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制譯

第二無邊莊嚴會無上陀羅尼品第一之二

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言:「我當說彼陀羅尼門理趣差別智慧善巧,令諸菩薩得陀羅尼善巧方便,由證此故,當能了知隨法祕密善巧理趣。云何了知?無邊莊嚴!於眼所見色陀羅尼,乃至意所知法陀羅尼門。無邊莊嚴!云何六內諸法所取外法陀羅尼門?無邊莊嚴!若諸菩薩眼見色已,而由不可映奪智力及念善巧不迷忘故,了知遍持色是無常生滅不住,皆盡離滅。由此復能於內眼界而不執著我及非我,善巧安住眼處清淨。於色攀緣不攝受故,而能清淨陀羅尼門,善能觀見盡厭離滅則無戲論。由不戲論總持善巧,住無妄念無有積集,所行道中而能捨離眼與眼識及所知法無有分別。由如實見得清淨故,亦能隨念諸法如幻,於能所識清淨善巧得總持時,善能攝取不共世間廣大智蘊。如是略說,乃至意所知法陀羅尼門,菩薩以意了知法已,而由不可映奪智力及念善巧不迷忘故,而能總持諸法無常生滅不住盡厭離滅。於內意處安住總持,亦不執著我及非我,善於內住意識地者,隨能妙觀總持善巧,次善安住意處清淨。於外法處不攝受故,能得清淨陀羅尼門。由內外法及餘結使不相應故,能隨觀見盡厭離滅,不作戲論。由不戲論總持善巧,住無妄念無有積集,趣行之道而能捨離。意及意識並所知法,無有戲論不起分別,以如實見得清淨故,而能隨念諸法如幻,亦能總持於識所識清淨善巧,而能攝取不共世間殊勝福慧。又能如是於去來今及諸內外一切法中,由隨義覺攝取方便善巧智力,不於少法起無因見。而不於因起於緣見,亦不於緣而起因見,了一切法各不相應,如實隨入諸法本性,此一切法本性清淨展轉寂靜。若一切法展轉依持隨種類持,由於遍持共相應故得安住者,應知彼法不由依持共相應故而得安住,不生不起而不流轉,亦非言說之所能得彼所有義。一切諸法各不同分非共相應非不相應,以一切法無有作者令作者故,無有壽者、無有眾生、無補特伽羅,此說法句非如其實非不如實,一切諸法不攝受故,同於涅槃,無有執著、斷於執著、遠離執著。無邊莊嚴!此是諸菩薩演說陀羅尼差別善巧。如內外法,於一切法應當了知。如是說時,彼諸菩薩捨離內句亦不取外,及能觀察無有始終,乘生死輪墮在世間,入無明室處無明[穀-禾+卵],週遍流轉。彼雖如是生死輪轉,於中亦無生死可得,亦無真實生死之輪。雖復隨順生死輪轉,墮在世間於中可得,然諸眾生不能了知此諸法故,於生死中遊行馳走週遍馳走,又不能了虛妄顛倒,於非眾生起眾生想。若眾生想所繫縛者,彼於諸法不能了知,隨入破壞極破壞法,為虛空執之所執著。」

佛告無邊莊嚴:「若諸菩薩於此法中能解了者,速疾獲得智慧光明隨證法門,辯才清淨修習忍辱,而能精勤起大慈悲,志無懈倦善能安住,祕密言詞演說方便,亦能了知一切諸法異名差別最勝語言。隨所憶念,往昔住處能善讚說無少相違,令諸眾生住無諍論,能壞一切外道諸論。為破眾生諸黑闇故宣說法時,而為十方無量世界諸佛如來之所稱嘆,放法光明作不思議法之施主,善能開示諸佛法藏無有迷惑,及能攝取殊勝大願,如其所願皆令滿足,得不思議方便善巧。令諸眾生意樂開發,及能示現前後際因,亦能示現去來方便。無邊莊嚴,是中菩薩於能發起三摩地門應勤修習,既修習已而能證入陀羅尼門。於陀羅尼門得自在已,於諸祕密廣大異名而能演說,及能入於異名之智,能隨順入甚深理趣,善能了知言說示現,令無少處而生疑惑,不由他教住於忍地。無邊莊嚴!若諸菩薩能善發起勇勐精進,為欲哀愍諸眾生故,求諸法智證入通達,無有餘乘而不成就,得佛大智,超過一切世間之智、究竟清淨一切智智,未足為難。

