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正恭敬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正恭敬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聲聞比丘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五百人——皆是如來種子,權行六道助佛揚化,知眾生根威德自在,顯發如來方便密教——其名曰生疑菩薩、寶德菩薩、光明王菩薩、慧登菩薩、德臻菩薩、悉達菩薩、無畏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寶首菩薩、德首菩薩、目首菩薩、進首菩薩、法首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五百人俱。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樂法善男子、善女人,當云何敬法及敬法師?」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止止。阿難!今時眾生不能恭敬及有敬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樂法及以敬法,已敬當敬。世尊!自我親近如來以來,未曾得聞如此法門。以不聞故,恭敬如來必失儀則。今若聞者,故得如法修行是事。世尊!復有樂法善男子、善女人,聞此法門即得修行。世尊!復有如來法中出家比丘,貧窮下賤但求衣食,不樂求法及敬法師。雖復親近佛法,而行下賤不能隱覆必當示現。世尊!是故我今現在自為並及未來一切比丘,諮請如來如是敬法。世尊!我等云何得修正行?惟願如來為我解說。」

佛告阿難:「樂敬法善男子、善女人,若欲讀誦請問,往至經法應當和上阿闍梨所。至其所已,應問和上阿闍梨如來正法,隨心所樂。當知和上阿闍梨心所知法,先應諮請聽問以不?師若聽者,然後乃問。雖復歲數若十、二十,為樂法故應往諮請及受依止。何以故?如來法中雖聽五歲比丘得離依止,然彼人以初敬為法求樂法故。何以故?是人為欲成就自德行故。阿難!彼阿闍梨者,應如是與依止,或言:『可。』或言:『如是。』或言:『爾。』或言:『利。』或言:『教誨。』或言:『謹慎行莫放逸,如法端正修行。』作如是與依止。比丘成就如是等法,可與依止,彼得名為成就依止。假使百歲比丘不能通達如是等句,彼人應受依止,況能與他作依止師?若使無歲比丘成就如是等法,沙門密語即得名為以受依止。假使百歲,自不達如是等法諸句律者,彼應受依止。是中誦經比丘,應於阿闍梨所作敬重心,及正恭敬彼讀誦受經者。在阿闍梨前不得露齒、不得瞻足、不得動足、不得壘足、不得踔足、不得弄足、不得高座處坐,師不借問亦不得語,不得違師語,不得一向瞻相師面。住在師前三肘而立,師聽坐即坐,坐已於師所起慈悲心。彼誦經者應先誦熟,熟者誦已,從師受經任意多少。隨諸法門中若有疑者,先應諮請聽問以不?師若聽可,然後當問。彼受經已,右膝著地,兩手接禮師足。若地處惡者,隨所有道卻退而行,當至平處。若地處先平,彼應禮師足然後當行。行至十肘復更作禮,然後隨道而行。彼應作如是念:『阿闍梨常逐我後,我不能遠離阿闍梨。』彼應知時,日三時到阿闍梨所。若不到者,應如法治。若到而不見阿闍梨者,彼應若草若木若杖若土塊若石令作記識。若阿闍梨在房宴坐者,彼應旋房禮敬然後當行。若有所作不問師,亦不得作,除大小便。不得向師作麁獷惡語,不得重循師語。隨師所坐之處,若繩床若木床,皆不得坐。彼床若壞,即應治之。彼應晨朝時往、知時往,不得非時往彼。往已應問阿闍梨:『當何所須及何所作?為入聚落不?』若言入,阿闍梨所有衣被,應洗手自衣拭手,兩手捉師衣已著淨處,先與師淨水洗手,然後授衣與師,於後安陀會拂塵與之,或覆身衣或雨衣。或所須餘衣資用之者。

「彼應如是敬,不得阿闍梨前[口*弟]唾,若寺內若寺東西不得左右反抄衣,不得纏頭隨師所居。有經行處掃灑令淨,日三時拂扇,三時洗浴,三時諮問、取水,為師乞食。若師有所作者,彼應用力作之。若食竟,應從師索缽洗之。若與,先洗師缽,然後自洗己缽。師若不與,不得重索。何以故?阿難!未來有如是比丘,作是念言:『如來等正覺缽無有洗者。』彼學我故,自欲洗之。如來聽如是等人,夏取清涼、冬取溫煖,隨所須者皆應得取。不得師前嚼楊枝,不得說師若好若惡,若遙見師應起迎接。阿難!若從讀誦諮請一四句偈,是名阿闍梨。是故彼應恭敬阿闍梨。阿難!若不如是敬阿闍梨者,以不敬故住不正行。說師過惡者,彼不說我以為世尊。何以故?阿難!彼人不重佛、不敬法、不在僧數。何以故?阿難!如是癡人,不得名為住正行中。阿難!住正行者,我為彼人說佛法耳。」

