一唯減。後一唯增。中間十八亦增亦減。故對法論雲。由此劫數。顯色無色界諸天壽量也。
時節部第二
依奘法師西國傳雲。陰陽曆運日月旋璣。稱謂雖殊。時候無異。隨其星建以標月名。時極短者謂之剎那也。如新婆沙論雲。彼剎那量。云何可知。有作是言。依施設論說。如中年女緝績毳時。抖擻細毛不長不短。齊此說為怛剎那量。彼不欲說毛縷短長。但說毳毛從指開出。隨所出量是怛剎那。問前問剎那。何緣乃引施。設說怛剎那量。答此中舉麁以顯於細。以細難知不可顯故。謂百二十剎那成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成一臘縛。此有七千二百剎那。三十臘縛成一牟呼栗多。此有二百一十六千剎那。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晝夜。此有少二十不滿。六十五百千剎那。此五蘊一晝一夜。經於爾所生滅無常。有說。此麁非剎那量。如我義者如壯士彈指頃。經六十四剎那有說不然。如我義者如二壯夫掣斷眾多迦尸細縷。隨爾所縷斷。經爾所剎那。有說不然。如我義者。如二壯夫執挽眾多迦尸細縷。有一壯夫以至那國百練剛刀捷疾而斷。隨爾所縷斷。經爾所剎那。有說。猶麁非剎那量。實剎那量世尊不說。如世尊說。譬如四善射夫。各執弓箭相背攢立欲射四方。有一捷夫。來語之曰。汝等今可一時放箭。我能遍接俱令不墮。於意云何。此捷疾不。苾芻白佛。甚疾世尊。佛言。彼人不及地行藥叉。地行捷疾不及空行藥叉。空行捷疾不及四大王眾天。彼天捷疾不及日月二輪。二輪捷疾不及堅行天子。此薄日月輪車者。此等諸天展轉捷疾。壽行生滅捷疾於彼。剎那流轉無有暫停。由此故知。世尊不說實剎那量。問何故世尊不為他說實剎那量。答無有有情堪能知故。又依安般經云。於一彈指頃心有九百六十。又仁王經云。一念有九十剎那。一一剎那中復有九百生滅。又菩薩處胎經云。一彈指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微識中皆令得度。又毘曇論。合有十二重。一名剎那。二名怛剎那。三名羅婆。四名摩睺羅。五名日夜。六名半月。七名一月。八名時。九名行。十名年。十一名雙。十二名劫。一剎那者翻為一念。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翻為一瞬。六十怛剎那為一息。一息為一羅婆。三十羅婆為一摩睺羅。翻為一須臾。三十摩睺羅為一日夜。計有六百三十八萬剎那。僧祇律雲。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日極長時晝有十八夜有十二。極短時晝有十二夜有十八春秋分便等。又智度論雲。晝夜六分有三十時。春秋分時晝夜各十五時。餘時增減。五月晝時有十八夜有十二。十月夜時有十八晝有十二。依奘法師西國傳雲。居俗日夜分為八時(晝四夜四於一一時各有四分)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白前黑後合為一月。六月合為一行。日游在內北行也。日游在外南行也。總此二行合為一歲。又分一歲以為六時。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漸熱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時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漸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如來聖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或為四時。春夏秋冬也。依論計之。十五夜為半月。兩半月為一月。三月為一時。兩時為一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兩行為一年。二年半為一雙。此由閏故。以閏月兼本月。此謂月雙非閏雙也。若以五年兩閏雙者。二年半有一閏。豈立隻乎。積此時數明劫有四種。