「無邊莊嚴!於此演說陀羅尼門甚深方便法品之中所有諸法,為欲攝取諸菩薩故開示發起,我今當說,令諸菩薩普遍開悟,善能攝取祕密言教,凡有所作皆能了知一切語言音聲之義,復能證入差別覺慧善巧之智。何者是彼所有之法?無邊莊嚴!是諸菩薩具淨尸羅,安住實諦加持之力,則能增長佈施方便,求無我所無攝受法,修習方便證一切法真實理趣,得不退法及善安住不退轉地,速疾具足無礙辯才,智慧增廣猶如大海。無邊莊嚴!當於後時,無有餘人頗能恭敬受持此法,唯除菩薩希求甚深如實法者、為欲開示如來法藏希求樂欲增上心者、調善意樂正思惟者,彼等於此甚深法中精勤修學入此理趣,則能了知異名演說,亦能了知一切諸法自性本性。

「無邊莊嚴!假使如來以種種名演說諸法,然於諸法本性自性亦不相違。如來開示諸法本性不相違法,說一切法無所造作。凡所演說,無有所說及能說者。無邊莊嚴!如來已得演說善巧勝波羅蜜,如來亦無少法可得,亦無隨得亦不遍得。如來不為少法安住故、不捨離故、不為生故而能說法。亦不為得少分法故亦非不得故,如來行無所得。如來不行亦非不行,亦不應說諸佛如來行如實行。何以故?無有少法說名如來。此是如來住如是住、行如是行。若彼如來以名字故名如來者,如來與名非異非不異。非異非不異故,不應說言如來若來若去。如來非戲論者,超過戲論亦無超過。如來無有超過,超過亦無如來。如是如來與如來性,非即非離,不虛妄性、不變異性亦復如是。如是稱揚如來體性,無有少法開示演說亦無示現。如來證得一切諸法如實本性,然一切法所有本性不可宣說,一切諸法無所有故。如是如來說一切法,無有所作亦無變異,不生不滅不出不離,一切諸法究竟清淨故。非得非遍得,於一切法無有所得,無所得故無有可證,如是無有少法可得。若法可得,於諸法中應有受者。既無受者,是故當知一切諸法由不生故無有得者。如來名號亦由聖教假名施設,如是言說性清淨故,聖者於中不得少法。然於聖者亦無有法及與非法,亦無有法名為聖者及非聖者,無有少法與彼相應或當相應。於此如來所有演說皆應了知,亦復不應隨俗而轉。如來能說法及非法,亦不建立有法非法。如來能說善不善法,亦不建立有善不善。如來能說一切諸法,亦不建立有一切法。如來能說法無表示,亦不建立有無表示。

「無邊莊嚴!如來所說此甚深法,無淨業者不能了知。若有樂求無上菩提、於生死中求解脫者,應當覺了諸佛如來所演說法。無邊莊嚴!若諸菩薩於此法中能解了者,應無猶豫不取不捨,亦不見有少法生滅,無有戲論非無戲論,則能演說此真實法。於此演說真實法中,亦不執著。無邊莊嚴!譬如須彌山王,與諸福德善根眾生所用宮殿作依止處,眾生於彼而受歡樂。如是如是,作善根者諸菩薩等,於此法寶積集教中而能聽受,由此法寶菩薩能得一切智智。無邊莊嚴!此契經法能隨順入無上法智,為欲開示如來法藏陀羅尼故,如是流佈此陀羅尼,能攝一切所有廣大真實之法。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皆悉從此無邊陀羅尼門之所流出,此陀羅尼為欲清淨一切法門,是故如來開示演說。此陀羅尼能攝一切契經等法,不成不壞、無初中後。此陀羅尼如來護念,遍於十方諸佛世界,能作無量無邊佛事。無邊莊嚴!於此最初陀羅尼品說義品理趣品中而能攝受一切諸法,無邊莊嚴!彼中諸菩薩等欲隨覺了此教法者,欲流注法令不斷者,欲入諸法無住印者,欲隨覺了無有障礙祕密門者,欲隨發起趣向加行大精進者,欲隨覺了諸法性相說此法者,應當受持諸佛如來所演言教。既受持已,隨應了知一切所有祕密言詞。欲隨趣入總相演說文字智者,欲隨覺了演說諸法差別理趣者,欲隨憶念一切諸法簡擇智者,為欲利益安樂一切諸眾生故施設勝義,善隨機根授與眾生令得利益。若稱揚法、若流傳法、若演說法,以資糧心哀愍利益求佛之智,不於少法而生執著。由不執著無有所取,亦不觀察無二法智,亦不示現內智外智,不於少法而生厭足,亦不應以下劣精進希求上智。勤修一切甚深之法,所有難問隨義而說。應住自利及以利他,應善觀察自他之想,入一切法皆悉無我。我清淨已,隨入一切諸法清淨,愛樂開示演說言教,若問不問乃至少法不生慳悋。菩薩應作如是四無量心。我為利益諸眾生故,隨與勝施、最上之施,所謂無上法寶之藏。我今當令一切眾生與不可說法寶相應,假令眾生作諸重惡,終不於彼生慳法心,離諸慳惜,能為捨施為法施主。我今當作如來之事一切智事,令諸眾生捨離重擔。於大瀑流,當以法船運度群品,能令眾生得於一切安樂資具。菩薩當以如是悲心發生覺慧,速疾證於殊勝之法,於此契經陀羅尼門,演說諸法差別總持,當得成就捨離生死,不為他論之所攝受,能破一切外道諸論、降伏魔軍,為欲滅壞諍論法故應如是住。

