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深密解脫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深密解脫經卷第五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聖者觀世自在菩薩問品之二

聖者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何故諸菩薩心不多樂諸波羅蜜果報,而多樂諸波羅蜜行?」

佛言:「觀世自在!有五種法。何等為五?所謂樂於增上歡喜樂故、攝取自利利他故、樂未來世樂報恩故、不染諸法故、不失彼法故,應知。」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此諸波羅蜜各有幾種勝妙之力?」

佛言:「觀世自在!此諸波羅蜜各有四種妙力應知。何等為四?一謂菩薩修行諸波羅蜜,遠離慳嫉心、遠離破戒心、遠離瞋心、遠離懈怠心、遠離散亂心,遠離諸見心故;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功德故;現身攝取自身他身故;於未來世能得廣大無盡愛果報故。」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此諸波羅蜜,何等為因?何等為果?何等為力?」

佛言:「觀世自在!大悲為因、愛樂攝取眾生為果、能滿足菩提為力,應知。」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若諸菩薩一切資財隨心所用不可窮盡,菩薩復有大悲愍心,何故世間貧窮眾生受種種苦?」

佛言:「觀世自在!此諸眾生自業罪過。菩薩大悲,常欲與諸一切眾生無盡富樂,常懷憐愍,堅固不動。觀世自在!若諸眾生無自罪障,世間無有貧窮眾生。

「觀世自在!譬如一切諸餓鬼等為渴逼惱,往見一切諸河、大海悉皆乾竭。此非諸河、大海過咎,是諸餓鬼自罪業報。諸菩薩等施諸眾生一切資財,如彼大海無有過咎;而諸眾生受貧窮苦,如彼餓鬼自作惡業有如是報,非菩薩過。」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菩薩何等波羅蜜取諸法無體相?」

佛言:「觀世自在!般若波羅蜜取諸法無體相。」

觀世自在言:「世尊!若菩薩般若波羅蜜取諸法無體相者,世尊!何故般若波羅蜜不取諸法有體相?」

佛言:「觀世自在!我說取無體相,無體相者,汝當莫著言語。何以故?無體相法離諸一切名字、言語,內身證法,不可以名字、章句說,我依名字說言般若取諸法無體相。」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諸波羅蜜、隨近波羅蜜、大波羅蜜。世尊!何者是波羅蜜?何者是近波羅蜜?何者是大波羅蜜?」

佛言:「觀世自在!菩薩從無量劫修行佈施等諸波羅蜜,畢竟能得一切善法,而彼菩薩具煩惱性現行於心,而彼煩惱不能染菩薩,而菩薩能降伏煩惱——謂信行地——於軟中信心而修諸行,是名波羅蜜。

「觀世自在!復有無量劫時畢竟修行增上善法,心行煩惱,而彼菩薩能伏煩惱、煩惱不能降伏菩薩,謂未入初地應知,觀世自在!是名近波羅蜜。

「復次,觀世自在!菩薩於無量劫畢竟修行上上善法,彼菩薩一切煩惱不行於心,所謂初地至八地、第十地。觀世自在!是名大波羅蜜應知。」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此諸地中有幾種使煩惱?」

佛言:「觀世自在!有三種使煩惱。何等為三?所謂害伴使煩惱、薄使煩惱、微細使煩惱。觀世自在!何者害伴使煩惱?謂從初地乃至第五地不俱生煩惱。俱生煩惱伴彼菩薩,害伴使煩惱不行於心,是故我說害伴使煩惱。觀世自在!何者是薄使煩惱?謂六地、七地中微細無明使煩惱。菩薩修行薄彼無明煩惱,是名薄使煩惱。觀世自在!何者微細極微細煩惱?謂八地、上上地,一切無明使煩惱不行於心,唯有一切境界微細障。觀世自在!是名三種使煩惱應知。」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菩薩斷一切過得斷諸使。世尊!菩薩斷幾種過名斷諸使?」

佛言:「觀世自在!菩薩斷三種過能斷諸使。何等為三?所謂皮、膚及骨。觀世自在!初斷皮障離第一過、次斷膚障離第二過、次斷骨障離第三過,我說一切使盡是名佛地應知。」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幾阿僧祇劫斷彼諸過?」

佛言:「觀世自在!三大阿僧祇劫、無量時、無量月、無量半月、無量夜、無量晝日、無量念、無量剎那、無量無睺多、無量羅婆劫斷彼諸過應知。」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此諸地中諸菩薩煩惱有何等相?有何功德?願為我說,而我應知。」

