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佛學大辭典】(第8頁)
更多詞典列表
十齋
(行事)言每月定十日持八齋戒也。此十齋日出於地藏本...
十齋日佛
(名數)配於此十齋日之佛菩薩,謂之十齋佛:一日定光...
十聲一聲
(術語)淨土門之極意,念聲是一,一念之信,即為一遍...
十講
(儀式)無量義經一卷,法華八卷,普賢經一卷共十卷,...
十護
(名數)十大明王之護法神也。轉法輪菩薩摧魔怨敵法曰...
十羅剎女
(名數)法華經陀羅尼品所說:一、藍婆,正法華謂之結...
十羅剎女神本地
(雜語)有三說。妙法蓮華三昧三昧耶秘密三摩耶經曰:...
十纏
(名數)有十種之妄惑,纏縛眾生,不使出生死,不使證...
入
(術語)悟真理謂為入。大乘義章一曰:證會名之為入。...
入大乘論
(書名)二卷。堅意菩薩造,北涼道秦譯。由義品,入摩...
入不二門
(術語)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所說一實平等之理,謂之不...
入山學道
(術語)世尊出家後六年之苦行也。無量壽經上曰:棄國...
入支
(雜名)玄應音義曰:此外道瓶,圓如瓠,無足,以三杖...
入心
(術語)三乘行位之地,每地分入住出三位,初入其地時...
入文解釋
(術語)凡講經論。先於文前論一部之大意及題號,了後...
入王宮聚落衣
(衣服)三衣中之大衣即僧伽梨之別名。入王宮或聚落乞...
入出二門
(名數)入門與出門之稱。入門者,謂修淨業而入於極樂...
入住出三心
(名數)為菩薩階位之十地,各有入住出之三位。入其地...
入佛
(儀式)迎入佛像也。迎入於寺院,從寺院迎入檀家,皆...
入佛供養
(儀式)為入佛所行之法會供養也。...
入佛平等戒
(術語)三種三昧耶之一,入佛三昧耶也。大疏九曰:世...
入我我入
(術語)如來三密入於我,我三業入於如來,即如來之三...
入法界
(術語)華嚴謂之法界,法華謂之實相。同體異名也。為...
入法界品
(經名)華嚴經之末品說善財童子證入法界理之始末也。...
入法界體性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佛,住於寶積三昧,說法...
入定
(術語)入於禪定也。使心定於一處止息身口意之三業曰...
入定印
(印相)有三部之入定印,佛部為法界定印,蓮華部為妙...
入定瑞
(術語)法華六瑞之一。為佛說法華經前入於無量義處三...
入定不定印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妙吉祥問菩薩之退行不退行。...
入空
(術語)分析諸法或了因緣之生義,悟入諸法實性無之真...
入阿毗達磨論
(書名)一卷,塞建陀摩阿羅漢造,唐玄奘譯。略說薩婆...
入骨
(儀式)俗雲納骨。蓋於僧曰入塔,在家雲入骨。白骨入...
入室
(術語)禪規謂久參之弟子入師室參問道也。是勘責弟子...
入重玄門
(術語)成佛果之前,更重修習無始凡夫地已來所作之事...
入唐八家
(名數)日本平安朝時代入唐學密教者八人,即傳教,弘...
入堂五法
(名數)戒律宗入法堂當守五種之法規。...
入寂
(術語)入寂滅也。梵語涅槃,一譯寂滅。離煩惱雲寂,...
入曼荼羅者
(術語)五種三昧耶中前四種之三昧耶也。義釋十二指秘...
入眾衣
(衣服)郁多羅僧即七條袈裟之別名。禮拜,齋食,講經...
入眾五法
(名數)戒律入僧伽中當守五種之規法。五分律曰:佛言...
入滅
(術語)入於滅度也。梵語涅槃,譯為滅度。滅惑度生死...
入無分別法門經
(經名)一卷,宋施護譯。說大乘無分別之法。...
入瓶
(傳說)沙彌有通力,能入於澡瓶中。阿育王傳七曰:昔...
入塔
(儀式)納亡僧遺骨或全身於塔內。此時有入塔之佛事。...
入道
(術語)舍世法入佛道也。猶言出家。其人曰入道人。或...
入聖
(術語)斷惑證理之人曰聖。入聖者入於聖位也。俱舍論...
入楞伽經
(經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譯。復有舊譯四卷,題為楞...