「無邊莊嚴!此陀羅尼門一切如來之所攝受,善作憶念。譬如後身菩薩住於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中,兜率陀宮一切諸天承事供養,一切眾生咸生愛樂,成熟善根攝諸勝福。餘有一生,施戒福蘊具足清淨,成就一切殊勝智蘊,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所不能及,而能映蔽一切有情所有善根,亦為一切諸有情等恭敬讚歎,現前獲得一切智智。若彼菩薩從兜率宮下閻浮時,即於中國無怖畏地最勝妙處,在大城內一切眾生眾會之中降生出現,為諸眾生瞻仰禮拜供養恭敬。此陀羅尼契經之門亦復如是,入於一切諸法之中而得安住,一切諸法皆從此生亦從此滅。菩薩於此得安住已,成熟增長於一切法而得安住,一切法中而得自在,為其主故。菩薩最後受身生於人中,以無觀視一切法印三摩地力,普遍觀察一切有情,及遍觀察一切三千大千世界。由得法陀羅尼醍醐之味,以廣大心善住廣大智慧境界,終不貪愛一切欲樂玩好資具,亦不希求一切染法端嚴相續。由住彼空三摩地覺,能善觀察一切諸法,隨得無相方便善巧,而於一切無所執著。能善了知一切三界有為之法,無非過患、安可貪著、應求出離,速得寂靜極寂靜界,及勝解脫勝出離界。然於彼識不住不著,觀察生滅積集散壞,於諸有情起大慈悲,為成熟故生出離覺,以覺理趣隨宜方便,能隨順入最勝智慧。隨念一切有情,善巧方便而得自在,隨得諸法無有障礙陀羅尼善巧理趣。以善巧智簡擇觀察一切有情,及善觀察不思議法決定理趣。雖復少年端嚴美麗,於諸欲境曾不愛樂。捨離所有一切資財珍玩眾具親戚眷屬,思惟觀察,以厭離心希求寂靜,從家出已趣於非家。既出家已,而能成就不思議覺甚深方便,隨所作業積集資糧,趣向無上菩提道場,隨願莊嚴獲得無上陀羅尼印甚深方便最勝尊頂。由是清淨陀羅尼門善巧理趣,得一切法自然之智,及無障礙一切智智遍持善巧。彼既得於一切智智陀羅尼門,隨得決定一切智智善清淨已,安住無上一切智智加持之力,能轉無上清淨法輪,亦能隨得一切法智巧妙言詞諸法。譬如盛日光明照曜,如是法聲光明遍示一切天人之類。無邊莊嚴!菩薩住於一切智智陀羅尼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陀羅尼門句義差別,諸餘菩薩所不能知。若一生補處菩薩坐於道場,以清淨覺無師自悟,此陀羅尼而得現前。亦猶菩薩為菩提故,無量劫中積集善根,於其長夜久修梵行得深法忍,哀愍一切諸眾生故,大慈悲心方得現前。