佛言:「觀世自在!無有染相生諸煩惱、無量功德生諸煩惱應知。何以故?菩薩於初地中自性證於一切法界,善能覺知一切法界。是故,菩薩如實能知生諸煩惱,非為不知。是故,於自身中無有染相,以不能生諸苦過故;無有諸過,為眾生界斷因果故,菩薩無量功德是煩惱生。」

觀世自在菩薩言:「希有,世尊!是大菩提能大利益,以諸菩薩生諸煩惱降伏一切聲聞、緣覺一切善根,何況諸餘無量功德?」

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聲聞乘、大乘是為一乘。世尊!何意作如是說?」

佛言:「觀世自在!我聲聞乘中說種種法——所謂五陰、內六入、外六入——如是等我說彼法界一味,而彼聲聞不能覺知。是故,我說有種種乘。觀世自在!如有眾生聞說如是,分別執著,彼人不知一乘之體,取種種乘而證彼法,異異而取迭共諍論。我意如是應知。」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種種諸法相,  我依一理說,
 生於下劣解,  我說名二乘。
 如聞聲分別,  而不知彼義,
 故諸乘相違,  憍慢眾生諍。
 知諸地妙相、  及諸願生處,
 此勝相對治,  我說是大乘。」

爾時,觀世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深密解脫修多羅中,此法門者名為何等?云何奉持?」

佛告觀世自在菩薩言:「觀世自在!此修多羅名『地波羅蜜了義法門』,汝今應當如是受持。」

說此「地波羅蜜了義經」時,七萬五千菩薩得大乘光明三昧。

聖者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問品第十一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依如來所作住持業差別,白佛言:「世尊!世尊!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佛告文殊師利:「如實修行十地波羅蜜,轉身成就得妙法身,是名諸佛如來法身相應知。

「文殊師利!彼佛法身有二種相不可思議。何等為二?所謂法身離諸戲論、離諸一切有為行相,而諸眾生執著戲論、有為行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聲聞、緣覺轉身所得,為是法身?為非法身?」

佛告文殊師利:「非法身也。」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非法身,是何等身?」

佛言:「文殊師利!名解脫身,非法身也。依解脫身,聲聞、緣覺、諸佛如來其身平等,而佛法身差別殊勝。法身勝者,勝彼一切聲聞、緣覺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奇特殊勝不可為譬。為分別顛倒對治,彼人說如來生。」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諸佛生世有何等相?」

佛告文殊師利:「化身生相隨世界相,一切種一切功德莊嚴住持相相應,是即化身生世間相應知。文殊師利!而佛如來法身不生。」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云何知化身所作現方便相?」

佛告文殊師利:「一切佛國土三千大千世界中大勢力家及福田家一時退,入胎、住胎、出胎,生已增長,受五欲樂,而行大捨出家苦行、證菩提、轉法輪、入涅槃。文殊師利!是應化身所作方便示現應知。」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世尊!依如來法身住持力,幾種語為眾生說法——如來說法依可化眾生、未熟者令熟、已熟者令得解脫?」

佛言:「文殊師利!如來有三種語。何等為三?謂說修多羅、毘尼、摩得勒伽。文殊師利!是為三種應知。」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等修多羅?何等毘尼?何等摩得勒伽?」

佛言:「文殊師利!我所說少事法,是名修多羅。少事法者,謂四種事、九種事、二十九種事。

「文殊師利!所言四種事者,謂聞事、歸依事、學事、菩提事,是名四種事。

「文殊師利!所言九種事者,謂施設事、眾生向受用事、向生事、向生住事、向染淨事、向種種事、能說事、可說事、眷屬事,是名九種事。

「文殊師利!所言二十九事者,謂依煩惱對染諸行事隨順事。

「何者是隨順事?謂隨順彼人相。未來世生因事故,依法相未來行因事,依淨分觀事,即彼處修行事。令心住事、現身受樂法行事、過一切苦觀行事,即如實知彼事。

「彼事有三種:依顛倒住持故、依眾生相外觀邪行住持相故、內心無憍慢住持故。

「修行住事、現證事、修行事、作向堅固事,觀彼九種事:觀察遠離不遠離方便事、向散亂事、不散亂、不失事、修行無障礙事、修行利益事、向堅固事、向彼實證事、具足得涅槃事。

「如來善說毘尼法——世間正見,出諸外道一切勝事——不修行彼法退事。何以故?文殊師利!若於如來善說毘尼法中不能修行,令善法退,非邪見過。」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是毘尼相?」

