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悟道大和尚  2025/01/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佛法難聞,善友難遇,道場難興,人身難得;現在四樣樣樣具備,平安吉慶、吉祥如意。佛法道中求佛法,智慧法中求智慧,解脫道中求解脫。佛法就是智慧學,世界是諦學,那麼四眾弟子講德學,佛法就是智慧學。

生則無災難病苦,最後就是最終都直往極樂淨土,這是我的一種願望,是我自己本人在內,印光老法師說:

我佛弘開八萬門,唯此念佛最為尊。

千江月是天上月,谷中風是隴頭風。

就是說佛法一個是種、一個是熟、一個是脫,種熟脫三,事事不非。種在久遠,熟在過去,脫在現在;你種在過去,熟在現在,脫就在未來,先要下種。

彌勒菩薩就是用一個方便善巧,無聲說法:

手拿青秧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卻向前。

這四句啊!有事有理,在事相上面,布袋和尚種過的稻,草也不會出,水也不會幹,能夠豐收;在理相上呢,這是不同了,這個手是信手,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由信下手,那麼還要放下,先要看破世間一切一切,看破以後能夠放下,放下以後能夠自在,自在以後才能解脫。

彌勒菩薩又講:

勸一人修行,比自己精進;

勸之十餘人,福德已無量;

勸之百與千,世界活菩薩;

勸之過萬數,即是阿彌陀!

所以,這個「勸」字非常非常要緊,人要勸,鼓要打,鼓不打不響,人不勸不善。我們現在此地,諸位善知識,的的確確是吃素的多,念佛念得好,那麼要靠「勸」字,勸的力量不小。

阿彌陀佛化了一個比丘說法,就是善導和尚,也是淨土祖師,他怎麼講啊: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

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

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總是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那麼阿彌陀佛又化了永明智覺延壽禪師,勸導我們,在他的一百卷《宗鏡錄》裡, 這四句是他自己親口說出來的:「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有思終不睹,息思則見道。」所以我們用功啊,一定要息心念佛,心不休息,心不清淨。一念清淨心,便是法王印。不管修哪樣行門,心若不清淨,道業不成就,要修到心地清淨,才方與佛法相應。

那麼各位自己迴思迴思,心裡想想,我們念佛的時候,還有什麼思想?旁邊還有什麼念頭走出來?還有什麼放不下?還有什麼看不破?還有什麼地方有尷尬的事情?

所以念佛要念到心清淨,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那麼才方能夠一人修行,一人生西方,生到西方永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生可以成辦這個道業成就,可以見佛了生死,再回來娑婆,方能善巧方便,教化眾生。

所以啦,這個普陀山磐陀石,有四個字,一個是「惺惺」,一個是「寂寂」。惺惺寂寂是,惺惺散亂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這個是修行的關鍵,修行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修行人很要緊,一個是昏迷,一個是妄想,這兩種是修行人最大的毛病,毛病不除掉,道業不成就,自己也不能得到輕安,這樣子啦!

一定要清淨心,那麼佛給你印可:「難得!難得!」就是這樣子,最要緊!最要緊!今天如是念,明天也要如是念,不要調,像走路一樣啦,路要認清楚,那麼走一條路。所以這個祖師講的,佛說過無量法門,念佛法門是最穩最穩,不費功夫不花錢,只要心頭念頭堅,心不堅起來,那麼被它妄念所轉,昏迷所蓋住了,主要目的就是這個,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心裡想靜下來,靜下來。也不在多,也不是在一定少。

我在普陀山有一個圓瑛老法師的法徒,叫明瑞法師。他去問印光老法師、問興慈老法師,都去問,這個念《大乘妙法蓮華經》怎樣子念?如何好?兩個老法師都沒有回答他。有一天那麼他到我地方來敲門三彈指,我曉得這是禪和子,我說:「請進!」他說:「法師啊!這個念經文是快好呢,還是慢好?」我講:「你快嘛,自己要聽清楚;你講慢嘛,如果嗑睡打打,這個慢不起作用。」

修行也是,一切法門都是這樣子,念佛讀經並不是快,也並不是慢,樣樣要取於中道,合情合理,不快不慢,不即不離,自自然然。像天台宗止觀,數進不數出,這樣子,我也學過,也不容易,隨它自然,就是要惺惺要寂寂,寂寂要惺惺,這四個字是修行的基礎,下手的關頭。一個惺惺還要寂寂,一個寂寂還要惺惺。這是觀世音菩薩在普陀入定了,就是用這四個字:「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所以,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入三摩地,當以聞中入。