「無邊莊嚴!菩薩由是陀羅尼故坐於道場,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今於汝不可示說,汝得菩薩智慧現前能證彼法。當於爾時,諸菩薩等自應解了。爾時菩薩得無邊門、無量門、因門、無譬喻門,悉皆現前。而得門者不可宣說,超過世間,不共一切天人魔梵及諸沙門婆羅門等,逮得最上清淨之法,一切智智及自然智。菩薩由是能入清淨自然之智,能轉無上清淨法輪,漸次為於無量眾生攝取無上一切智智。於諸法門及涅槃門得清淨故,開示演說無量種種善巧理趣,而能發生持蘊善巧,亦能示現持蘊清淨善巧之智,界處緣起亦復如是。又令眾生髮生趣入聖諦法門,亦能示現聖諦清淨善巧之智。又能發生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差別善巧,亦能示現菩提分法清淨之智。而能發起持奢摩他、毘缽舍那善巧之智,亦能示現持奢摩他、毘缽舍那清淨善巧。又能發起持三摩地三摩缽底善巧之智,亦能示現禪三摩地三摩缽底清淨善巧。又能發起持無迷惑功不唐捐善巧之智,亦能示現持無迷惑功不唐捐清淨智慧。又能發起持厭離盡無生之智,亦能示現持厭離盡無生清淨善巧之智。又能發起持明解脫善巧之智,亦能示現持明解脫清淨善巧。而能演說大涅槃門,亦能住持一切句義,捨離清淨善巧方便,於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世出世法,以無量名表示宣說,法門清淨故。為諸眾生開示無上決定之法,及持清淨微妙智因。

「無邊莊嚴!如來說此大陀羅尼遍持方便,為一切智陀羅尼善巧之力得安住故,隨諸眾生一切本願示如是行,令入隨覺理趣差別。善能開示陀羅尼威力無上法藏,而能流注降灑法雨,潤洽一切枯藁有情,施以妙法咸令滿足。汝等應當隨如來學,於此甚深決定之法不應違逆。汝等於此一切智智大陀羅尼,不久當得遍持自在住陀羅尼,為諸眾生當作如是無量義利,如我今者。汝等當以無量異名開示演說此陀羅尼決定諸法甚深智慧。

「無邊莊嚴!此中應當希求勝解,不應捨離菩提資糧。云何應當希求勝解?謂諸菩薩應當解了一切諸法,不生不滅、不動不住、不來不去、自性空寂,於彼空性亦不執著,何況於相起執著想。彼空性中無有相想。若彼空中無有相者,能入如來說有為空、無我我所、一切我人眾生壽者。如是空性非染著非不染著,非污非不污,非迷惑非不迷惑,非愛非不愛,不住於空亦不遍住亦不建立。若空厭離,彼即寂滅無有分別,無遍分別、無勝分別、無普分別、無有功用,乃至無有少法可取。自性清淨,彼即諸法本性自性,一切有為本性皆空,乃至一切善不善法、有為無為、世出世間亦復如是。菩薩攝受如是勝解,得入解脫解脫智見,及能攝受普淨無垢解脫之處菩提資糧。云何名為菩提資糧?謂戒清淨、智慧清淨、三昧清淨、解脫清淨、解脫智見清淨,施波羅蜜清淨、戒波羅蜜清淨、忍波羅蜜清淨、精進波羅蜜清淨、禪波羅蜜清淨、慧波羅蜜清淨。若彼清淨即普清淨,若普清淨即無垢法門。性淨之心光明照耀無有煩惱,彼心常住本性空寂亦無照曜,客隨煩惱三種染污,彼皆不實空無所有。如是心性不與煩惱清淨相應。何以故?是心無二亦無二分,本性清淨。若能如是了知心性,非煩惱染之所染污,非內非外不在中間皆不可得,唯除妄想因緣和合。雖有心生亦不可見,十方推求了不可得,亦無有心能見於心。如是攀緣非心和合,心亦不與攀緣和合。亦非因緣與心相應,心亦不與因緣相應。唯由心故,彼一切法與心相應。凡所有法與心相應,非互相知亦不可見,何況諸法非心相應。以第一義思惟觀察,無有少物可相應者及不相應。何以故?無有少法與少法相應及不相應,一切諸法自性寂靜。自性亦不與少物相應及不相應,一切諸法所有自性即是本性,若是本性彼無自性。汝今當知,若以言說得一切法本性自性,無有是處。於諸法中無有少法名為諸法本性自性,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淨。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如空無性不可以相表示,乃至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是空無性非染非淨,然是一切諸法本性。若是一切諸法本性,非由染淨之所建立,無住無起。