一別劫。二成劫。三壞劫。四大劫。從人壽十歲漸至八萬歲。經多時八萬歲。又漸減至十歲。為一別劫。對餘總故名為別也。若以事格量。依雜阿含經云。一由旬城高下亦爾。滿中芥子百年取一。芥盡劫猶不盡。桉此即為別劫也。若據大劫。即以八十由旬城為量也。樓炭經云。以二事論劫。一雲有一大城東西千里南北四千里。滿中芥子百歲諸天來下。取一芥子盡劫猶未盡。二雲有一大石方四十里。百歲諸天來下。取羅縠衣拂石盡劫猶未窮。此亦應是別劫也。第二有成劫四十壞劫亦爾。所以然者。世間成時二十別劫。住時二十別劫。壞時二十別劫。空時二十別劫。此中以住合成以空合壞。故各四十別劫。總此成壞合有八十別劫。為一大劫。若更舒之別有六劫。一別。二成。三住。四壞。五空。六大。若更來之則有三劫。一小劫。二中劫。三大劫。小則別劫。中則成壞。隨一大則總成與壞。欲界中壽一劫是小劫。初禪三天壽劫是中劫。二禪已去壽劫是大劫。外國俗算有六十位。過此已後不可數故。名阿僧祇。此數年為劫數。一至六十位名阿僧祇劫。此是大劫量也。故智度論經云。以百由旬城為量。百年取一芥。故喻以迦尸羅天衣。百年一拂。百由旬石為量者。此並格量大劫也。即桉索訶世界(舊云娑婆世界)一大劫中千佛出世。尋夫劫波之號。不可以時數之。故以假石芥城等。准為一期之候。即約前中具含成住壞空等四劫也。如前從十歲增至八萬。復從八萬復至十歲。經二十返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成劫。以年算之則經八千萬萬億百千八百萬歲也。止一為小劫矣。今成劫已過入住劫來。復經八小劫。釋迦牟尼如來於住劫中當第四佛。尚餘九百九十六佛。於後續次而出。
依奘法師西國傳雲。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云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訛略)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運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裁唯十六里。故毘曇論。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拘盧舍。八拘盧舍為一由旬。一弓長八尺。五百弓長四百丈。四百丈為一拘盧舍。一里有三百六十步。一步有六尺。合有二百一十六丈為一里。二里有四百三十二丈。計前五百弓有四百丈為一拘盧舍。猶欠三十二丈不滿二里。計一拘盧舍減有二里。計八拘盧舍減十六里為一由旬。若依雜寶藏經。一拘盧舍有五里。計毘曇八拘盧舍為一由旬。合有四十里。
壞劫部第三
依長阿含經云。三災上際云何。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為際。若水災起時至。遍淨天為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為際。三災欲起時。世間人皆行正法。正見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時有人得第二禪者。即勇身上昇於空中。住聖人道。天道梵道高聲唱言。諸賢當知無覺無觀第二禪樂人。聞此聲已即修無覺無觀。身壞命終生光音天。是時地獄眾生罪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無覺無觀。得生光音天。畜生餓鬼阿須倫乃至六欲。皆生光音天爾時先地獄盡。後畜生盡已。次餓鬼阿須倫乃至他化自在天盡已。然後人盡無有遺餘。此世敗壞乃成為災。又順正理論雲。乃至地獄無一有情。爾時名為地獄已壞。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置他方獄中。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時人身內無有諸蟲與佛身同。若時人趣此洲一人無師法然得初靜慮。從靜慮起唱如是言。