入檀
(修法)金胎兩部,各如法集諸尊於一處,謂之曼陀羅,...
入諸佛境界莊嚴經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五卷...
入觀
(術語)觀者觀照之義。吾人靜止散亂粗動之心,則諸法...
入嚩羅
(雜語)Jvāla,譯曰光明。又曰焰光。見大日經疏...
入龕
(儀式)俗雲入棺。亡者浴後,入於龕中,入龕既了,隨...
人
(術語)欲界所屬之有情,思慮最多者,過去戒善之因,...
人人本具
(術語)言人人本來具足佛性也。...
人天眼目
(書名)六卷,宋智昭著。集禪宗諸家之要義。...
人天致敬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七,使天恭敬念佛行...
人天勝妙善果
(術語)謂六趣中人天二趣之果報也。對於他四惡趣而言...
人中樹
(術語)諸佛之身業能除世人之熱惱,故曰人中之樹。仁...
人中尊
(術語)佛之德號。佛於人中最尊最勝也。法華經序品曰...
人中三惡
(名數)指一闡提與誹謗大乘者,及犯四重禁者而言。...
人中牛王
(術語)佛之德號。佛如有大力之牛王也。涅槃經十八曰...
人中師子
(術語)天竺沙門佛陀斯那,天才特拔,獨步諸國,世人...
人中分陀利華
(術語)佛之德號。涅槃經十八曰:人中丈夫,人中蓮花...
人生
(術語)鞞婆沙論問曰云:何知人中有化生?答曰:劫初...
人仙
(術語)佛之德號。佛是人中之仙也。涅槃經二曰:遠離...
人仙經
(經名)一卷,宋法賢譯。頻婆娑羅王命終為毗沙門天王...
人因
(術語)為人生原因之行為也。生享尊貴者,施惠普廣,...
人我
(術語)人身固執常一主宰之我有實體。謂之我之相,人...
人我見
(術語)二我見之一。我為常一主宰之義,人固執有常一...
人見
(術語)固執實有人我之見也。又名人我見,或單雲我見...
人身
(術語)人界之生也。梵網經序曰: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人身牛
(譬喻)無聞無智者名為人中之牛。智度論五曰:無聞亦...
人空
(術語)又名生空、我空,二空之一。觀人為五蘊之假和...
人非人
(天名)緊那羅之別名。似人而非人也。法華文句二曰:...
人林
(雜語)人樹之林也。阿毗曇論一曰:人林果形如人。...
人法
(術語)人為受教之眾生,法為佛之教法。又一切之有情...
人命不停
(雜語)人命無常也。涅槃經二十三曰:人命不停,過於...
人命第一
(術語)智度論十三曰:一切寶中,人命第一。...
人定
(雜名)初更三點,即亥時也。...
人界
(界名)人類為十界之第五,故曰人界。界者差別之義。...
人鬼
(雜語)人間與鬼類也。無量壽經下曰:如是之惡,著於...
人乘
(術語)五乘之一。謂五戒之教。乘此以生於人趣也。...
人間
(雜語)住於人界者。即人類是也。法華經法師品曰:生...
人師
(術語)為他人之師者。梵網經下曰:不解一切法,而為...
人師子
(術語)N?si?ha,佛之稱號。佛於人中最勇雄,...
人記品
(經名)授學無學人記品之略稱。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九...
人執
(術語)又云我執。不了人身為五蘊之假和合,固執有常...
人無我
(術語)二無我之一。又名眾生無我、生空、人空、我空...
人華
(術語)就七方便人之法而言,謂之人。就三草二木之喻...
人鳥
(雜名)人與鳥也。顯密二教論上曰:文隨執見隱,義逐...
人尊
(術語)佛之德號。言人中之尊也。增一阿含經序品曰:...
人雄師子
(術語)佛之德號。佛於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與世雄,...
人道
(界名)六道之一。人界也。人界者以五戒善因而趣之道...
人趣
(術語)六趣之一。有人類業因者之所趣向也。...
人樹
(術語)人林之樹也。...
人頭幢
(物名)梵雲壇荼Danda,幢上置人頭者,琰摩王之...
人寶
(術語)佛為人中之寶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熟聞人寶不...
人藥王子
(本生)昔閻浮提摩醯斯那王時,夫人生一子,諸病人觸...
二力
(名數)一思擇力,二修習力。...
三力
(名數)一、佛之威力,二、三昧之力,三、行者之本功...
