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八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五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汝能如是安住妙智,謂如實知如是菩薩取著淨戒有所毀犯,如是菩薩不取著戒無所毀犯。」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我信如來、應、正等覺所說妙法起如是智,非我自能作如是說。如我解佛所說義者,諸菩薩眾若暫起心,欣讚聲聞或獨覺地,應知毀犯菩薩淨戒;諸菩薩眾若暫起心,厭毀聲聞或獨覺地,應知毀犯菩薩淨戒。所以者何?若諸菩薩欣讚聲聞或獨覺地,便於彼地心生愛著,不能趣求一切智智,於菩薩戒有所毀犯;若諸菩薩厭毀聲聞或獨覺地,便於彼地心生輕蔑,即障所求一切智智,於菩薩戒有所毀犯,是故菩薩於二乘地,不應欣讚亦不厭毀。若諸菩薩於二乘地,心不恭敬或生愛著,當知皆是行於非處。若諸菩薩行於非處,應知名為犯戒菩薩,亦名取著淨戒相者,不能證得一切智智,是故菩薩於二乘地,但應遠離、不應讚毀。若諸菩薩於二乘地不遠離者,定不能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世尊!若諸菩薩緣五欲境起味著心,雖復名為非理作意,而不甚礙無上菩提。所以者何?非理作意墮煩惱數,由彼煩惱令諸菩薩受彼彼生,若時若時諸菩薩眾於彼彼趣受彼彼身,爾時爾時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量無邊佛法漸學圓滿;若時若時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量無邊佛法漸學圓滿,爾時爾時是諸菩薩漸得鄰近一切智智。是故,世尊!我謂煩惱於諸菩薩有大恩德,謂能隨順一切智智。若諸菩薩能觀煩惱能助引發一切智智,於菩薩眾有大恩德,是諸菩薩應知已證於一切事方便善巧,如是菩薩應知安住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應知如是諸菩薩眾,於菩薩戒無所毀犯,亦不取著菩薩淨戒。」

爾時,佛讚舍利子言:「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汝能善說諸菩薩眾有於淨戒有所取著、有所毀犯,有於淨戒無所取著、無所毀犯。汝顯如來是實語者,是法語者,是善記說法隨法者。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淨戒波羅蜜多,作是思惟:『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無量有情,由我所住菩薩淨戒波羅蜜多增上威力,無淨戒者皆得淨戒,有惡戒者皆得遠離;由我所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增上威力,攝受如是諸有情類,皆得殊勝利益安樂。』是菩薩摩訶薩當知成就方便善巧,若時若時以自淨戒波羅蜜多,迴施無量無邊世界無量有情,爾時爾時所住淨戒波羅蜜多漸次增長;若時若時所住淨戒波羅蜜多漸次增長,爾時爾時復能攝受無量淨戒波羅蜜多;若時若時復能攝受無量淨戒波羅蜜多,爾時爾時復能攝受無量無數微妙佛法,由斯疾得一切智智。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淨戒波羅蜜多,作是思惟:『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無量有情,由我所住菩薩淨戒波羅蜜多增上威力,未發無上菩提心者,皆能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皆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覺心已不退者,速能圓滿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方便善巧,緣諸菩薩迴施淨戒波羅蜜多,若時若時迴施淨戒波羅蜜多,爾時爾時能不遠離一切智心;若時若時能不遠離一切智心,爾時爾時漸次鄰近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善根增上威力,復能攝受無量淨戒波羅蜜多令漸增廣,亦能攝受無量無數微妙佛法令漸圓滿。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淨戒波羅蜜多,以自所住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施一菩薩所獲福聚,勝施殑伽沙數世界犯戒有情皆令圓滿受持淨戒。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淨戒波羅蜜多,以自所住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施十方諸有情類,令住淨戒遠離毀犯,所獲福聚無量無邊。有菩薩摩訶薩安住淨戒波羅蜜多,以自所住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施一菩薩所獲福聚,於前菩薩所獲福聚,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以自所住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施一菩薩,令其攝受一切智智,亦令任持一切智智。此一菩薩既能攝受一切智智,復能任持一切智智,則能攝受、任持無量無邊世界無量有情,皆令安住所有淨戒離諸毀犯,如是展轉多所饒益。

「譬如大捨一柱十間,無量眾生於中止住,共相嬉戲歡娛受樂。有暴惡人欲伐其柱,時,有善士告惡人言:『今此捨中多諸族類,共相嬉戲歡娛受樂,若伐此柱其舍崩摧,損害此中無量生命。』如是善士為欲利樂其中止住無量有情,遮彼惡人不令伐柱。時,有男子讚善士言:『善哉!善哉!汝今已施無量生類壽命安樂。』如是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以大乘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量無邊佛法教誡教授,令證無上正等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若以獨覺及聲聞乘功德善根教誡教授,便障無量無邊有情、阿羅漢等殊勝功德。

