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四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十四六界差別品第二十五之二

「大王!如人夢中見於國中第一端正最勝女人,於彼女邊得聞微妙可愛音樂,彼人聞已以彼樂音而自娛樂受五欲樂。是人覺已,憶念夢中可愛音樂。於意云何?夢中所見是實有不?」

王言:「不也。」

「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所見最勝女人、可愛音樂畢竟是無,況五欲樂。是人但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見最勝女人及以音樂稱可其意心生執著,生執著已起於愛樂,既愛樂已生染著心,生染著已作染著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彼業已即便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大王!是人見已心生忙怖,自分業盡、異業現前。大王!如似夢覺念夢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處、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此世至於他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為死數,若初識生名為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其緣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受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是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王!耳聞惡聲,生於恶心。大王!如人夢中親愛別離,生大苦惱悲號啼哭,或離父母妻子所愛眷屬。是人覺已,憶念夢中親愛別離悲哭等事。於意云何?夢中所見是實有不?」

王言:「不也。」

佛言:「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所見親愛別離畢竟是無,何況悲泣。是人徒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見聞惡聲而生執著,生執著已起不愛心,以不愛故生於瞋心,生瞋心故造作瞋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彼業已即便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大王!是人見已心生憂怖,自分業盡、異業現前。大王!如似夢覺念夢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受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為死數,若初識生名為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其緣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受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王!耳聞捨聲,起於捨相。大王!如人夢中聞不了句義聲,是人覺已憶念夢中所聞之聲。於意云何?夢中聞聲是實有不?」

王言:「不也。」

「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音聲可得,何況當有了義及不了義句。是人空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聞於捨聲而生執著,生執著已而生迷惑,生迷惑已造作癡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作業已便即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是人見已心生執著,自分業盡、異業現前。大王!如似夢覺念彼夢中不了句義之聲。大王!如是,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受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為死數,若初識生名為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其緣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生、受生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諸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王!如人夢中以栴檀香,或多摩羅葉香及諸種種餘香用塗己身。是人覺已,憶念夢中栴檀之香,及多摩羅葉香並餘香等。於意云何?如夢中所見,是實有不?」

王言:「不也。」

「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諸香,況塗其身。是人徒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觸聞妙香便生愛著,生愛著已復更深樂,生深樂已起染著心,生染著已作染著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彼業已即便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大王!如似夢覺憶念夢中所聞諸香。如是大王!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受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為死數,若初識生名為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其緣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生、受生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也。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諸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王。如人夢中夢見死蛇死狗死人等尸繫著於頸。是人覺已,憶念夢中所見死蛇死狗死人之尸,心生怖畏。大王!於意云何?如是夢中或以一尸繫著於頸,是真實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是人執於夢中所見之尸。寧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死蛇死狗死人之尸,況將繫頸。是人徒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無聞愚癡凡夫,既見臭惡而生執著,生執著已起不愛心,以不愛故生於瞋心,生瞋心故造作瞋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彼業已便即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大王!是人見已心生厭惡,自分業盡、異業現前。大王!如似夢覺念夢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受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為死數,若初識生名為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其緣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生、受生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也。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王!如人夢中夢鼻根壞。是人覺已,憶念夢中所壞鼻根。於意云何?夢中所見,是實有不?」

王言:「不也。」

「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鼻根,況復壞也。是人徒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見鼻根壞便生執著,生執著已起於恐懼,既恐懼已生染著心,生染著已作染著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彼業已即便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大王!是人見已心生忙怖,自分業盡、異業現前。大王!如似夢覺念夢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受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入死數,若初識生名入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生、受生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識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王!如人夢中自身飢渴,得百味饌恣意而食。是人覺已,憶念夢中百味飲食。於意云何?是人所夢是真食不?」

王言:「不也。」

佛言:「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飲食,況復食也。是人徒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見百種食已心生執著,生執著已起貪樂心,既貪樂已心生染著,生染著已作染著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彼業已即便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大王!是人見已心生貪樂,自分業盡、異業現前。大王!如彼夢覺念夢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受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入死數,若初識生名入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其緣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生、受生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王!如人夢中為饑所逼,遇得苦瓠並拘奢得子及絍婆子等而便食之。是人覺已,念於夢中所食苦瓠子等。於意云何?是人所夢是真食苦瓠以不?」