六力
(名數)一小兒以啼泣為力。二女人以瞋為力。三國王以...
十力
(名數)佛及菩薩所具十種之力用也。...
力士
(雜名)大力之士夫也。拘尸那城有力士之一族。長阿含...
力士城
(地名)拘尸那城也。...
力士生地
(地名)拘尸那城有力士之一族。是彼之生處,故云力士...
力士移山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增一阿含經八難品之別譯...
力波羅蜜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陀羅虛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梵云:波...
力者
(雜名)昔拘尸那城諸力士舁佛棺,因而諸山之輿夫謂之...
力者法師
(雜語)謂出家之身,以力業為事,好鬥,作奴僕事之墮...
力莊嚴三昧經
(經名)三卷,隋那連提耶舍譯。佛由力莊嚴三昧出,說...
力無所畏
(術語)十力與四無所畏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力無所畏...
乃至
(雜語)超越中間之辭。攝多少之辭。窮邊際之辭也。乃...
乃至一念
(雜語)舉極少之念而攝多念也。無量壽經下曰:諸有眾...
乃至十念
(雜語)舉十念而上攝多念下攝一念也。無量壽經上曰:...
乃往
(雜語)由今往過去世謂之乃往。...
了了見
(雜語)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體寂湛然,無有去來,不...
了因
(術語)生了二因之一,因體有二種,如種之生芽曰生因...
了因佛性
(術語)三因佛性之一。了達正性之覺智也。...
了悟
(術語)釋家以明心見性為了悟。傳法正宗記偈曰:泡幻...
了教
(人名)阿若憍陳如,舊譯了本際,知本際等,義淨三藏...
了義
(術語)對於不了義而言。顯了分明說示究竟之實義,謂...
了義教
(術語)真實顯了之教法也。...
了義經
(術語)說示究竟顯了之義之經典也。從大乘言之,則小...
了達
(術語)了悟通達事理也。法華經提婆品曰:深入禪定了...
刀山
(界名)刀劍之山,地獄之難處也。千手經曰:我若向刀...
刀風
(術語)人命欲終時,有風氣,解支節如刀,名為刀風,...
刀途
(界名)三途之一。畜生道之異名。畜生為人驅逼屠殺殘...
卜經
(雜名)說占卜事之經典也。灌頂經十曰:今我梵王承佛...
卜羯娑
(雜名)玄應音義曰:卜羯娑,又作補羯娑,聲之轉也。...
三七日思惟
(故事)佛成道後三七日間,觀樹經行,思惟如何說妙法...
三八日
(雜語)禪剎古以每旬之三八日念誦,一月共有六日。今...
三九行因
(術語)觀無量壽經所說三業九品之行業也。...
三十生
(名數)十地有入住出三者,出生功德故云三十生。仁王...
三十棒
(物名)為禪家宗匠警醒學人之語,以擬俗刑之笞杖者。...
三十講
(行事)法華經二十八品與開經之無量義經一卷及結經之...
三十二相
(名數)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於佛,總...
三十二應
(術語)由觀音普現色身三昧應現之三十二身也。楞嚴經...
三十二祖傳
(書名)一卷,清世宗御筆恭繪古德道像三十二尊又取其...
三十三天
(界名)梵語,忉利天Trayastri??a,譯作...
三十三過
(名數)因明論理上,自宗因喻三支立量時,由種種配列...
三十三身
(名數)法華經普門品所說,觀音由普現色身三昧示現之...
三十三身十九說法
(名數)法華經普門品記觀音現種種之身而說法。其中化...
三十三尊觀音
(名數)二中歷三云:頌曰:不空罥索、不空勾、夜輸多...
三十三觀音
(名數)圖畫普門品所說三十三身為三十三觀音。其典據...
三十五佛
(名數)佛說決定毗尼經說犯五無間業者宜於三十五佛之...
三十六物
(名數)人身有三十六之不淨物。涅槃經二十四曰:凡夫...
三十六禽
(術語)子丑等十二時,有鼠牛等十二獸,此一一獸中,...
三十七尊
(名數)金剛界曼陀羅之主腦也。第一根本成身會一千六...
三十七尊四大輪
(名數)金剛頂十八會之第一教王會有四大輪:一、金剛...
三十舍墮
(名數)尼薩菩波逸提也。...
三十二相願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一。無量壽經上曰...
三十六部神
(名數)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佛說灌頂經神咒經...
