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

提波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

提波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問曰。外道所立四宗法非佛法者何者是。答曰。謂一異俱不俱。問曰。云何言一異俱不俱。答曰。有諸外道言。一切法一。有諸外道言。一切法異。有諸外道言。一切法俱。有諸外道言。一切法不俱。是諸外道於虛妄法中各各執著。以為實有物故。問曰。何等外道說一切法一。答曰。言一切法一者。外道僧佉論師說。言一切法異者。外道毘世師論師說。言一切法俱者。外道尼犍子論師說言一切法不俱者。外道若提子論師說。問曰。云何僧佉人說一切法一。答曰。僧佉外道言。我覺二法是一。何以故。二相差別不可得故。問曰。云何二相差別不可得。答曰。如牛馬異法。二相差別可見可取。言此是牛此是馬。而我離覺我不可得。離我覺不可得。如我經中說。我覺體相如火與熱。二法差別不可得。問曰。云何差別不可得。答曰。彼法不可說異故。譬如白疊不可說言此是白此是疊。二法差別如白疊。一切法因果亦如是。問曰。云何毘世師外道說一切法異。答曰。所言異者。我與覺異。何以故。以說異法。問曰。云何名說異法。答曰。如說此是白此是疊。此是天德。此是天德疊。我與覺異亦如是。此是我此是智故。問曰。有何差別彼法不可說一。答曰。譬如白疊此是白此是疊。如是一切因果各異。不可說一故。問曰。云何尼乾子說一切法俱。答曰。言一切法俱者。如我與覺不可說一不可說異。復有異義可說一可說異故。問曰。云何不一不異亦一亦異。答曰。如我與命用相有異方便異故言。如貪瞋癡等得言有異。譬如燈明得說言一得說言異。以有此有彼無此無彼。得言一。燈異處明異處。故得言異。如燈明因果白疊一切法亦如是。亦得說一亦得說異。故言俱也。問曰。云何若提子外道說一切法不俱。答曰。不俱者。謂一切法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以二邊見過故。以說一異俱論師等皆有過失故。智者不立如是三法。問曰。云何過失。答曰。若離白別無疊者。白滅疊亦應滅。若異白更有疊者。應有疊非白有白非疊。是故一異俱等法我俱不立。雖然一異俱等一切法不可得言無。答曰。此諸外道虛妄分別。是邪見相非是智相。皆是不善。此義云何。又一等法虛妄分別。以不得言即彼法。彼法一不得言瓶。瓶一以瓶即是瓶故亦不得異法。異法一以不得言瓶共。疊一以瓶相異疊相異以異法離異法。異法不得一不得異。以異法不成異法。以異法不得言異法。若二法說一說異。彼二法應說一應說異。若不說一不說異者。此是虛妄分別。若彼二法是一者。不得言彼法是異。若無二者云何言一。以彼法相待成故依世諦虛妄分別。第一義諦中無彼外道虛妄分別戲論過故。此是總答四種外道邪見之相。

自此已下別答四義。如是一一觀察迦毘羅憂樓佉等外道虛妄分別義不成就。此義云何。言一切法一者。此義不然。以滅應滅。不滅不應滅。俱滅俱不滅此義云何。汝向說我與覺相差別不可得如白疊。我破此義。何以故。以此義不與諸經論相應故。汝說諸法差別不可得者。此義不然。如手爪彼法二相差別不可得故。此明何義。如爪指掌名之為手。若異此法手不可得。如是白疊一不可得。何以故。無異法故。我覺一不可得。如是白疊一不可得。如手與指掌。若此滅者彼亦應滅。此義云何。若白滅者疊應滅故。如截手即截指掌。汝意若謂白滅疊不滅者。此義不然。若疊不滅白亦不應滅。如截於手指掌應在如截指掌手亦應在故。汝意若謂青黃赤等唯滅白色不滅疊者。云何言一。若不爾者青黃赤等色不應滅。不爾疊不滅者青黃白等色亦不應滅。

問曰。我青黃赤等覆白色而不滅白。此義云何。答曰。疊亦如是覆疊而不滅疊。又此義不然。洗疊已還見白色故。疊亦如是。覆疊不滅疊。是故白即是疊。疊即是白。若疊滅者青黃赤白等色云何見。若汝意謂白滅覆非滅疊應滅覆疊不應滅白。若爾有法滅覆有法不滅不覆。云何言一。是故一義不成。已答外道僧佉論師一切法一竟。

問曰。迦那陀外道論師言一切法異者。我與覺異。以說異法故。此是我此是覺。如白疊此是白此是疊故。答曰。此義不然。以無譬喻故。如人說言。此是手此是指掌。彼人雖說此語不能說異法。是故不得言我覺異。如白疊以見世間有二種差別故。一者相二者處。相差別者。色香味觸不異相有異相故。處差別者。如穀豆等有白疊不異相有差別。如彼色香味觸。若不爾者有四種過。此義云何。白滅疊亦滅。如彼色香味觸。譬如火和合燒瓶成赤色已又為青色。香味亦爾。若不爾者色香味觸亦不應滅。如彼白疊異不可得。若白滅者疊亦應滅。疊不滅者白亦不應滅。