離生喜樂甚樂甚靜。餘人聞已皆入靜慮。命終並得生梵世中。乃至此洲有情都盡。是名已壞贍部洲人。東西二洲例此應說。北洲命盡生欲界天。由彼鈍根無離欲故。生欲界天已靜慮現前轉得勝依。方能離欲。乃至人趣無一有情。爾時名為人趣已壞。若諸天趣欲界六天隨一法然得初靜慮。乃至並得生梵世中。爾時名為欲天已壞。如是欲界無一有情。名欲界中有情已壞。若時梵世隨一有情無師法然得二靜慮。從彼定起唱如是言。定生喜樂甚樂甚靜。餘天聞已皆入彼靜慮。命終並得生極光淨。乃至梵世中有情都盡。如是名已壞有情世間。唯器世間空曠而住。餘方世界一切有情感此三千世界業盡。於此漸有七日輪現。諸海乾竭眾山洞然。洲渚三輪並從焚燎。風吹勐焰燒上天宮。乃至梵宮無遺灰爐。自地火焰燒自地宮。非他地災能壞他地。由相引起故作是說。下火風飄焚燒上地。謂欲界火勐焰上昇。為緣引生色界。火焰。餘災亦爾。如應當知。如是始從地獄漸減。乃至器世界盡總名壞劫。又觀佛三昧經云。天地始終謂之一劫。劫盡壞時火災將起。一切人民皆背正向邪競行十惡。天久不雨所種不生。依水泉原乃至四大駛河皆悉枯竭。久久之後風入海底。取日上大城郭。於須彌山邊置本道中(長阿含經云。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乃至七日次第取之法用並然。雜心論雲。劫滅之時有七日輪住游乾陀山從彼而去。又說雲。分一日為七日。又說雲。從阿鼻地獄下出日。眾生業力致)一日出時百草樹木一時彫落。二日出時四大海水從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內。其水自然枯涸。三日出時四大海水千由旬。乃至七千由旬內水展轉消盡。四日出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五日出時四大海水縱廣七千由旬乃至竭盡(長阿含經云。五日出已其後海水轉深。猶如春雨後亦如牛跡中水。遂至涸盡不漬人軀也)六日出時此地厚六萬八千由旬。皆悉煙出。從須彌山乃至三千大千剎土。及八大地獄靡不燒滅。煙盡無餘。人民命終。皆依須彌山及六欲諸天。皆悉命終宮殿皆空。一切無常不得久住。七日出時大地須彌山漸漸崩壞百千由旬。永無遺餘。山皆洞然。諸寶爆裂。煙焰震動至於梵天。一切惡道皆悉蕩盡。罪終福至。皆集第十五天上。十四天以下盡成灰墨。新生天子未曾見此。普懷恐懼。舊生天子各來慰勞。勿生恐怖。終不至此。人民命終生光音天。以念為食。光明自照神足飛行。或生他土。若生地獄。地獄罪畢亦生天上。若罪未畢復移他方。無日月星宿亦無晝夜。唯有大冥謂之火劫。火災果報致此壞敗。劫欲成時火乃自滅。更起大雲漸降大雨。滴如車軸。是時此三千大千剎土。水遍其中乃至梵天。故瑜伽論雲。又諸有情能滅壞業增上力故。及依六種所燒事故。復有六日輪漸次而現。彼諸日輪望舊日輪。所有熱勢踰前四倍。既成七已熱遂增七。云何名為六所燒事。一小大溝坑。由第二日輪之所枯竭。二小河大河。由第三日輪之所枯竭。三無熱大池。由第四日輪之所枯竭。四大海。由第五日輪及第六一分之所枯竭。五蘇迷盧山及以大地體堅實故。由第六一分及第七日輪之所燒然。即此火焰為風所鼓。展轉熾盛極至梵世。如是世界皆悉燒已。乃至灰墨及與餘影皆不可得。從此名為器世間已壞。滿足二十中劫。如是壞已復二十中劫住。
云何水災。謂過七火災已於第二靜慮中有俱生。水界起壞器世間猶水消鹽。此之水界與器世間一時俱沒。如是沒已復二十中劫住。云何風災。謂七水災過已復七火災。從此無間於第三靜慮中有俱生。風界起壞器世間如風乾支節。復能消盡。此之風界與器世間一時俱沒。從此壞已復二十中劫住。如是略說世間已壞。又依順正理論雲。此水火風三大災起逼有情類。令舍下地集上天中。初火災興由七日現有說。如是七日輪行猶如雁行分路旋運。有說如是。七日輪行上下為行分路旋運。中間各相去五千踰繕那。次水災興由降瀑雨。有作是說。從三定邊空中歘然。雨熱灰水。有餘復說。從下水輪起湧沸水上騰漂浸。決定義者即此邊生。後風災興由風相擊。有作是說。從四定邊空中歘然飄擊風起。有餘復說。從下風輪起衝擊風上騰飄鼓。此決定義。准前應知。三災起時云何次第。要先有問起七火災。其次定應一水災起。此後無間復七火災。度七火災還有一水。如是乃至滿七水災。復有七火災後風災起。如是總有八七火災一七水災一風災起。水風災起皆次火災。自水風災必火災起。故災次第理必應然。何緣七火方一水災。極光靜天壽勢故。謂彼壽量極八大劫。故至第八方一水災。由此應知。要度七水八七火後乃一風災。由遍淨天壽勢力故。謂彼壽量六十四劫。故第八八方一風災。如諸有情修定漸勝。所感異熟身壽漸長。由是所居亦漸久住。故毘曇論偈云。