「若有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以大乘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量無邊佛法教誡教授,令其攝受一切智智,亦令任持一切智智。既令攝受一切智智,亦令任持一切智智,即施無量無邊有情、阿羅漢等殊勝功德。如是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以大乘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量無邊佛法教誡教授,即為教誡教授無量無邊有情,令行種種安樂妙行。如是菩薩安住淨戒波羅蜜多,作是思惟:『由我所住菩薩淨戒波羅蜜多,願諸有情皆具淨戒遠離毀犯。願以如是迴施善根,一切有情皆得正念,由正念故皆生喜樂。』彼諸有情聞此語已,心離毀犯受持淨戒。

「復有菩薩安住淨戒波羅蜜多,能起一心以所住戒施一菩薩,於前功德,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如是菩薩若時若時為有情故,以所住戒迴施菩薩,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增長,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如是菩薩安住淨戒波羅蜜多,迴施有情所獲福聚種種差別。」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薩云何應知如是菩薩經幾劫數當得出離?如是菩薩發趣大乘已經久如?」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應知如是菩薩能以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有情類,令發無上正等覺心,無倒修行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應知如是菩薩能以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為諸有情迴向願得一切智智,謂作是念:『願我迴此所修佈施波羅蜜多施諸有情,令慳貪者皆能佈施;願我迴此所修淨戒波羅蜜多施諸有情,令犯戒者皆得淨戒;願我迴此所修安忍波羅蜜多施諸有情,令瞋忿者皆得安忍;願我迴此所修精進波羅蜜多施諸有情,令懈怠者皆得精進;願我迴此所修靜慮波羅蜜多施諸有情,令亂心者皆得靜慮;願我迴此所修般若波羅蜜多施諸有情,令惡慧者皆得妙慧。』」

時,舍利子復白佛言:「如是菩薩迴己善根施有情類,經幾劫數修行大乘當得出離?」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菩薩迴己善根施有情類,五百大劫修行大乘當得出離。

「又,舍利子!如是菩薩或有成就方便善巧,欲疾證得一切智智;彼即於此賢劫之中,願成如來、應、正等覺,墮千佛數,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如慈氏佛空諸惡趣,初會說法百千俱胝諸聲聞眾成阿羅漢;如是菩薩我說已於二千劫中修菩提行,求證無上正等菩提,欲為有情作大饒益。諸餘菩薩若具如前諸行、狀、相,當知彼經五百大劫修學大乘當得出離,如是菩薩當知已住不退轉位。」

時,舍利子復白佛言:「若諸菩薩聞說如是波羅蜜多相應法教應生歡喜。所以者何?若諸菩薩聞說如是波羅蜜多相應法教生歡喜者,定不捨離諸佛世尊,諸佛世尊亦不捨彼。」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諸菩薩聞說如是波羅蜜多相應法教,經一晝夜深心歡喜相續住者,是諸菩薩當知已久發趣大乘;若諸菩薩聞說如是波羅蜜多相應法教,經二晝夜深心歡喜相續住者,是諸菩薩當知復久發趣大乘;若諸菩薩聞說如是波羅蜜多相應法教,經三晝夜展轉乃至經七晝夜,深心歡喜相續住者,是諸菩薩當知更久乃至甚久發趣大乘。」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是諸菩薩發趣大乘,已經百劫、或二百劫、或三百劫,展轉乃至或七百劫。是諸菩薩修行大乘,經七百劫當得出離。是諸菩薩由此因緣,功德善根漸次增長。是諸菩薩方便善巧聞說如是波羅蜜多相應法教,雖深歡喜而無染著。是諸菩薩本性清淨,聞說大乘深心歡喜。」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汝承佛力能說如是波羅蜜多相應法教。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具如前說諸行、狀、相,當知已久發趣大乘,如是菩薩摩訶薩眾已於菩提心不退轉。若諸菩薩聞說如是波羅蜜多相應法教不生歡喜,是諸菩薩發趣大乘當知未久。我於如是新趣大乘諸菩薩眾,亦為宣說波羅蜜多相應法教,令勤修學漸當證得一切智智。」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甚奇!如來、應、正等覺於諸菩薩皆不棄捨。」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汝謂如來、應、正等覺唯不棄捨諸菩薩耶?汝今不應作如是見。何以故?舍利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不棄捨一切有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深愍念一切有情,於諸有情常作是念:『以何方便,令彼有情於生死苦速得解脫?』

「又,舍利子!汝等當知!諸佛世尊其心平等,如於佛所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如是愍念一切有情,平等欲令離苦得樂。