問曰。此義不然。依彼法有此法。譬如畫壁依壁有畫。壁滅畫亦滅。畫滅壁不滅。我白滅疊不滅義亦如是。答曰。汝此譬喻事不相似。壁是先有畫是後作。而彼白疊起無前後。不可得言此白先有疊是後作。已答外道衛世師論師一切法異義竟。

問曰。尼揵子外道論師言一切法俱。迦毘羅等論師皆有過失。以說一異故。是故我說俱而不俱。譬如燈明。有此有彼。有彼有此。無此無彼。無彼無此。如有燈有明有明有燈。無燈無明無明無燈。異者能照所照。以燈異處明異處。是故說異。如我覺白疊等。亦得說一亦得說異。譬如白於疊中別處不可得言此是白此是疊。如世間此是牛此是馬等。白疊不爾。是故我不說異亦不說一。若一者白滅疊應滅。又若一者亦不應說赤疊黑疊等。是故我言得說一得說異。此義云何。答曰。此義不然。如向說僧佉毘世師等過失。與此無異。以何等義僧佉一如向說。以何等義毘世師異如向說。云何向說。如向說言。燈明一者燈即是明。明即是燈。此唯有別數而無別義。若爾燈亦應明。明亦應燈。若此二法。一者云何異處。如手與指掌無差別。腳手有差別。手指掌無差別。若一者云何言異。是故不得言一言異。此一異義不成。已答外道尼犍子論師一切法俱竟。

問曰。若提子論師言。僧佉等論師說一切法一異俱皆有過失。我若提子不說一切法一異俱。如我論中不許此義。唯許不俱。是故我無僧佉等過失。雖然不得說言無不俱。此義云何。答曰。此義不然。以無譬喻故。以無譬喻者我說。世諦有如是法。第一義諦中無如是相。是故此成我所說義。此明何義。以無彼法即無此法無彼法體亦無此法體。以此法不成彼法。彼法不成此法。以此法畢竟非彼法。彼法亦畢竟非此法。以白非疊以疊非白。以滅不應滅。以一者即白是疊疊即是白。不爾者滅是滅。不滅者不滅。若爾云何虛妄分別。彼法是一異俱不俱。若爾疊亦應非疊非不疊。白亦應非白非不白。以疊即是疊白即是白。是故疊非疊白非白。是故非白不得白。如是一異俱不俱皆是虛妄分別。唯有言說無有實義。如是我覺因果等義亦如是故。已答外道若提子論師一切法不俱竟。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


上篇:集諸法寶最上義論

下篇: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因緣心論頌因緣心論釋

因緣心論頌 龍勐菩薩作  差別十二支  能仁說緣生...

四諦論

四諦論卷第一 婆藪跋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思擇品第...

八大靈塔梵讚

八大靈塔梵讚(西天戒日王製)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亦名瑜伽總持...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舊雜譬喻經

舊雜譬喻經卷上 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 (一) 昔無數世...

大乘四法經

大乘四法經 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制譯  歸命大...

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曹山大師語錄序 本寂禪師之於洞山。蓋瀉瓶而已。自一...

佛說人本欲生經

佛說人本欲生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黑氏梵志經

佛說黑氏梵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教詞典】一槌便成

禪林用語。又作一椎便成。槌,乃對大眾宣告時使用之工...

【佛教詞典】羅摩

(雜語)Rāma,譯曰士,喜樂,戲。俱舍光記一曰:羅摩...

心病的對治法

心病的六種對治法 (一) 眾生的煩惱無量無邊,所以對...

從淨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贈

現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贈,器官捐贈在佛教界有多次地...

羅睺羅忍辱的故事

阿難說:佛陀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羅喉羅和...

小事不小,小中見大

前幾天,有工人師傅過來給宿舍門安裝鎖牌,一陣電光火...

寧近毒蛇,不親女色

於諸女色,心無染著。凡夫顛倒,為欲所醉,耽荒迷亂,...

印光大師關於《金剛經》的開示

金剛經者,即有談空,不墮空邊。即空論有,不墮有邊。...

你在哪裡,哪裡就是風水

在佛法當中,我們學來學去,也沒有離開這一念心。 在廣...

集體創作

在過去,有一群畫家,每個人在繪畫創作方面各有所長,...

十心嚮往,命終必生極樂國土

又云,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

學佛的基礎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反聞聞自性與反聞聞妄想

我師兄弟,他問海公一個問題問得很好,他說:反聞聞自...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靈這面鏡子

問: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靈這面鏡子? 慧律法師答: 我...

【視頻】《心經》、觀音聖號(法鼓山念誦)

《心經》、觀音聖號(法鼓山念誦)

【視頻】《普門品》女聲念誦

《普門品》女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