「文殊師利!毘尼相者,我為聲聞及諸菩薩說波羅提木叉及波羅提木叉相應法,是名毘尼事。」

文殊師利言:「世尊!菩薩有幾種法攝波羅提木叉?」

佛言:「文殊師利!菩薩有七種法攝波羅提木叉。何等為七?所謂菩薩知說受持法、知說波羅夷事、知說過事、知說過事體、知說無過事體、知說起過事、知說受持法失事。文殊師利!是名菩薩七種法攝波羅提木叉應知。」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是摩得勒伽?」

「文殊師利!我所說十一種相示現了義經,是名摩得勒伽。」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等是摩得勒伽十一種相?」

佛言:「文殊師利!所謂世諦相、第一義諦相、觀菩提分法相、彼法相、自體相、彼法果相、受彼法說相、彼法障相、彼法隨順相、彼法過失相、彼法利益相。」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是世諦相?」

「文殊師利!世諦相者有三種。何等為三?說人相、說分別體相、觀諸法思惟作種種業相,應知。」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第一義諦相?」

「文殊師利!第一義諦相有七種,如前七種真如中所說:一者、所謂無始有為行相第一義諦;二者、相第一義諦,所謂我空、法空;三者、唯識第一義諦,知有為行唯是心識;四者、執著第一義諦,所謂我說苦諦;五者、邪行第一義諦,所謂我說集諦;六者、清淨第一義諦,所謂我說滅諦;七者、正修行第一義諦,所謂我說道諦。

「文殊師利!行相第一義諦、執著第一義諦、邪行第一義諦,此三第一義諦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文殊師利!相第一義諦、唯識第一義諦,此二第一義諦一切法平等無差別。文殊師利!清淨第一義諦,聲聞、緣覺、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無差別。

「文殊師利!正修行第一義諦,如聞妙法差別,觀奢摩他、毘婆捨耶攝取般若波羅蜜平等無差別應知。」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是觀菩提分法相?」

「文殊師利!觀菩提分法相者,所謂觀一切種事應知。」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是彼法相?」

「文殊師利!彼法相者如八種觀中應知。」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等八種觀?」

「文殊師利!所謂依實諦、住諦、過失、功德、通相、形相、相應相、廣略說相。

「文殊師利!實諦相者,所謂真如。

「住諦相者,所謂人相、分別差別體一向答相、隨問分別答相、置答相、密事示現相。

「過失相者,所謂我說諸法染過。

「功德相者,所謂我說一切淨法無量利益相。

「通相者,有六種應知。何等六種?謂真實義通、得通、說通、離二邊通、不可思議通、意通。

「形相者,所謂三世三有為相四種因緣。

「相應相者,有四種應知。何等為四?謂相待相應、能作所作相應、生相應、法體相應。相待相應者,謂何等因、何等緣能生有為行、名字等用,是名相待相應。能作所作相應者,何等因、何等緣能得法、能生法,能生法已能成辦業,是名能作所作相應。生相應者,謂何等因、何等緣知法、說法、示法,能成能正覺知,是名生相應。法體相應者,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一者、淨,二者、不淨。

「文殊師利!淨有五種相,不淨有七種相。

「文殊師利!何者淨五種相?一者、彼現前見相,二者、依彼現前見相,三者、自相譬喻相,四者、成就相,五者、說清淨阿含相。

「文殊師利!何者是彼現前見相?謂一切有為行無常、一切有為行苦、一切法無我,世間現前見法如是等,是名彼現前見相,應知。

「文殊師利!何者是依彼現前見相?所謂一切諸有為行一相故,不失未來善、不善業;依彼麁法現見故、依種種業見種種眾生現見故、依善不善業受苦受樂現見故,於現見法中譬喻。如是等彼依止現見相應知。

「文殊師利!自相譬喻相者,所謂內、外、一切世間現見譬喻因緣。如是等名為自相因緣譬喻應知。

「如是,依彼現見相、依止彼現見相、譬喻相一向成就彼事,名為成就相應知。

「文殊師利!何者是說清淨阿含相?所謂一切智人說彼寂靜涅槃之相。如是等名清淨阿含相應知。

「文殊師利!汝應如是深觀察五種清淨相,深觀察已知清淨,知清淨已修行應知。」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有幾種法知一切智人相?」

佛言:「文殊師利!有五種法知一切智人相。何等為五?有人出世於諸一切天人世間名一切智,有人畢竟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得十力法能斷一切眾生疑、具四無畏降伏一切諸魔怨敵、說法更無能作礙難、於說法中善說八聖菩提道分,現證成就四沙門果。