「又,舍利子!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於諸佛所住別異心,於諸菩薩住別異心,於諸獨覺住別異心,於阿羅漢住別異心,於不還者住別異心,於一來者住別異心,於預流者住別異心,於隨法行住別異心,於隨信行住別異心,於外五通住別異心,於諸成就別解脫戒住別異心,於諸成就十善業道住別異心,於諸成就十惡業道住別異心,於旃荼羅、補羯娑等住別異心,則諸如來、應、正等覺心有差別、隨欲而行,應非如來、應、正等覺。

「又舍利子!然諸如來、應、正等覺,如於佛所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菩薩所亦復如是。如於菩薩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獨覺所亦復如是。如於獨覺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阿羅漢亦復如是。如於阿羅漢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不還者亦復如是。如於不還者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一來者亦復如是。如於一來者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預流者亦復如是。如於預流者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隨法行亦復如是。如於隨法行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隨信行亦復如是。如於隨信行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外五通亦復如是。如於外五通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諸成就別解脫戒亦復如是。如於成就別解脫戒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諸成就十善業道亦復如是。如於成就十善業道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諸成就十惡業道亦復如是。如於成就十惡業道起純淨心,安住慈悲與樂拔苦,於旃荼羅、補羯娑等亦復如是。由此如來、應、正等覺心無差別、不隨欲行故,名如來、應、正等覺。是故諸佛具大悲慧、住一切法平等性中,於諸有情皆不棄捨。

「又,舍利子!我都不見諸佛世尊於所緣境及於少事起愛恚者,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於所緣事起愛恚等,無有是處。何以故?舍利子!諸佛世尊於愛恚等一切煩惱皆永斷故。

「又,舍利子!然諸如來、應、正等覺於諸菩薩最不棄捨。何以故?舍利子!以諸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有諸菩薩精進修行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漸次圓滿;精勤修學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無顛倒智漸次圓滿;精勤修學諸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無顛倒智漸次圓滿;精勤修學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無顛倒智漸次圓滿;精勤修學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滅無顛倒智漸次圓滿;精勤修學苦、集、滅、道聖諦無顛倒智漸次圓滿;精勤修學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漸次圓滿;精勤修學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漸次圓滿;精勤修學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漸次圓滿;精勤修學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漸次圓滿;精勤修學淨觀地、種姓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無顛倒智漸次圓滿;精勤修學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漸次圓滿;精勤修學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漸次圓滿;精勤修學五眼、六神通漸次圓滿;精勤修學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漸次圓滿;精勤修學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漸次圓滿;精勤修學無忘失法、恆住捨性漸次圓滿;精勤修學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漸次圓滿;精勤修學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獨覺因道、獨覺菩提無顛倒智漸次圓滿;精勤修學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漸次圓滿;精勤修學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漸次圓滿;精勤修學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麁惡語、離離間語、離雜穢語、離貪慾、離瞋恚、離邪見業道漸次圓滿;精勤修學施設種種法門妙智漸次圓滿。與諸世間作法明照,度脫無量無邊有情,離生死苦證涅槃樂。

「諸佛世尊觀如是義,教誡教授如是菩薩,由此因緣最不棄捨諸菩薩眾。以諸菩薩於諸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與諸世間作法明照,令修正行獲大饒益,故於菩薩最不棄捨。」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誠如聖教。於諸如來般涅槃後,十方世界有菩薩摩訶薩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與諸世間作法明照。譬如大樹多諸果葉,枯滅之後小樹續生,莖、幹、枝、條漸高漸廣,周匝蔭影一踰繕那,無量眾生止息於下,得免風雨寒熱等難,採擿果、葉而受用之,諸有智人咸共稱讚。如是大樹果、葉、蔭影,利樂有情不異於昔,唯諸愚者不解依趣。

「如是菩薩於佛世尊般涅槃後,漸次修學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邊諸佛妙法漸次圓滿,各於三千大千世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紹先如來、應、正等覺,如實利樂無量有情,種種佛事令不斷絕。謂為無邊諸有情類,方便宣說十善業道、施、戒、修等種種法門令勤修學,脫惡趣苦生天、人中受諸快樂。或為無邊諸有情類,方便宣說蘊、處、界等,無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令勤精進,無倒觀察苦、集、滅、道四種聖諦,修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三解脫門及餘善法,斷諸煩惱得般涅槃。