「無邊莊嚴!汝今當觀一切諸法,無住無起、無所建立、本性清淨。云何眾生於中迷惑?此由世間乘虛妄輪,為虛妄輪之所迷惑。所言乘者,亦無有乘亦非無乘,而此世間乘虛空輪,為虛空輪之所繫縛,然虛空輪亦無所有。此諸眾生為大愚癡之所迷惑,而於其中無有愚癡亦無迷惑。無邊莊嚴!汝觀眾生以愚癡故,於此法中不能了知,住於諍論。無邊莊嚴!住諍論者即為非住。然諸世間以迷惑故,不能了知彼即清淨。若不住者即名為住,是則不住清淨善根。無邊莊嚴!如是如來祕密法門難解難入,唯除汝等能於長夜修行善法而得了知。

「無邊莊嚴!如來嘗說住諍論者則為非住。云何為住?所謂不善。然不善者是無所有,若有於此無所有中,不能了知住與不住無有別異,是則名為住於諍論。若復有住清淨善根則不名住,若不住者無有過失。無過失故則能了知,如是法門若不清淨,無有是處。若諸眾生無有智慧,為大煩惱之所覆蔽無智慧故,假使少有明瞭順說尚不能解,何況祕密非隨順說,若不住者是則清淨。云何不住?謂不住善法及出離界。何以故?無出離界及界施設。於涅槃界若不住者,名得涅槃。此涅槃名但假施設,如是涅槃無有所得,亦復無有得涅槃者。若有得者則應滅後更有如來,若無得者則應滅後無有如來。若滅度後,言有如來及無如來,俱不可說,此不可說亦是如來假施設句。有諸眾生於甚深法不勤修行而生疑惑,若有說言如來有色,滅度之後應有如來;若有說言如來無色,滅度之後應無如來;乃至滅後非有如來非無如來,亦復如是。若法不生不滅,彼法滅後不應說有說無。如是如來不生不滅,彼亦滅後不應說有說無。乃至邊無邊等,如來說彼俱不可說。若說有邊則無有中,若說有中則無有邊,所言中者非有非無。若復於中實有實無,是則便與緣起相違。若復有法非從緣起及非緣起,彼法不滅,若有若無俱不相違。所有一切從緣起法及緣起法,此無中邊非有非無。若非有無云何可說?

「無邊莊嚴!如來以大方便安住彼中,為諸眾生破無明[穀-禾+卵],開示演說不違緣起。一切諸法皆入緣起,若入緣起是則無有中邊之說,若離言說,乃至無有少法可得。無邊莊嚴!汝今當觀,無所有法、無有邊法說名中道,以於方便說有覺慧能持諸法,然持法者亦不可得,不可得故無有言說。無邊莊嚴!汝等智者應如是知,一切諸法真實之相,不來不去、無分無斷、不一性不異性,到一切法第一彼岸,無有少法不到彼岸,到彼岸者即是涅槃。一切諸法悉涅槃相,是故當知不可宣說,唯除世俗說為中道。如是中道彼即趣向大涅槃路,亦無涅槃是彼所趣。若有涅槃是彼所趣,而於諸法應有去來。一切諸法性皆平等,是故涅槃名無所趣。無邊莊嚴!此名中道。然此中道即非中道。何以故?無增無減故、無邊無取故。法若無邊,云何有邊?謂無處所是無邊法。凡夫眾生於無處所執為邊處,見邊處故不得解脫,以於真實無處所故。

