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迦葉結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迦葉結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一時世尊滅度未久。諸羅漢等悉會共議。未集經藏法律諸議。各心念言。吾等所作已辦。越塵勞山枯竭愛河。一切智日佛。天中天眼忽不見。吾等患厭載攝是身。今欲般泥洹即說偈曰。

 以度愚人淵  恩愛海難越
 破壞俗朽老  及生死之輪
 見諸種眾著  身如蛇蚖篋
 我等當滅度  意淨如燈滅

於是無數千阿羅漢等。各自從意所好。山岩流河泉源深岸之中。於彼滅度盡其恩愛。如燈忽滅。時無數千阿羅漢等悉般泥洹。天住虛空白大迦葉。今真人等以滅度安。於是天人即說頌曰。

 宣尊之音聲  其久心無礙
 今是為已逝  佛者消垢安
 如應眾導首  以為定離慧
 忽愚癡窈冥  法德光不見

尊者迦葉聞是言已。心自念言。快哉天人說。此世間不久當復窈冥。此當云何。即自念言便以解了。今攝結義當集經律。諸法化要用哀愍故安隱世間。何以故。世尊從無數劫作行。積功累德勤苦難量。欲安世間集是法律律以救攝。於是奉護佛法所化未滅度頃。當共合集攝護法化。於是賢者大迦葉等。會比丘僧便告言曰。阿那律等能仁。無常金剛山壞。佛勝日冥。非常之闇蔽。能仁光非常之日空竭佛海。非常之火燒一切智。今正是時。常護世間念父功德。當立父事稱譽父教。所作使成於是頌曰。

 未結無上義  不當捨滅度
 且安佛之子  須集眾經卷

於是眾比丘僧適說是已。尊者迦葉五百羅漢。欲合集結正法律義。便詣羅閱祇聚會歲臘。爾時賢者阿難亦具歲臘。其諸耆年心念如是。此阿難者世尊之弟。又常親侍聞。持大智解一切法。爾時聖眾即便嘆曰。

 於是和順眾  奉佛教如掌
 十力所稱譽  所言淨持慧

於是七月十五日。新歲已竟。便集經卷法律諸藏。五百羅漢悉俱聚會。耆年大迦葉告賢者阿那律。卿觀世間誰離十力。如來弟子眾僧。何所羅漢所作已辦而不來會乎。於是阿那律即以天眼察視世間。報曰。仁者大迦葉。有耆年名曰橋桓缽。在尸利天宮。而作新歲彼不來會。唯大迦葉當遣僧使請呼至此。爾時眾中有幼者。新受大戒三年比丘。比丘字不那。三垢已斷逮三達智。曉三歲經獲於三明。不著三界猶得自在。於彼大迦葉告眾僧曰。年少比丘子汝能為眾僧使乎。時賢者不那起住叉手。受如尊教輒能行耳。大迦葉曰。善哉善哉。比丘。賢聖眾中有是年幼比丘甚為佳矣。說是則已頌曰。

 尸利若干種  眾花光盛耀
 疾速往到彼  如蜂採軟香
 橋桓缽神通  所止而有勝
 如理承眾教  宣化如是意
 大迦葉之等  眾僧遣吾告
 於此興僧事  速來至於期