七火次第過 然後一水災
七七火七水 復七火後風
又對法論雲。如是東方無間無斷。無量世界。或有將壞。或有將成。或有正壞。或壞已住。或有正成。或成已住。如於東方。乃至一切十方亦爾。如是若有情世間若器世間。業煩惱力所生故。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總名苦諦。又雜心論。問何故壞劫不至第四禪。答淨居天故。彼無上地生即彼般涅槃故。亦不下生。下地非數滅故。若彼住經壞劫者亦不然。增上福力生彼處故。內擾亂非故。若彼地內有擾亂者則外有災患。彼初禪內有覺觀。火擾亂故。外為火災燒。第二禪內喜水擾亂故。外為水災所漂。第三禪內有出入息風擾亂故。外為風災所壞。問第四禪未曾有擾亂者。何得不常。答剎那無常所壞故。第四禪地不定相續。隨彼天生宮殿俱起。若天命終彼亦俱沒耳。
◎◎
成劫部第四
依起世經云。爾時復經無量久遠不可計數日月。時起大重雲。乃至遍覆梵天世界。既遍覆已注大洪雨。其滴甚麁。或如車軸。或復如杵。經歷百千萬年彼雨水聚漸漸增長。乃至天所住世界其水遍滿。然彼水聚有四風輪之所住持。何等為四。一名為住。二名安住。三名不墮。四名牢主。彼雨斷已復還自退。下無量百千萬億由旬。當於爾時四方一時有大風起。其風名為阿那毘羅。吹彼水聚溷亂不停。水中自然生大沫聚。大風吹沫擲置空中。從上造作梵天宮殿。微妙可愛七寶間成。所謂金銀琉璃玻[王*(利/(尒-小+(恭-共)))]赤珠硨磲碼碯。有斯梵天世間出生。彼大水聚復更退下無量百千萬億由旬。如前四方風起名阿那毘羅。由此大風吹擲水沫復成宮殿。魔身天牆壁住如梵身天無異。唯有寶色精麁異耳。如是次造他化自在天。展轉至夜摩天。六天次第具足如梵天無異精麁異耳。時彼水聚轉復減少。乃更退下無量百千億萬由旬。湛然渟住。彼水聚中四方浮沫水上厚六十八億由旬。周闊無量。大風吹沫復造須彌山四寶所成。復吹水上浮沫為三十三天七寶所成。又吹水沫。於須彌山半腹之間四萬二千由旬。為日月天子宮殿皆七寶成。以是因緣。世間便有七日宮殿安住現在。又吹水沫於海水上高萬由旬。為空居夜叉造玻[王*(利/(尒-小+(恭-共)))]宮殿城郭亦爾。又吹水沫於須彌山四面。各去山一千由旬。大海之下作四面阿脩羅城七寶莊嚴。又復大風吹水聚沫造作餘大寶山。如是展轉吹水沫過四大洲八萬小洲須彌山王。並餘一切大山之外周匝安置。名大輪圍山。高廣正等六百八十萬億由旬。牢固真實。金剛所成難可破壞。如是大風吹掘大地漸漸深入。乃於其中置大水聚湛然渟積。以此因緣便有大海。又起世經云。此大海水。何因緣故。如是咸苦不堪飲食。此有三因緣。何等為三。一者從火災後經無量時。起大重雲彌覆凝住。後降雨滴注滿世界。彼大雨汁洗梵身天一切宮殿。次洗廣天宮殿。次洗他化自在天化樂天兜率天夜摩天宮殿洗已。洗彼宮時所有咸辛苦味悉皆流下。次復洗須彌山及四大洲八萬小洲諸餘大山等。如是洗時浸漬流蕩其中。以是因緣令大海咸不堪飲食。第二此大海水大神大身眾生在其中住。所有屎尿流出海中。以是因緣其水鹹苦不堪飲食。第三此大海水古昔諸仙曾所咒故。願海成其鹽味不堪飲食。以是因緣令大海咸不堪飲食。又依順正理論雲。所言成劫者。謂從風起。乃至地獄始有情生。謂此世間災所壞已。二十中劫唯有虛空。過此長時次應復有等住世。成劫便至一切有情業增上力。空中漸有微細風生。是器世間將成前相。風漸增盛成立如前所說風輪水輪金輪等。然初成立大梵天宮乃至夜摩天宮復起風輪等。是謂成立外器世間。由有情力。謂光淨久集有情。天眾既多。居處迫迮。諸福減者應散居下。此器世間初一有情。極光淨歿生大梵處空宮殿中。後諸有情亦從彼歿有生梵輔。有生梵天。有生他化自在天宮。漸漸下生乃至人趣。後生餓鬼傍生地獄。法爾後成壞必最初。若初一有情生無間獄。二十中成劫應知已滿。此後復有二十中劫。名成已住。次第而起。立世阿毘曇論雲。一切器世界起作已成。時二種界起長。謂地火兩界。風界起吹火界蒸鍊地界。風界恆起吹一切物使成堅實。既堅實已一切諸寶種類皆得顯現。如是多時六十小劫究竟已度。