「或為無邊諸有情類,方便宣說所有色蘊常無常性皆不可得,所有受、想、行、識蘊常無常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蘊樂無樂性皆不可得,所有受、想、行、識蘊樂無樂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蘊我無我性皆不可得,所有受、想、行、識蘊我無我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蘊淨不淨性皆不可得,所有受、想、行、識蘊淨不淨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蘊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所有受、想、行、識蘊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蘊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所有受、想、行、識蘊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處常無常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處常無常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處樂無樂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處樂無樂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處我無我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處我無我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處淨不淨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處淨不淨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處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處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處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處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色處常無常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處常無常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處樂無樂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處樂無樂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處我無我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處我無我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處淨不淨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處淨不淨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處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處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處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處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界常無常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界常無常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界樂無樂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界樂無樂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界我無我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界我無我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界淨不淨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界淨不淨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界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界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界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色界常無常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界常無常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界樂無樂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界樂無樂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界我無我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界我無我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界淨不淨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界淨不淨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界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界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色界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所有聲、香、味、觸、法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常無常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常無常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樂無樂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樂無樂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我無我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我無我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淨不淨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淨不淨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諦常無常性皆不可得,所有集、滅、道聖諦常無常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諦樂無樂性皆不可得,所有集、滅、道聖諦樂無樂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諦我無我性皆不可得,所有集、滅、道聖諦我無我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諦淨不淨性皆不可得,所有集、滅、道聖諦淨不淨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諦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所有集、滅、道聖諦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諦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所有集、滅、道聖諦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如是等類無量法門令勤精進,方便善巧無倒觀察離諸戲論,方便修行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量無邊佛法,究竟證得一切智智。諸有情類有覺慧者,聞如是法精進修行,隨其所應得甘露味,或暫或永利益安樂,唯有愚癡諸外道等,不能聽受,沉淪諸趣。諸佛世尊觀如是義,偏於菩薩教誡教授。以諸菩薩於諸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修菩薩行漸次圓滿,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與諸世間作法明照。譬如大樹多所蔭影,利益安樂無量有情。」

時,舍利子復白佛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教誡教授聲聞乘人,若百若千乃至無數,皆令安住阿羅漢果,不如為一菩薩乘人方便善巧說深法要,所謂六種波羅蜜多相應之法,令彼聞已,發起一念與一切智相應之心。如是法要於前教法,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以所發心於聲聞等所有功德最為勝故。」

爾時,佛讚舍利子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汝能為佛作真弟子,聰叡明瞭,調善無畏教誡教授菩薩乘人,令勤修行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

爾時,佛告阿難陀言:「汝應受持如舍利子所說菩薩摩訶薩眾所修淨戒波羅蜜多,勿令忘失!」

阿難陀曰:「唯然!世尊!我已受持如舍利子所說菩薩摩訶薩眾所修淨戒波羅蜜多,必不忘失!令諸菩薩未發無上菩提心者,速令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具壽舍利子、具壽滿慈子、具壽阿難陀,及餘聲聞、諸菩薩眾,並餘一切天、龍、藥叉、人非人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八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國...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

【註音版】佛說淨業障經

佛說淨業障經...

二諦義

補刻二諦章敘 嘉祥藏大師所譔二諦義章三卷。傳流吾國...

佛說應法經

佛說應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

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 闕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至拘羅懼國,...

【註音版】金光明經空品

金光明經空品...

八佛名號經

八佛名號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序...

禪宗決疑集

禪宗決疑集 西蜀野衲智徹述 源湛流清門 原夫法不孤起...

【註音版】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佛教詞典】義天

(人名)慈恩大師能解妙義,稱曰義天。宋高僧傳七曰:...

【佛教詞典】死邊際受

【死邊際受】 p0619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卷十二頁雲...

念藥師佛聖號,滅無量劫生死重罪

藥師琉璃光如來,過去因地發了很多願,主要是十二大願...

把48大願作為我們發願的參照

當我們對念佛法門和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建立起了一...

警惕「臥室殺手」

臥室是我們修養生息、放鬆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裝...

佛法貴精不貴多

【原文】 佛法貴精不貴多。精貫多。多不能專精。故提綱...

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

在當今市場經濟和環境中,激烈的競爭,快節奏的生活,...

如何把極樂世界的蓮花念出來

在宋朝有一個越國夫人,這個《淨土聖賢錄》有講到。這...

淨土法門為何易行難信

淨宗經典反覆申言:淨土往生法門是極難信之法。因淨土...

阿彌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華嚴》不動寂場,遍周法界,故云,體相如本無差別,...

念佛是消業障的最好辦法

有的眾生,殺父殺母,出佛身血,五逆十惡,做盡壞事,...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儀軌

(一)唱香讚: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主導我們生命輪迴就是行蘊

那麼正念真如這一塊,什麼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

這兩個念頭,讓你最快速增長福慧

佛法有兩個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雙修...

【視頻】《金剛經》心定法師唱誦

《金剛經》心定法師唱誦

【視頻】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楮訾念誦)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楮訾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