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掛絡

【禪林象器箋】  大字體  護眼色

《敕修清規·日用軌範·披五條,注云:即掛絡也。

舊說曰:「掛絡何義?謂掛而絡身也。或曰:上中下衣皆掛而絡身,獨稱此,何也?答曰:唯絡子通掛左右肩,故言掛絡,餘衣不然。曰:若以通掛左右肩,則須名通絡也。若但稱掛絡,則可三衣通名矣。然今《敕修清規·解五條言掛絡也,則不可復名於餘衣,可以弭紛說矣。但此注見於《敕修清規·,餘處未見也。」

又舊說曰:「律家呵絡子曰:『禪僧通肩搭袈裟,此不如法也。』通肩者,凡袈裟偏披左肩,然今通披左右肩,故云通肩 。天台遵式曰:『此掛絡不如法,須焚棄之。』」

忠曰:「昧者字作掛羅,謂以羅紗造;又作掛落,謂掛而落胸前。皆杜說也。」

《釋氏要覽》云:「絡子,或呼掛子。蓋此先輩僧創之,後僧效之,又亡衣名,見掛絡在身,故因之稱也。今南方禪僧一切作務皆服,以相不如法,諸律無名,幾為講流非之。予因讀《根本百一羯磨》第十卷云:『五條有三品,上者豎三肘橫五肘,下者減半,二內名中。又佛言安陁會有二種:一者豎三(1)肘橫五肘;二者豎二肘橫四肘。此謂守持衣,最後之量限,蓋三輪。上蓋臍,下掩膝。』因詳,頗是今絡子之量也,若作之,但五幅一長一短,或褶或貼,呼安陁會,即免謗,一切處著,合律無過,實勝空身矣。今詳律言肘,但用自肘,蓋度身而衣也。若用尺八之肘者,下文即無臂短不及之言也。」

《祖庭事苑》引之云:「予每觀此說,益見法師之公議,而嗟乎叢林禪人凡所製作,未嘗取此為則,而又不更掛絡之名,復何意邪?世典尚雲必也正名,況釋氏乎?」

上篇:官府疏 下篇:光伴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禪林象器箋

諸仙

(雜語)稱婆羅門淨行者。法華經序品曰:最後天中天,...

法藏碎金錄

(書名)十卷。宋晁迥撰。皆融會佛理,隨筆記載。亦宗...

振鈴

即為供養密教本尊及聖眾而設之一種作法。於行法中,先...

別請

指在家人於僧眾之中,特別指定某僧接受供養。又由僧眾...

止利

日僧。為日本著名之佛像雕塑家。俗姓鞍部。推古天皇十...

地藏菩薩三國靈驗記

凡十四卷。日僧實睿編錄,良觀續編。乃集錄印度、中國...

真休之處

禪林用語。指意識活動等全部停止,心處於真正安靜之狀...

心清淨相

【心清淨相】 p0353 瑜伽八十卷十頁云:由三種相、應知...

佛有五事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載,五事即:(一)當轉法輪...

垢染

(雜語)以染身之垢喻煩惱之心也。無量壽經下曰:猶如...

三種有

(名數)有名有實謂為有。有有三種:一、相待有,待者...

鞞沙門天

鞞沙門,梵名 Vai?ravana,巴利名Vessavana。又作毘舍...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選擇不同,命運就跟著不同

眼見逃荒的人越來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財產一袋...

悟而未證,絕不能了生脫死

原文: 世之學佛者,率以開悟為志事。不知悟而未證,尚...

寶貴的時間不是用來生氣的

小寶氣呼呼地放學回來了,和爸爸媽媽講述學校裡發生的...

印光大師:念佛人十大礙行

妙葉禪師《寶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詳夫一心平等,體性...

起心動念一舉一動,全部都是佛法

我們往往搞錯了,以為所謂修行就是說我每天抽一個小時...

觀音菩薩的形像

明代闕名彩畫《白衣觀音圖》 觀音,原譯觀世音,梵文...

淨土諸祖師對「信」的闡述

淨土法門以仰仗彌陀願力往生安養為本質內涵,所以深信...

極樂也是夢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理上的確是這麼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