又長阿含經云。此三及地為四災四劫。除地說三為大劫。唯未至第四禪。為淨居天故。無上地可生。即於彼處涅槃。亦不下生。非數滅故。變成天地。天地更始。了無所有亦無日月。地湧甘泉味如蘇蜜。時光音諸天。或有福盡來生。或樂觀新地。性多輕躁以指嘗之。如是三轉得其甜味。食之不已漸生麁肌。失天妙色神足光明。冥然大暗。後大黑風吹彼海水漂出日月。置須彌邊安日道中。遶須彌山照四天下。時諸人輩見出則歡見入則懼。自茲以後晝夜晦朔春秋歲數終而復始。劫初成時諸天來下為人皆悉化生。身光自在神足飛行。無有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名眾生。有自然地味猶如醍醐亦如生蘇味甜如蜜。其後眾生以手試甞。遂生味著漸成摶食。光明轉減無復神通。食地味多者顏色麁悴。其食少者顏色光澤。遂生勝負。因緣勝負故便生是非。地味稍歇咸皆懊惱。咄哉為禍。無復地味。又生地皮狀如薄餅。地皮又滅又生地膚。地膚滅故。依增一經。又生自然地肥。味甘如蒲萄酒。
又樓炭經云。地肥不生更生兩枝蒱萄。其味亦甘。久久食多共相形笑。兩枝蒱萄不生。更生糠米無有糠糩。不加調和備眾美味。眾生食之生男女形。又增一經云。時諸天子情慾意多者便成女人。故有夫妻之名。其後眾生淫慾轉增。遂夫妻共住。其餘眾生壽福行盡。後光音天來生此間在母胎中。因此世間有處胎生。爾時造瞻婆大城乃至一切城郭。自然糠米朝刈暮熟。暮刈朝熟。刈後隨生。
又依中阿含經。米長四寸未有莖稈。時有眾生併取日糧。如是相學。乃至併取五日糠米。漸生糠糩。刈已不生遂有枯株。爾時眾生懊惱悲泣。各封田宅糠米以為疆畔。其眾自藏己米盜他田穀。無能決者。議立一平等主。善護人民賞善罰惡。便有刀杖等物考楚殺戮。此是生老病死之原。由有田地致此諍訟。故各共減割以供給之。故選一人形貌尊雅甚有財德。請以為主。於是始有民主之號。田宅舍屋之名。天下豐樂不可具述。奉行十善哀念人民。如父母愛子。人民敬主如子敬父。人壽大久豐樂無極。
又依順正理論雲。初受段食故。身漸堅重。光明隱沒黑暗便生。日月眾星從茲出現。由漸耽味地味便隱。從茲復有地皮餅生。競耽食之地餅復隱。爾時復有林藤出現。競耽食故林藤復隱。有非種香稻自生。眾共取之以充所食。此食麁故殘穢在身。為欲蠲除便生二道。因斯遂有男女根生。由二根殊形相亦異。宿習力故便相瞻視。因此遂生非理。乃至由有劫盜過起。詮量眾內一有德人。各以所收六分之一。僱令防護封為田主。因斯故立剎帝利名。大眾欽承恩流率土。故復名大王。未有多王。自後諸王此王為首。
又長阿含經云。佛告比丘。有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云何為四。一時世間災漸起。壞此世時中間長久。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二者此世間壞已中間空曠。無有世間長久逈遠。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三者天地初起向欲成時中間長久。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四者天地成已久住不壞。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是為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計量也。
頌曰。
百旬芥易盡 三災理自傾
石火無恆焰 電光非久停
饑窘自相噉 刀兵競相征
疫病無醫効 空勞怨苦聲
親慼無相救 殘害有餘情
遺文虛滿笥 徒欣富貴盈
太息波川迅 悲斯苦業縈
生滅恆敦逼 煎迫未安寧
法苑珠林卷第一
上篇:法苑珠林(100卷)
下篇:八識規矩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