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是東漢名臣,以品德高尚被時人譽為「關西孔子」。漢末吏治腐敗,眾多王公大臣成了貪官,又將不義之財大言不慚傳給下一代。楊震卻獨樹一幟,一生廉潔自律,家無長物,垂范兒孫。值得稱道的是,他平日裡嚴禁兒女沾自己的「官光」,傳給他們的,不是金銀財寶,而是清白吏應有的美德。
進入官場後,楊震為使兒子養成勤勞吃苦的習慣,常帶著他們一起去後院種菜。一次種菜時,他因客人來訪暫時離去,送走客人後回到菜地,見菜已經全部種好,感到奇怪,一問才知道,是兒子招來幾個學生幫的忙。楊震當下與兒子將菜全部拔去,然後一棵又一棵重新栽上,語重心長叮囑說:「勞作雖然辛苦,但能去惰養德,凡是自己能做的,必須盡力而為,不可依賴他人,今將菜拔去重種,既示自己勞動,又示再不要人代勞。」
後來楊震擔任了司徒的高官,月俸可觀。但他富不忘儉,對子女的要求嚴格如前。兒子去太學讀書來回,不許乘車只能開動雙腳,平日裡衣無錦繡,食不重肉,常年家常便飯。一天,小兒子身體不舒,要坐楊震的馬車上學,楊震不允,說:「這是朝廷撥給我這個司徒用的專車,並非私車,你不應享用。」結果自己出錢租了一輛馬車,將兒子送去太學。
一日,有朋友入京議事,順便登門看望楊震,見楊震住所狹小而且簡陋,敬佩之餘說:「司徒家中人口眾多,房子卻那麼小,又已門窗蛀蝕,灰牆斑剝,何不另造新宅?」楊震搖頭道:「就拿京師之地來說,尚有不少人家風雨難遮,我一家老少得以安居於此,已心滿意足,不敢再有奢求。」
友人又說:「依常理而言,身為父母者,攢積家產以傳子孫理所當然,無可非議。」楊震莞爾一笑:「古有明訓,傳子以金不如傳子以德,人遺子孫以錢財,吾遺子孫以清白吏美德,這份遺產,豐厚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