三十七道品
(名數)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
三十日秘佛
(名數)謂每月一日至三十日之緣日佛也。...
三十七尊禮懺文
(書名)金剛頂經金剛界大道場毗盧遮那如來自受用身內...
三十七菩提分法
(名數)三十七道品之異名。四念處等三十七法為成就菩...
三力
(名數)大日經悉地出現品曰: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
三三品
(術語)謂淨土論所說女人,根缺,二乘之三體與名也。...
三三昧
(術語)是為舊稱,新稱雲三三摩地,譯曰三定,三等持...
重三三昧
(術語)又稱重空三昧。是舉前空空三昧之一以攝他也。...
密教三三昧門
(術語)真言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後為此觀。此三三昧為吽...
三千
(術語)如三千諸法。一念三千。三千世界。三千威儀等...
三千威儀
(術語)細別比丘之威儀作法者也。大部輔注十一曰:三...
三千淨行
(術語)修一念三千妙觀之淨行也。為天台宗所言。...
三千實相
(術語)三千為台宗該收一切諸法之語,三千實相猶言諸...
三千床座
(雜語)以身為床座,遍三千世界也。大論曰:假使頂戴...
三千年一現
(雜語)謂優曇華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諸佛如...
三千佛名經
(經名)具名三劫三千佛名經。經錄則過去莊嚴劫千佛名...
三千塵點劫
(術語)法華經化城喻品明大通智勝佛出世久遠之劫量也...
三千大千世界
(術語)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繞之,更以鐵圍山...
三千大千世界藏
(術語)勝鬘經之語。勝鬘經寶窟中本曰:隔別故稱為界...
三大
(名數)起信論以眾生心為大乘之法體,名之為大乘之義...
體宗用三大
(名數)天台釋經題立名體宗用教之五重,日本智證之大...
三大部
(名數)玄義十卷,文句十卷,止觀十卷。為天台之三大...
三大五部
(名數)南山律師之著書,行事鈔三卷,戒疏四卷,業疏...
三大五小部
(名數)天台智者之說,玄義,文句,止觀謂之三大部。...
三子
(譬喻)第一子孝順父母,且有智慧,能知世間之事,第...
三五
(術語)三性與五法。唯識之法相也。...
三六九
(雜語)密法不許三六九人同入灌頂壇。大日經疏四曰:...
三六不共
(名數)佛之十八不共法也。瓔珞本業經上曰:三六不共...
三六異端
(雜語)小乘十八部之異計也。...
三六獨法
(術語)佛獨具之十八不共法也。此十八之功德,不共通...
三不失
(名數)佛之三不護,又名三不失。觀音義疏下曰:此是...
三不成
(名數)晉道安淨土論所說。就淨土與穢土之土體本質而...
三不能
(名數)唐嵩岳之元圭,於佛立三能三不能。三能者:一...
三不護
(名數)大乘義章十九曰:如來之三業,純淨離過,不須...
三不三信
(名數)梁曇鸞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
三不善根
(名數)貪瞋癡之三毒也。新譯仁王經中曰:治貪瞋癡三...
三不堅法
(名數)一、身不堅,父母所生之身,為四大假合而成,...
三不淨肉
(名數)與三淨肉相反。見為我所殺者。聞為我所殺者。...
三天
(術語)佛教立三身,婆羅門亦立三身。中論疏曰:明三...
三分別
(術語)一、自性分別,對於六識現在之六境,而自性了...
三分家
(流派)立心識三分說(即立見分,相分,自性分)之流...
三分科經
(名數)晉道安,初科節諸經而立三分。及後親光之佛地...
三心
(名數)一、至誠心,真實願淨土之心。二、深心,深願...
三心相見道
(術語)謂真見道之後,更發後得智,以三心觀二空之理...
三止
(名數)台家對於三觀而立三止:一、體真止,諸法由因...
三止三請
(故事)法華經方便品之初,先讚歎如來之二智,以諸法...
三支
(名數)因明之宗與因及喻,曰三支。宗者,所立之義也...
三支比量
(術語)因明法也。以宗因喻之三分立比量也。比量者以...
上一頁
下一頁
淨慧法師
圓瑛大師
地藏菩薩
藥師法門
發願
佛教戒律
來果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
藥師經
容通法師
菩提
斷除執著
宏海法師
道證法師
阿彌陀經
寬運法師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隨機推薦
文庫首頁
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