「文殊師利!如是,依生、依相斷疑降伏,無人能難,現見沙門五種法現前,是名一切智人相應知。

「文殊師利!此依生成相應、現見相應、量相應、比智相應、聖人說法相應,知五種相是名清淨相應知。

「文殊師利!何者是七種不清淨相?所謂彼相似見相、彼不相似見相、有一切相似見相、一切不相似見相、自譬喻異相、不成相、說法不清淨阿含相。

「文殊師利!何者是有一切相似見相?謂一切法依意識知同相,如是等名為一切法相似同見相。

「文殊師利!何者是一切法不相似見相?謂法相、體相、業法因果異相、一一相、異相、畢竟彼彼相、待異相,如是等是名一切不相似不同見相。

「文殊師利!何者是自譬喻異相?謂彼相似見相譬喻中有一切不相似不同相,為成彼事一向不成,是故我說彼不成相。

「文殊師利!自譬喻中彼不相似見相有一切相似同相,為成彼事一向不成,是故我說不成相。

「若不成相者,彼法不清淨;若法不清淨者,不應修行。是故,我說不清淨阿含相,以自性不清淨應知。

「文殊師利!何者是法體?所謂: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住、法體、法界,是名法體相應知。」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是略廣相?」

「文殊師利!所謂略說一句——彼一句、上上句、差別無量句、乃至說應至處——是名略說應知。」

文殊師利言:「世尊!何者是得相?」

「文殊師利!謂取諸法見觀菩提分法,我說菩提分法四念處等,是名彼法自體相。共世間、出世間、遠離染相,彼法果起世間、出世間功德,是名彼得相。文殊師利!即彼法依解脫智受用,應知、廣為人說示現,是名彼法隨順示現相。文殊師利!即彼修行菩提分法,離道相違染法,是名向障法應知。文殊師利!為彼法多生增長,是名隨順彼法相。文殊師利!障諸法是名過相。文殊師利!隨順彼法功德是名利益相,應知。」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為諸菩薩更重略說修多羅、毘尼、摩得勒伽義,不共一切外道、二乘陀羅尼相。諸佛如來說甚深法,諸菩薩得甚深意,得已能入一切佛法。」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諦聽,我當為汝略說陀羅尼義。諸菩薩等聞我法已,能得我意;得我意已,入於我法。

「文殊師利!何者略說陀羅尼義?所謂我說一切染法、一切淨法、破一切法、不覺相、無作相、無分別相、無我相,如是如是法。我說不覺、無作、無分別、無我相,以一切無覺無我相,是故染法,非先是染,後時得淨;諸淨法者,亦非先淨,後得名染。愚癡凡夫依虛妄染身執著我法,計自體相,依因邪見而言有我——所謂我能見、能聞、能嗅、能味、能觸、我能知、我能食、我染、我淨——生如是等諸邪見行。若人如是如實能知離煩惱身,彼人能得離諸煩惱、斷諸戲論、畢竟清淨,得無為身,無有一切諸有為行。文殊師利!是名略說陀羅尼義應知。」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諸法本無染、  後時不清淨,
 染及於清淨,  是諸法無我。
 染身見有我,  生於我所相、
 我染及清淨、  我見及以食。
 若能如是知,  彼人離煩惱,
 能得無染身,  是故名無為。」

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如來心生有何等相?願為我說。」

佛告文殊師利:「文殊師利!如來非心意意識得名,而無諸行心生得名,依應化身說名為生。」

文殊師利言:「世尊!若法身離於諸行,云何離作心行而能生心?」

佛言:「文殊師利!依本方便般若修行自然而生。文殊師利!譬如睡眠,無心覺起而能覺起。文殊師利!如入滅盡定而無起心,依本作心自然而起。文殊師利!如眠、滅定二無起心,依本而起;如是,如來心生,依本般若方便修行成就應知。」

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如來應化所作化身,為是有心?為是無心?」

佛言:「文殊師利!得言有心、得言無心。何以故?以自心不得自在故,言無心;假他力故,言有心。」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如來行處、如來境界,此二種法有何差別?」

佛言:「文殊師利!言如來行處者,一切諸佛功德平等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莊嚴清淨佛之國土,是名諸佛如來行處。文殊師利!言如來境界者有五種。何等為五?所謂眾生界、世界、法界、可化眾生界、方便界。文殊師利!如來行處、如來境界如是差別應知。」

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如來得大菩提、轉大法輪、入大涅槃,此三種相云何差別?應云何知?」

佛告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無有二相,不證菩提、非不證菩提,不轉法輪、非不轉法輪,非入大涅槃、非不入大涅槃。」