觀世音菩薩同我們特別有緣,我們昨夜看的觀世音菩薩,這也是世界少有的,本錢很大的。這樣子一尊觀世音菩薩二千萬資本,還要工程師造好。那麼我們見一見,若見若聞,種下菩提之種。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道,佛道就是廣大心,所以心量是最大。世界一切一切沒有超出心。心生法生,心滅法滅。我們這個心,「心造諸如來,應作如是觀」。這是香港聖一法師在大佛寺親筆寫給我的兩句:「心造諸如來,應作如是觀。」

天台山寒山子就是文殊菩薩化身。我今年四月初八、初九明岩開光我還要去,這個明岩、寒岩就是文殊菩薩化身、普賢菩薩化身,就是活活的人走到這個山崖裡面走進去了。一個叫明岩,寒山子叫寒岩,普賢菩薩叫明岩。

所以世界上有些東西啊,因為他是有如意通,佛菩薩都有如意通,像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廊柱也有的,這個廊柱啊!你要走過去頭不會碰的,有這樣的稀奇,這就是什麼東西呢?就是如意通,無礙的。所以,阿彌陀佛不但是壽命無量光明無量,而且阿彌陀佛國土沒有障礙的,叫無礙佛、無礙光佛!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是鐵圍山也遮不牢。鐵圍兩山間,幽幽冥冥中,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光明。

所以,阿彌陀佛光明有些人不曉得,我要求智慧呢,求「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求消業障嘛,要求「觀世音菩薩」!而不知阿彌陀佛光叫智慧光,佛念得多是會開智慧,阿彌陀佛念得多是會開智慧,有這麼稀奇。阿彌陀佛念得多就會消業障,有這麼稀奇。你的衣服邋遢了,要洗潔淨要用肥皂,你心裡業障重怎麼辦啊?他跟我講:「師父啊,我業障重!」業障重,你業障拿來給我秤秤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每天醒後用十一問來反省自己

如果在黎明,早上你睡眠之後,你坐起來,在那種夜氣清...

如何把「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

蕅益大師開示學道要門

學道要門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

星雲大師《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為可貴的人,不要永遠做人的兒女,不要永遠做...

星雲大師《求法的態度》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是本年度新生訓練,我要向...

慧律法師:創造一顆會浮起來的球

我們今天在沒有講《楞嚴經》的總綱以前,要講一個很重...

賣魚郎與老鷹

人能守本分,才能盡本事。就像小鳥飛翔在天空中,歌聲...

白雲法師: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識,是理論上的見聞。修養,是實踐中的體驗。 學佛...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煩惱沒那麼可怕,關鍵在於你怎麼去對待

如果為眾生難度而煩惱,把煩惱歸結在眾生身上,那煩惱...

施燈的功德利益

《施燈功德經》云:如是少燈奉施福因,所得果報福德之...

念佛法門的殊勝,在於能夠攝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根據所觀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

會損壞名譽尊嚴的六個行為

第一、賭博是非常不良的行為。包括帶有一定賭博性質的...

賣本命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騙術知多少

近些日子,很多群裡出了一些怪事: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

地藏菩薩給我的恩澤

1946年夏天,我在上海楞嚴佛學院讀書,一夜由於晚睡而...

應該用什麼態度來佈施

我們再看正修。應該用什麼態度佈施才能夠構成波羅蜜。...

無道心

文道是個雲水僧,因久仰慧薰禪師的道風,故爬山涉水不...

沒有法師作證明,在佛像前自行歸依可以嗎

問: 有的人沒有請法師作證明,在佛像前自行歸依,而...

何為「我執」

問: 請問師父,何為我執? 大安法師答: 這個我執是與...

這九種人,擦肩即可,無需深交

1、輕諾寡信的人 把許諾當做玩笑,信口開河、隨口說說...

孝養父母的果報是怎樣的

佛經上講,孝養眾生,孝親是為自己培植福報最快的方法...

夫妻之間亦要有禮儀

夫妻之間的結合,家庭的建立,乃上關風化,下繼子嗣,...

出家人的五堂功課是哪五堂

參加三壇大戒的新戒們報到後,就要接受五堂功課的考核...

修淨土法門不要自卑

有些人總覺得修念佛法門,似乎有點低人一等。你看人家...

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

若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即能入火不燒、入水不淹、惡鬼...

【佛教詞典】兩部相對

(術語)胎藏住於蓮華,以蓮華表理之攝持故。金剛住於...

【佛教詞典】降魔相

(術語)此降魔為八相成道之一,故云降魔相。【又】不...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佛光山五音調)

南無阿彌陀佛(佛光山五音調)

【視頻】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2-唯心淨土》

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2-唯心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