「無邊莊嚴!汝觀如來以善方便決定覺慧,乃能演說如是中道。無邊莊嚴!諸佛如來於一切法無有疑惑、無忘失念,諸佛世尊心常在定,得三摩地無礙自在,常善觀察,安住最勝三摩呬多而說語言,無量知見不住非處,說清淨法、說究竟法、說寂靜法,如來所說無有遺餘。無邊莊嚴!如有寶珠名種種色,在大海中,雖有無量眾多駃流入於大海,以珠火力令水銷滅而不盈溢。如是如來、應、正等覺證菩提已,由智火力能令眾生煩惱銷滅,亦復如是。無邊莊嚴!若復有人於日日中稱說如來名號功德,是諸眾生能離黑闇,漸次當得燒諸煩惱。如是稱念南無佛者語業不空,如是語業名執大炬能燒煩惱。若復有人得聞如來及佛名號,離諸黑闇,與彼眾生為涅槃因。無邊莊嚴!我為信於如來、眾生及諸眾生煩惱滅故,降澍法雨。無邊莊嚴!如來所說是法真實,以真實故無有少法開示演說,而於是法無實無虛。無邊莊嚴!如來是實語者,住真實法,能演說此陀羅尼門。無邊莊嚴!此真實法誰當能了?唯除菩薩如實見者、具足見者、作善業者,於甚深法餘無能了。

「無邊莊嚴!於此義中應當隨順。自於此法繫念現前,不信樂餘、從他生智。為欲利益安樂眾生,於此法中應生隨順。若於此中生隨順忍,是則不住不隨順中。無邊莊嚴!無聞眾生無隨順忍,於此法教不能了知。或復有餘異見所行,乘異路者、趣惡道者、不作善者、親近諸餘行異行者,彼等不能入此法門。無邊莊嚴!汝今當觀,若有說此無障礙藏法光明時,所有一切無聞眾生,未善調伏凡夫心故無有威儀,由此遠離如是法教。若有眾生能修習身,於此法中假使無有能隨順忍尚不遠離,何況有能生無漏忍、無有執著,於此眾會能轉無障無礙法輪。何以故?此等皆住無障礙地。無邊莊嚴!我為成就善根眾生,及為如來加持眾生,於無礙法見清淨故,亦欲利益哀愍一切故,演說此陀羅尼門。無邊莊嚴!若有於此法門能悟入者,應知彼已住菩薩地,能速疾證無生法忍,不久當得授菩提記。無邊莊嚴!汝等於此甚深法門應生勝解。

「無邊莊嚴!汝今當知如是法門,無執著者、無得忍者以之為地,若有供養往昔諸佛,能於長夜勤心修習,善身威儀、善護語業、善調伏心,平等智慧隨憶念者,心無所住於此法中善受持者,不顧身命,彼人則能流傳此經。當於後時,若有眾生於此法中為聽聞故,勤修習者尚難可得,何況有能書寫受持、讀誦通利、開示流佈、為他廣說,是人不久獲得清淨陀羅尼門,速疾逮得清淨智慧,當能入於一切智智。無邊莊嚴!汝觀如來為諸菩薩得一切智智故,開示演說如是法藏,然於其中無有少法而不演說。如是所說無說而說,能生清淨及能開示清淨法門,一切諸法等虛空相。云何為等?以一切法與虛空等,而是虛空非等不等,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空無邊諸法亦爾,一切諸法邊不可得,不可得故無有邊際,無邊際故說為無邊。若能於中如是住者,是即名為住如來法。住如來法則無所說。若無所說,於一切法以假名相隨應了知,不應於中而起執著。若不執著即不墮邊,若不墮邊則不墮中,若墮於邊則墮於中,是故應當離於中邊。若離中邊即離一切,若離一切則無所說,由此獲得清淨智慧,於一切法無所取著,無有所取及能取者。何以故?諸法無我我、無所得故,我性自性無所有故。如是如是,無邊莊嚴!如佛所說諸行無常,如是演說無變異義、不相應義。如佛所說諸有苦義,如是演說涅槃義、厭離義。如佛所說涅槃寂靜,如是演說一切有為皆捨離義,或無常故、或諸苦故、或無我故、或涅槃故。如是等門,此是如來之所演說,此亦開示一切諸法本性自性。