文殊師利言:「世尊!我解世尊所說之義。何以故?如來法身本來常清淨故、應化身示現故。」

文殊師利言:「世尊!眾生見彼應化之身、聞應化身、解應化身、供養讚歎應化之身,得諸功德,於何身得?」

佛言:「文殊師利!以能正念如來身故,以應化身依如來法身住持力得。」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世尊等無心、無作、無行,何義故如來法身為諸眾生出大光明及出無量應化鏡像,而諸聲聞、辟支佛等解脫之身無如是相?」

佛言:「文殊師利!等無心、無作,譬如日、月、摩尼珠等,為諸眾生出大光明及種種物,而水、琉璃、頗梨珠等無心、無作,不出一切光明等物。何以故?依大眾生住持力故、依諸眾生增上業故。文殊師利!譬如善巧練治珠寶能出影像,餘不善者不出光明。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亦復如是,依無量法正觀修行方便般若,作諸善業、集諸善根,依佛法身方便智慧出諸光明及出無量應化色像;聲聞、緣覺解脫之身不能修集一切善根,故不能出。」

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依諸佛菩薩住持力故,一切眾生成就世間功德之身——所謂生於剎利婆羅門、大長者家、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處、一切身——一切功德果報成就皆依諸佛及諸菩薩住持力得。世尊!何意作如是說?」

佛言:「文殊師利!如來住持之力及菩薩力,隨說何等道、何等修行,若有人能依於彼道如實修行,彼人一切生處、一切身、一切世間果報成就。文殊師利!若人不能信於彼道,又復不能如實修行,謗我法、諍我法,而於我身生惡瞋心,彼人命終一切生處常得一切下劣惡身、受惡果報。文殊師利!依於此義,汝今應知,非但成就上妙勝身及勝果報依佛如來住持力,得下劣惡身及惡果報亦依如來住持力得。」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世尊不淨國土中,何法易得?何法難得?世尊!淨佛國土中,何法易得?何法難得?」

佛告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不淨國土中有八事易得、二事難得。何等為八?所謂外道易得、受苦眾生易得、生下姓家勢力敗壞易得、惡行眾生易得、破戒眾生易得、入惡道眾生易得、發下品心小乘眾生易得、發菩提心菩薩狹劣心易得。

「文殊師利!何者二事難得?高心修行菩薩難得、諸佛如來出世難得。文殊師利!淨佛國土中八事難得、二事易得,應如是知。」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白佛言:「世尊!此深密解脫修多羅中,此法門當名何等?云何奉持?」

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言:「文殊師利!此法門名『說諸佛如來住持力了義經』。文殊師利!如來所說了義修多羅,其義如是,汝當奉持。」

說此如來住持力了義經時,七萬五千菩薩得滿足法身。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及諸一切天、人、阿修羅大眾,歡喜奉行。

深密解脫經卷第五


上篇:證契大乘經

下篇:解深密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犍陀國王經

犍陀國王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尊那經

佛說尊那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佛說大乘智印經

佛說大乘智印經卷第一 西天三藏寶法大師賜紫沙門智吉...

佛說分別緣生經

佛說分別緣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註音版】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國清百錄

國清百錄序 隋沙門灌頂撰 先師以陳太建七年歲次乙未。...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序 終南山釋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弟子死復生經

弟子死復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祇...

佛遺教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歸命常住大悲尊 應病與藥權實法...

菩薩訶色慾法經

菩薩訶色慾法經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女色者,世間之枷...

【註音版】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佛教詞典】九條錫杖

(儀式)四個法要之第四謂之錫杖,諷詠錫杖之頌文而振...

【佛教詞典】轉化

猶言遷化,遷轉教化於他土。或作遷轉變化之義,謂命終...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

問: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心燥由萬事起,情卻為一人...

【佛學漫畫】逆襲

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諸位菩薩慈悲,諸位道友慈悲。凡是發心的到了這個法會...

見佛生歡喜得生天

過去南印度有一個習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須早起,將...

企業的保富之道

如果一個人具有了正確的義利觀,就會有所為,有所不為...

明學長老的「佛事道影」

明學長老92歲,而體型瘦削,風範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

再問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們中國大乘佛教,說起來佛弟子有幾千萬甚至上億,可...

只有「無住」,才跳得出三界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蓮池大師以十重法義別釋淨土教法興起所因

序文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

五濁惡世的成佛之法

這五濁惡世實際上是讓我們要觀察我們所處的生存環境和...

印光大師《放生十大功德》

(一)無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殺所致。人...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禮好佛後,便信步到花園散步,碰巧看...

【視頻】《阿彌陀經》上官萍音樂唱誦

《阿彌陀經》上官萍音樂唱誦

【視頻】《佛說法受塵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法受塵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