於是賢者不那。從眾羅漢受是命已。譬如金翅鳥躍出龍宮。如人眴頃到橋桓缽所。稽首禮足談語問訊。便說頌曰。

 寂然善哉性  樂定滅調順
 志淨迦葉淨  及餘尊自在
 合會有僧事  最興佛無量
 彼因欲命具  來下見眾勝

於是賢者橋桓缽。聞不那言一時心念謂不那曰。仁者不那。有比丘僧得無鬪變諍訟之事。十力所轉法輪之教。眾邪異道無亂之乎。外道畜生如驚鹿輩。得無慾以壞於佛法邪。黨得無以螢火之明慾障日之光耀乎。得無以非寂志見沙門像。無梵志行自謂清淨。又不那仁者當說。佛告比丘眾教而卿反謂迦葉之等比丘之眾將無大哀。世尊般泥洹將無演慧。世珍不見異道。撓亂正法之教。儻無十力轉法輪王自在非常。忽而不見將無大哀。安隱一切救護眾生。寂而不起佛日不沒乎。佛喻月光得無罣礙有覆蔽。將無道樹覺意生花興盛之好。沙門果實歸於無常。世間大燈得無非常風滅之耶。得無非常水滅於佛火。儻無愚癡子諍亂佛教。將法輪義追返不還。無佛月耀光明為盡。將阿須輪障大光明。爾時賢者不那曰。唯橋桓缽佛船已壞慧山已崩。諸持法之等亦欲滅度越彼世間橋桓缽曰。惡人得無合鬪變諍。云何於世間得聞正法於是而寂。謂不那曰。以為拔要餘在無要。離如來光世間無復威神之耀。當往何求即時頌曰。

 世間以為空  無佛無所樂
 閻浮利何索  便於是滅度

於是賢者橋桓缽。取缽衣服與不那曰。以奉聖眾宣我聲曰。一切眾賢者。悉願忍以於善哉義尊之無放逸。賢者橋桓缽說是以竟便而滅度。滅度已從身出火還自闍維。如大積薪燃炬矣。闍維以竟。便於空中於四流泉來下灌身。水清且涼。其色如水精瑠璃之色。彼流水自然有聲而說頌曰。

第一流水曰。

 智慧住生死  不當信浮雲
 無常壞金剛  佛山王已崩

第二流水曰。

 所有常動搖  用畏勤苦害
 不自在捨己  佛嘆滅度安

第三流水曰。

 如是無放逸  所作成其身
 無數惱害擾  如燃燈疾滅

第四流水曰。

 眾中最有勝  當為稽首禮
 尊者橋桓缽  至於般泥曰
 樂從佛十力  願隨而滅度
 譬如六牙象  其子慕逐母
 於彼稽首禮  一切賢聖眾
 唯願尊上僧  原我之所咎