王言:「不也。」

「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便生瞋恚。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苦瓠及拘奢得子等,況復食也。是人徒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聞凡夫,夢為饑所逼心生執著,生執著已作執著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彼業已即便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大王!是人見已心生妄想,自分業盡、異業現前。大王!如彼夢覺念夢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受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入死數,若初識生名入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其緣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生、受生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也。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王!如人夢中夢舌根壞。是人覺已,憶念夢中舌根毀敗。於意云何?是人所夢是真壞不?」

王言:「不也。」

「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實壞。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舌根,況復壞也。是人徒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見舌根壞心生執著,生執著已生不愛心,生不愛已作染著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彼業已即便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大王!是人見已心生怖懼,自分業盡、異業現前。大王!如彼夢覺念夢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受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此世至於他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異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入死數,若初識生名入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其緣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生、受生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也。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王!猶如夢中自覩國中最勝之女共相抱持。是人覺已,憶念夢中所得細觸。於意云何?是人所夢是真實不?」

王言:「不也。」

「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夢執謂真實。是為智不?」

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此女,況受細觸。是人徒自疲勞,都無有實。」

佛言:「大王!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見可意色,眼見色已心生執著,生執著已起於愛慾,起愛慾已生染著心,生染著已作染著業,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種業。造彼業已即便謝滅,是業滅已不依東方而住,亦復不依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而住。如是之業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大王!是人見已心生愛喜,自分業盡、異業現前。大王!如彼夢覺念夢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或生閻魔羅界、或生阿修羅、或生天人中。前識既滅受生分識生,生分相續心種類不絕。大王!無有一法從於此世至於他世而有生滅,見所作業及受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亦無受報者。大王!彼後識滅時名入死數,若初識生名入生數。大王!彼後識起時無所從來,及其滅時亦無所至。其緣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業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死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初識生時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其生亦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彼後識、後識體性空,緣、緣體性空,業、業體性空,死、死體性空,初識、初識體性空,受生、受生體性空,世間、世間體性空,涅槃、涅槃體性空,起、起體性空,壞、壞體性空。大王!如是作業果報皆不失壞,無有作業者、無有受報者,但隨世俗故有,非第一義也。大王當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空者是空解脫門,空無空相名無相解脫門,若無相者則無願求名無願解脫門。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脫門,與空共行涅槃先道,遠離於相、遠離願求,究竟涅槃界,決定如法界,週遍虛空際。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一切譬喻當如是知。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四

 

上篇:大寶積經

下篇:大方廣三戒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一時...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等譯 如是我...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阿彌陀佛說咒

阿彌陀佛說咒 那(上)謨菩(上)陀夜(藥可反,下同)那謨...

佛說鸚鵡經

佛說鸚鵡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甚希有經

甚希有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佛說八陽神咒經

佛說八陽神咒經...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四十二章經解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 古吳藕益 釋 智旭 著 經題七...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淨土境觀要門

淨土境觀要門 元傳天台宗教興教大師虎谿沙門 懷則述...

佛說七女經

佛說七女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

【註音版】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方等如來藏經...

【佛教詞典】隨喜品

為法華經所說觀行五品位之第一品。即聞實相圓妙之法而...

【佛教詞典】護雁

(本生)阿闍世王於過去為大王時,見群雁之慕雁王,有...

淨慧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按照這次活動的安排,今天下午是傳授三皈依和五戒。這...

禪師們面對死亡時,是如何的呢

佛經中說,人死之時,四大分離,如生龜脫殼,痛苦不已...

心性本來具足,但要靠因緣來成就

有人問蕅益大師說:大師!你老人家開悟了(蕅益大師二...

忍辱法門有五種

第一、生忍。 每當被辱境到來之時,無法迴避,無法抵...

做早晚課的用意

早晚課誦是自古就傳下來的傳統,但是雖然傳了數千年,...

佛教宗派是怎麼形成的

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講法,都是總持法。後來阿難結集經典...

有八種原因會導致持咒不靈

1-3、【懷疑心、起恶心、不誠心】,有這三種心,持咒必...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

《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

家庭不光是親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結合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兒女等雖是親人,亦是...

了解自己的優點

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來世間,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

夢參老和尚講《修行》

第一講 學三皈依 諸位道友!時間過得很快,我離開這裡...

學佛後如何發家致富和避免損財

有些人通過殺生、欺詐等途徑得到錢財,這些錢財在獲得...

【視頻】《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女聲讀誦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