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

2011/09/19  大字體  護眼色

我們常說的五行為五元運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數於天地間運行不息,稱為五行;其為萬物化育生成要素與佛教之地、水、火、風四大種,能造說有相通之處。此為佛教東傳以前,我國固有思想,廣行儒、墨、道、法、兵、醫諸家之間。漢代以後此說漸盛,更將之配於人生百般事象。五行有相生、相剋之兩義。

南北朝以來,五行說混入佛教,「提謂經」等以之配五戒,三種悉地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秘密陀羅尼法,則以配於五字、五佛、五智、五臟等。「大日經疏」卷四,配於信、進、念、定、慧等五根。又指菩薩自行化他的五種行法:即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出自《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主要為天台家所用,今略述其意於下:

(1)聖行:聖即正,謂菩薩依戒、定、慧三正行而修。戒、定、慧三行乃入聖之要行,故名聖行。

(2)梵行:梵即淨,謂菩薩於空有二邊無愛染,名為淨。以此淨心運慈悲,起利他行,拔眾生苦與眾生樂,故名梵行。

(3)天行:天即第一義天,謂菩薩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名天行。

(4)嬰兒行:嬰兒乃喻人天小乘。謂菩薩以慈悲心,示同人天、聲聞、緣覺小善之行,故名嬰兒行。

(5)病行:病乃喻煩惱業苦。謂菩薩以平等心運無緣大悲,俯同眾生,現煩惱病苦之相,化他利生,故名病行。

別圓二教於此五行之按配則有殊義。就別教言,聖行是地前之自行,梵行是地前之化他,天行是地前之內證,嬰兒行是地上應善之外用,病行是地上應惡之外用。如是五行,前後隔歷,互不融即,故又稱別五行、次第五行。就圓教言,聖行、梵行是住前之行,天行、嬰兒行、病行是往上之行。如是五行,非隔歷之行,互相融攝,一心圓具無缺,修性不二,即一而五,即五如一,不即不離,不思議行,故又稱圓五行、一五行、一心五行、不次第行、如來行。

(二)《大乘起信論》所舉的五種菩薩行門:即施門、戒門、忍門、進門、止觀門,詳稱五門修行。

(1)施門,謂施財、施無畏、施法。

(2)戒門,謂護持三聚淨戒。

(3)忍門,謂安忍違順之境,喜怒不動其心。

(4)進門,謂勇猛精進,自利利他,不受障礙惱亂。

(5)止觀門,謂止一切境界之相,觀因緣生滅之相,隨順奢摩他與毘缽舍那。止與觀漸漸修習,不相舍離,雙現前故,合而為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袈裟的含義與功德

袈裟是梵語,到了晉朝葛洪譔寫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

木魚有什麼含義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動中,木魚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

禮佛三拜之含義

禮佛三拜之含義: (1)折伏憍慢心(2)見賢思齊(3)...

「小年」的佛教意義

忽爾一年,小年又來了。曾經記得,年少時的故鄉風俗,...

羅漢鞋的鞋洞有什麼含義

平時在與信眾的接觸中,有很多信眾對出家人穿的羅漢鞋...

釋迦牟尼佛名號的含義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為我國廣大...

「阿羅漢」的三層含義

第一殺賊: 意即殺掉煩惱之賊。阿羅漢在因地修行滅受想...

「悲」的三種含義

「釋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釋迦牟尼」...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理解劫運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簡略。劫波,翻譯成中文叫時分,是一種...

如是我聞

我們在每部經典的開頭,都看到這樣四個字:如是我聞。...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要想成為僧人,首先必須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中央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代表法界體性智: 佛身顏...

容人與結緣

每個人由於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養以及成長的生...

張玉琴老居士往生記

慈母張玉琴老居士是遼寧省鞍山市人,於2020年8月14日(...

准提菩薩形像的象徵意義

准提菩薩的形像有很多種,一般我們常見的形像通常是十...

實際修行過程中間要防止四種病

《圓覺經》上面說過: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

愛佔小便宜,就會沒有人緣

阿美很喜歡佔小便宜,上學的時候,她經常借錢不還,拿...

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天下有極慘極烈,至大至深之禍,動輒喪身殞命,而人多...

佛教裡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於講故事,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作為生命體驗者,...

【推薦】明海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各位營員,現在我簡單講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內容。三皈...

古鏡未磨

有道禪師當初行腳時,路過一間賣茶的茶坊,因為口渴,...

順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你現在桌面上有一個蘋果。這...

一切境界,唯心所現

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定要對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婆媳相處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爭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佛教詞典】俱迦離無信墮惡道

(傳說)智度論一曰:如提婆達多大弟子俱迦離,無信法...

【佛教詞典】食處過受戒犯緣

亦名:施一食過受戒犯緣、一食過受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

【視頻】慧律法師《要懂得加被自己》

慧律法師《要懂得加被自己》

【視頻】搶不走的福報

搶不走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