於是賢者橋桓缽滅度之後。賢者不那便取衣缽。如彈指頃即時來還。以奉眾僧次第禮竟。便說頌曰。

 人中之最尊  大哀而寂然
 橋桓缽聞之  應時便滅度
 於彼稽首禮  一切賢聖眾
 唯願尊上僧  原我之所咎

說是以後便自滅度。於時一切眾僧。皆計非常須臾。思惟正經戒律諸法之解。即悉赴會比丘僧。爾時賢者大迦葉告阿那律曰。仁者且觀是眾會中。誰有淫怒癡縛結未解恩愛陰蓋。須學戒辨凡夫聚會也。時阿那律察坐訖白大迦葉。有比丘名阿難。世尊侍者方當學成彼來會此。於是賢者大迦葉。謂賢者阿難。汝且起去。我等不與卿共結經要。阿難報曰。願尊者大迦葉歡悅我不缺戒。亦無邪見亦不壞業。亦不失行亦不犯眾。迦葉報曰。唯且阿難卿侍如來親近。上尊無有缺戒何足為怪。又仁謂言。我無所犯。起取證舍勒來。我當計卿前後過罪。於是大迦葉適起此心。三千世界六反震動。百千天人住於虛空舉聲稱。怨哉此大迦葉。何以出辭乃爾。於時賢者迦葉謂阿難言。仁者云何謂無所犯。何故從佛求令女人出家為沙門。阿難報曰。唯大迦葉。世尊母終時。摩訶摩耶瞿曇彌。勤苦養育躬奉世尊。為菩薩時乳哺令長。欲報其恩故求令作沙門。愍念親族欲令得度。是故求佛令作沙門。又聞過去諸佛平等覺有四輩眾。我念世尊法教之化得無減少故。從佛求使作沙門。尊者迦葉曰。唯阿難是為不足達孝報恩。如來法身供養之德。令女人作沙門者。譬如成就稻田。天大雨墮雹而破壞之。佛正法者本當久立。坐於女人出家作沙門令住千歲。又阿難汝言我用愍念親族之故求為沙門。是為不應沙門之法。以有親族恩念故矣。又阿難汝言過去諸平等覺。具有四輩故求為沙門者。爾時世人淫怒癡薄無有縛結。志樂空閑心無瑕穢。豈得比之今時人乎。是為一過。下算著地。又阿難汝復有過。又世尊所說。其有精進獲四神足者。便能自在住壽一劫若復踰劫。汝何為不從世尊求哀愍傷世間。阿難答曰。唯尊者。時魔波旬撓擾我意故不從佛求哀耳。迦葉答曰。是為大過。何謂侍於無慾當降魔力反從魔教。是為二過。阿難汝且不識是過。汝復有過。世尊訶汝汝時恨言他。犯他坐是為三過。次復有過。汝以足越世尊金縷織成衣。是為四過。阿難次復有過。世尊臨般泥洹時。欲至雙樹從汝求水而不與之。是為五過。汝復有過。時佛世尊說諸雜碎隨順禁戒。汝亦不念為當來人分別問之。是為六過。汝以世尊陰馬之藏示於眾人。是為七過。阿難汝復有過。何以故。世尊紫磨金色示於女人。令上啼哭淚污其足。是為八過。阿難汝復有過。是眾會中無淫怒癡。而汝獨有三垢之瑕。汝方當學成其道。化眾所作已辦而汝未達。是為九過。且起出會。終不與卿共結經也。賢者阿難普察四座。悲哀嗚呼甚毒何因乃爾乎。我身今日已離如來無救無護。目不覩明世間為冥。又賢者大迦葉。其佛世尊臨滅度時告阿難。汝莫啼悲兼以我累。於大迦葉今偶小誤而不相原。唯仁者迦葉悅豫意解後不敢失也。時尊者迦葉謂阿難曰。汝莫啼哭仁功德本以普具足。我等法要會當如言。直諫之辭不得不設。阿難且起吾不與卿共結經要。於是賢者阿那律謂大迦葉。我等云何違離。阿難佛之侍者。博聞總持積要之藏。次佛第三而結經要乎。尊者大迦葉曰。吾等不與阿難方學之類。俱共結集經義法要。阿難且起自退而去。吾與成就阿羅漢等乃俱結經。於是阿難起坐悲哀。顧視眾比丘憂色而出。應時其夜彼祇支子。為示聞解斷一切結。得羅漢道逮三達智果大神通。諸羅漢眾異日共會無數百千。如阿須倫捨月之光。其明照耀普現世間。阿難心悅脫諸瑕穢所作已辦。尊者迦葉曰。善哉善哉。阿難卿逮平等吾心欣踴。世尊所謂累教者今已度卿耳。如是順次得斷諸漏。又汝阿難其佛世尊。講說法眼蒙仁博聞持法之恩當今永立。於是頌曰。

 彼佛住世尊  所至為第一
 悉有如人民  道術不齊游
 於是甘露味  為至普賢人
 佛定滅寂然  以故教化希

於是諸耆年謂阿難曰。汝當住須結集正經法律眾法之解。於是眾會無數百千告阿難已。念法恭敬具足玄廣。普察比丘思佛功德而不可限。於是頌曰。

 此比丘眾勝  以違遠佛德
 不復有威耀  如空離日光

於是賢者阿難即觀師子之座。眾比丘僧周匝圍遶。如師子王處眾師子。阿難坐已。賢者大迦葉為阿難說頌曰。

 大智願說之  安住子唯講
 何所之經卷  世尊最先說

迦葉為阿難說是偈適竟。阿難意即得佛覺而念經道。無所畏懼亦不動搖無所疑難。遙向世尊般泥曰處。一心叉手便口頌曰。

 聞如是一時  佛游波羅捺
 仙人鹿苑說  具足法輪經

眾尊甚多悉共勸助。乃上師子座如師子行第一說言。聞如是一時隨尊所處所可聞經皆悉誦宣。時一切眾羅漢等聞是言已。便皆避座下處於地。心念如是嗚呼無常力。吾等自覩如來說法適爾近耳。今日云何聽聞如是。爾時真人說此頌曰。

