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離垢眼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指遠離煩惱垢染,得見聖道之清淨法眼。法苑珠林卷八十六(大五三·九一八下):「既見彼佛已,願得離垢眼;成無上菩提,普及於含識。」 p6716
上篇:
離垢地
下篇:
離染
佛教詞典
全部欄目
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推薦】
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釋迦毗楞伽
(物名)梵音Sakrābhilagna,寶珠名,譯曰能勝。以此...
迦比羅
(人名)外道名。【又】(地名)古代中印度之地名。梵...
謦咳
(一)為佛演說法華經後所示現的十種神力之一。謦咳係指...
四等
四平等心,亦即慈、悲、喜、舍之四無量心。...
遍行
梵語 sarvatraga。(一)為唯識宗所立六位心所之一。與「...
梵儀
(雜語)沙門出家之風儀也。...
九十八隨眠中不善無記分別
【九十八隨眠中不善無記分別】 p0097 俱舍論十九卷十六...
不空如來藏
(術語)二如來藏之一。亦云不空真如。如來藏,即真如...
綱格
指佛門規章。摩訶止觀卷七下(大四六·九七下):「教...
茅山
位於江蘇句容縣。又稱句容山。據傳,西漢元帝(48 B.C...
大佛頂曼荼羅
又作攝一切佛頂曼荼羅。即密教以大佛頂為中尊而建立之...
單刀直入
禪林用語。提單刀而直入敵陣之意。指禪林師家指導學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
一念善即佛,一念惡即魔
《六祖壇經》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
印光大師談應對災難法語
即災殃翻為善導,轉熱惱直下清涼 (因鄰火延燒,物屋一...
彎腰,是為了昂起頭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腰纏萬貫。他很久沒有坐過公...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無限的法身
如是之聖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
珍惜我們的時間
看得見的,我們比較容易在意,比如金錢;看不見的,我...
為什麼你發了菩提心會退轉呢
他發了菩提心以後做些什麼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
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
我們常常無意中把世界過於美化,或者把世界過於丑化,...
聖嚴法師《安住於現在》
我常說心要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會...
慈悲心
李炳南老居士
六道輪迴
般若
學佛修行
離苦得樂
證嚴法師
工作事業
惟覺法師
昌臻法師
大悲咒
印光大師
斷除口業
體光老和尚
佛學問答
臨終關懷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詞典首頁
大藏經
文庫首頁
網站郵箱
APP下載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