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摩尼教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英語 Manicheism,德語 Manichäismus,法語 Manichéisme。又作末尼教、牟尼教、明教、明尊教。為三世紀時波斯人摩尼(Mani, Manes, Manichaeus)揉合古代波斯之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又稱為祅教),及基督教、佛教思想而成立之宗教。其教義以瑣羅亞斯德教之善、惡二元論為基礎,將一切現象歸納為善與惡,善為光明,惡為黑暗,而光明必會戰勝黑暗,人類若依宗教之真理與神之志向,終必走向光明、極樂之世界;而無始以來明暗相交,惡魔恆於暗界,紛擾不息,致今之世界依然善惡混淆,故人當努力向善,以造成光明世界。此教因之又有明教之稱。摩尼教之神具有愛、信、誠、敬、智、順、識、覺、秘、察等十德。信徒之修養功夫以禁慾守默為主,素食、齋戒、祈禱(一天四次)為日常功課。其簡明直接性,頗受當時人歡迎,故能傳播於中亞、羅馬帝國(四世紀頃)、印度、中國等地,至十三世紀仍極為興盛。

摩尼教約於六至七世紀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復由新疆傳入漠北之迴紇,而盛行於該地。唐代宗大歷三年(768),應迴紇之請,於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佛時,摩尼教亦遭嚴重打擊,轉而成為秘密宗教,並吸收道教及民間信仰,從而改稱明教。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來臨,故敢於造反,屢有反政府之舉。自北宋末年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皆曾發生明教造反之事。其後明教又與彌勒教、白蓮社相結合,而演變成明代末年之白蓮教。明教一詞至清代雖已不復見於文獻,但「明王」出世之說,猶流傳於民間。[佛祖統紀卷三十九、柳子厚集卷二十八] p6068

上篇:摩尼 下篇:摩多利首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愛水

【愛水】 自愛慾之情流出的水液。如精液者。《楞嚴經》...

麟角喻獨覺

又作麟角獨覺、麟喻獨覺。指獨居證悟之緣覺人。為「部...

眾學

即有關修行僧衣、食、住、行之細則戒法。全稱眾多學法...

福林

(雜語)福德之樹林也。西域記讚曰:聲教之所沾被,馳...

德寶

(1512~1581)明代臨濟宗僧。金台(北平)人,俗姓吳...

見智身

(印相)見智法身之意。金剛界修法所結印契之一。金剛...

中劫

【中劫】 p0359 俱舍論十二卷五頁云:乃至後時,有情漸...

愚法不愚法

又作愚法二乘不愚法二乘,或愚法聲聞不愚法聲聞。即愚...

供過行者

(職位)供頭行者之別稱。見象器箋八。...

三聚淨戒

三聚淨戒是總括大乘菩薩一切戒律的三個分類,即攝律儀...

聚極微

【聚極微】 p1297 瑜伽五十四卷十一頁云:助伴建立者:...

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凡二十卷。宋代法護於景德元年至嘉祐三年之間(1004~...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

【大藏經】信心銘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

從文字相你來覺悟到道

佛法的道分成兩種:一種道是不能解釋的,離言說相的,...

把別人的不好拿來煩惱,那是自己的愚癡

修行就是在修我們這忍耐性,修這種種逆境,凡事要能忍...

承受果報時要無所住

相由心生(過去現在)承受果報(應無所住);無始時來...

機智無私的老人

幾十年前,在日本一個臨海的小山村裡,發生一件很感人...

從果找到因才能治好病

比方說,有一些人喜歡吃很油膩的食物,久而久之,血管...

善惡報相距之遙

過去,有一位比丘,行腳游化至他國。因為當天夜已晚,...

念佛最為尊,別忘了我們尊貴的身份

我教原開無量門,就中念佛最為尊。省庵大師《勸修淨土...

向天空扔斧子

一人請教禪師,說有人在背地裡捅他刀子,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