 咄三界恍忽  如月現於水
 譬如彼幻化  猶芭蕉無堅
 三界無等侶  功德最清淨
 佛者常有終  忽乖如風起

爾時賢者大迦葉。須臾間禪思便嗟嘆曰。嗚呼終力一切無脫。於是頌曰。

 不顧無智者  亦不護有智
 脫與及未度  無有不歸盡
 不以言咒濟  不用麁辭免
 世間死等耳  同如海水鹹

於是大迦葉。從阿難聞是言已。便慇勤受轉法輪經。告阿若拘隣五比丘。汝等所受如是不。答曰若斯如是。比類結集正經藏。結集律藏結集諸法藏。結集經時。諸天即來住於虛空舉聲稱曰。

 眾生為阿難  示現諸教禁
 造集正法經  哀愍眾人民
 於是精集行  釋迦文善導
 未來及現在  為得第一定

於是結集正經律禁諸法解已。尊者大迦葉即說頌曰。

 是為哀愍人  所建法經卷
 結集十力教  則為無有量
 其世間邪見  及念窈冥滅
 其光照耀遠  冥中燃大燈

迦葉結經


上篇:譔集三藏及雜藏傳

下篇: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史傳部目錄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寺沙門玄奘上表記

寺沙門玄奘上表記 進經論等表 沙門玄奘言。玄奘聞。羲...

淨土往生傳

敘淨土往生傳 宋福唐飛山沙門戒珠敘 給孤園中聖賢之眾...

釋氏稽古略

釋氏稽古略序 吳興有大比丘。曰寶洲岸公。博學通古今...

三寶感應要略錄

三寶感應要略錄 蓋三寶感應要略錄者。靈像感應以為佛...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一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問慧品第一...

淨業痛策

淨業痛策附刻序 淨業痛策者。乃涔陽空靈大師。諱照瑩...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佛說法印經

佛說法印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 比丘善導集記  依...

【佛教詞典】七眾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

【佛教詞典】岩座

呈岩石狀之佛菩薩像台座,象徵安住不動之意。俗稱磐石...

聖嚴法師《學佛與日常生活》

曉雲法師,信定法師,諸位同學,諸位居士: 今天是我...

小事不小,小中見大

前幾天,有工人師傅過來給宿舍門安裝鎖牌,一陣電光火...

寧近毒蛇,不親女色

於諸女色,心無染著。凡夫顛倒,為欲所醉,耽荒迷亂,...

如我無心,則物亦隨無心而化矣

吾嘗靜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於毀譽...

彭鑫博士:傷精的藥方

中醫看病講究辨證論治,同樣是傷精,每個人類型也不完...

世間的第一大事

我們在這個堂中是辦世間第一大事,何為第一大事?生不...

佛號是消業障之王

這個念佛,特別是閉關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

不要拿「吝嗇」當「惜福」

吝嗇是個貶義詞,惜福是個褒義詞。 很多人生性吝嗇,日...

聖安法師與虛雲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從峨眉山跟隨虛雲老和尚時我十五歲,一心想跟他老...

集體創作

在過去,有一群畫家,每個人在繪畫創作方面各有所長,...

淨土法門的特點

由這個他力的救度特點,也就構成了淨土法門與通途自力...

相同八字與不同命運

原文: 董文恪公為少司空時,雲昔在富陽村居,有村叟坐...

【視頻】早課(淨律寺)

早課(淨律寺)

【視頻】《心經》、觀音聖號(法鼓山念誦)

《心經》、觀音聖號(法鼓山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