「無邊莊嚴!如來以種種名、以種種門、種種語言演說諸法,如來亦不異於諸法本性施設非一性非異性,一切諸法非一非異,不可見故,速疾證入虛空自性,趣一切法無所有相。

「無邊莊嚴!此陀羅尼門,為諸菩薩本性清淨自性調伏,是故發起。言調伏者,為欲調伏貪瞋癡故、調無明故,及令趣入如是平等,以貪瞋癡能調伏者亦不可得,若不可得即是調伏。無邊莊嚴!或貪瞋癡,如理推求亦不可得,以貪瞋癡空無所有虛妄不實,誑惑愚夫無所安住,彼亦如是無有住處亦不可得。是貪瞋癡,從於彼生即於彼滅,本性空寂應如是知。云何應知?如其不生彼則不實亦不顛倒,是貪瞋癡皆以無明黑闇為首,從彼所生、由彼所生,一切皆悉虛妄不實。是貪瞋癡本性清淨,如是見者,能生清淨不思議門,及能獲得陀羅尼門。若有能於如是法中思惟觀察,是名獲得陀羅尼業及智慧業,是名平等了知之智,是名清淨菩提資糧,是名精進不放逸地,是名調伏憍放逸地,是名不壞戒見威儀,是名清淨身語意業,是名隨順無我智相,是名能斷能滅離想,是名出生無量無邊善巧方便。

「無邊莊嚴!汝今當觀,於此信解出離法中,開示演說一切諸法本性自相,及能開示此諸法門,說一切法等虛空性,能說法者亦不可說,所為說者亦不可得。無邊莊嚴!我今說此諸菩薩等悟入句門,若諸菩薩於此學已,能得甚深如海智慧,一切他論無能摧伏。隨得一切智所趣行,善說法要不由他教。得不思議平等智慧,由智慧故無有所著,能演說此無名無相一切法門,能得隣近諸佛如來一切智智及自然智所有名號,逮得一切名相清淨,隨證速疾普遍音聲,得悅意聲、得殊妙聲、得清淨聲,為諸眾生信受語言親近諮問,以決定慧能善巧答。所謂時語、如理語、利益語、柔軟語、義決定語,以一義說,能令眾生了知多義。無邊莊嚴!汝今當觀,諸菩薩等於此修行,而能覺了諸佛菩提,能得如是無量功德,斷諸愛恚憂惱愚癡,能辦所作得差別智。於一切處已善修學,獲具足忍不退失法,意樂清淨住於大願,於諸眾生善言問訊。

「無邊莊嚴!若諸菩薩於此法中,已不勤修、今不勤修、當不勤修,於諸如來殊勝功德無有少分。無邊莊嚴!若有菩薩於此法中,能勤修習志求一切,如其所願、如其所行、如所發趣、如所意樂,當滿足者少極少難得極難得。若有於此甚深法中能住能忍觀察簡擇者,當得證於無盡神通大神通智,超過一切世間智、自然智、無邊智、無量智。無邊莊嚴!此出離法陀羅尼門,若有於此勤修學者,當得近於菩提道場,為諸眾生安住發起大慈大悲,作諸佛事。」

大寶積經卷第五

 

上篇:大寶積經

下篇:大方廣三戒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上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

入法界體性經

入法界體性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爾時,婆伽婆在王...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我聞:...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佛說鐵城泥犁經

佛說鐵城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佛在舍衛祇洹...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說佛地經

佛說佛地經...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一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問慧品第一...

淨業痛策

淨業痛策附刻序 淨業痛策者。乃涔陽空靈大師。諱照瑩...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餓鬼住處

(雜語)正法念經十六曰:餓鬼所住,略有二種:一者人...

【佛教詞典】文詞圓滿語

【文詞圓滿語】 p0391 卽美妙語及分明語。...

水牛含淚下跪求饒

一群目瞪口呆的屠宰場工人,拒絕宰殺一隻跪地求饒的大...

百丈禪師示大乘頓悟法要

問:如何是大乘頓悟法要? 師曰: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

居士以在家老實念佛為本

凡修行人,當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

什麼是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是什麼?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

慈心不殺,當吃長素

慈心不殺 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淪於異類,...

不要以為建廟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為有人修道

人們做著種種苦力,才能夠造一個房子。所以建廟造伽藍...

如何勸臨終親人發願往生

一、直接問你心裡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問病重的親人你心...

居士如何護持正法

佛教是一個團體 佛教講四眾弟子,也講七眾弟子,範圍是...

化解冤親債的六個方法

1、吃素戒殺並迴向冤親債主 吃素是斷殺戒殺的開始,從...

這放不下,那丟不開,哪會相應啊

這人吶!在佛法中就怕沒有一點染,沒有一點信心,那就...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離了道

我們來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內涵,是要...

匆忙中我們失去了什麼

生命本需要凝視與傾聽,凝視朝來暮去,看興亡多少事;...

【視頻】《心經》莊嚴男聲演唱

《心經》莊嚴男聲演唱

【視頻】《普門品》台語唱誦

《普門品》台語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