爾時尊者阿難涕泣流淚作如是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眾生,能住能行如是等行,甚為希有。世尊!我能行住如是等行。世尊!若有比丘不能恭敬和上阿闍梨及說過者,彼人得何等報?」

佛告阿難:「若有比丘不敬和上阿闍梨及說過者,我說彼人愚癡凡夫。何以故?阿難!不得說阿闍梨實惡,何況說虛!是中,阿難!若不恭敬和上阿闍梨者,有辟支、地獄名之為滅。彼人命終生彼地獄,彼人生已即有四頭,身上火然如熱鐵丸。是中有諸蟲名為鐵狗,常所食噉彼人舌根。是處命終生畜生中,作虎狼野干,眾生見者皆唱言:『是虎狼野干。』有所見者無能喜樂。以本口過故,常食糞穢。受報已盡復生人中,常在邊地無佛法處。雖生人中具足眾惡、遠離功德,身形色力不類人狀,稟受身形不似父母,不為父母之所憐愛。常被惡謗,遠離諸佛,生生愚癡闇鈍無智,速墮地獄。何以故?以不恭敬教授施法、濟拔難者故。阿難!如是等人數得苦法。阿難!假使讀誦受持一四句偈,及以經卷書寫供養,隨彼字等劫,若頂若肩若背荷負彼師,及一切樂具而供養之。阿難!如是供養已,猶不能報阿闍梨恩。」

佛告阿難:「未來世中有如是等諸惡比丘,得是經已而不恭敬阿闍梨和上者,以無行故說阿闍梨和上過。我今當記如是比丘愚癡人等,墮諸地獄受大苦惱。阿難!我今告汝及以正勅,如來以說善惡道行,隨彼眾生所行善惡,得報如是。是故阿難!汝等今當應善恭敬應善思量。阿難!善恭敬善男子、善女人得此法門者,讚歎出離、訶欲不淨,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阿難更整衣服白佛言:「世尊!此法之要當名何經?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云何受持修行,於未來世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佛告阿難:「此經名為『正恭敬』,如是受持,所謂愛佛、愛法、愛僧。」

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及諸比丘並諸菩薩,聞佛所說,皆大踴躍,歡喜奉行。

佛說正恭敬經


上篇:善恭敬經

下篇:佛說大乘戒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菩薩戒本

菩薩戒本一卷(出〈地持戒品〉中)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

大沙門百一羯磨法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大沙門百一羯磨法一卷 (白...

五分戒本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五分戒本(亦名彌沙塞戒本)...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勝慧佛、善□□□□□□...

千手千眼大悲懺法

楊枝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 利人天 福壽...

金剛三昧經

金剛三昧經序品第一 北涼失譯人名 如是我聞: 一時佛...

【註音版】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金光明最勝懺儀

金光明最勝懺儀 宋傳天台教觀四明沙門知禮集 一切恭敬...

犍陀國王經

犍陀國王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地藏王菩薩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佛說法集經

佛說法集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淨土生無生論

淨土生無生論 幽溪沙門傳燈撰 稽首能仁圓滿智,無量壽...

【佛教詞典】二種譏嫌

指譏嫌之名與譏嫌之體。天親之淨土論謂體有三種,即二...

【佛教詞典】圍繞

又作圍繞。包圍環繞之意。即繞右旋而敬禮,一般多指右...

定慧難等持,是娑婆世界修行的常態

常有一句話,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這個理大家都明...

人趣之因與果報

一、人趣之因 (1)負債者互相追債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珍惜這一生,讓善根在這裡增

大磬響起,開悟在即。看我們當下能不能息滅妄想分別之...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敗壞

清末,世風日下,國家無暇提倡,僧眾類多懈於修持,以...

淨界法師:淨土宗學人如何對待器官捐贈

站在淨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勵大家器官捐贈,因為...

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

四禪,亦名捨念清淨地,謂行者復厭三禪之樂法擾心,復...

身患惡瘡見佛陀,阿闍世王慚悔得救

提婆達多滅亡以後,阿闍世王並不因他的滅亡而悲哀,反...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整部經典的修行內涵,只有兩個字,就是妙法。我們怎麼...

執我與離我

修法從身求者,猶如泥裡淘金,煮黃沙求漿粥,無一法可...

慧律法師《寬恕別人 昇華自我》

犯錯是平凡的,寬恕是一種超凡。 寬恕,是人類的一種...

脫離不了過去,就失掉了未來

大乘佛法成就清淨之後,他要產生願力,這個就是修假觀...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彌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歲孩童也能也會;若論究竟有沒有功夫,就大有...

【視頻】齋天法會(靈鷲山)

齋天法會(靈鷲山)

【視頻】《佛說四十二章經》聆志居士

《佛說四十二章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