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眾學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即有關修行僧衣、食、住、行之細則戒法。全稱眾多學法(梵 sajbahulāh ?aiksa-dharmāh)。又作眾學戒法、眾學法。比丘、比丘尼應受持具足戒之一部分。僧戒八段中之第七,犯之屬輕罪。規定有關服裝、食事、威儀等細則,其數眾多,應常習學,故稱眾學;又此戒難持,應加細心注意,故特以學為名。又稱之為式叉迦羅尼(梵 ?iksā-karanīya)、尸沙迦羅尼、尸叉罽賴尼、式叉羯闌尼、尸叉吉利。意譯應當學、應學作、守戒。眾學之數目及內容,因事多而細小,故諸律所載相異之處不少,其中四分律總為百戒,故一般稱百眾學法。又比丘所持及比丘尼所持之百眾學法不相同。

依四分律卷十九至卷二十一載比丘所持之百眾學法,列出如下:(一)當齊整著涅槃僧(內衣)。(二)當齊整著三衣。(三)不得反抄衣行入白衣舍,即不得衣服左右反抄,著於肩上而進入室內,以似國王、大臣故。(四)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坐。(五)不得衣纏頸入白衣舍。(六)不得衣纏頸入白衣舍坐。(七)不得覆頭入白衣舍。(八)不得覆頭入白衣舍坐。(九)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十)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十一)不得白衣舍內蹲坐。(十二)不得叉腰行入白衣舍。(十三)不得叉腰入白衣舍坐。(十四)不得搖身行入白衣舍。(十五)不得搖身行入白衣舍坐。(十六)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十七)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坐。(十八)好覆身入白衣舍,即所著衣服須覆掩好,不得處處顯露身體。(十九)好覆身入白衣舍坐。(二十)不得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廿一)不得左右顧視行入白衣舍坐。(廿二)靜默入白衣舍。(廿三)靜默入白衣舍坐。(廿四)不得戲笑行入白衣舍。(廿五)不得戲笑行入白衣舍坐。(廿六)用意受食,即專心受食、不捐棄羹飯。(廿七)平缽受食,即不溢缽受食。(廿八)平缽受羹。(廿九)羹飯等食,即羹飯一同食用。(三十)以次食,即取食依次第,不得於缽中處處食。(卅一)不得挑缽中而食。(卅二)若比丘不病不得為己索羹飯,即於供養時,若非生病不得為自己索羹飯等。(卅三)不得以飯覆羹更望得。(卅四)不得視比坐缽中,即不得顧視鄰座之缽,以比較份量。(卅五)當系缽想食,即食時不顧視左右,唯繫念於缽。(卅六)不得大摶飯食,即不取無法放進口中之大團飯食。(卅七)不得大張口待食。(卅八)不得含飯語。(卅九)不得摶飯遙擲口中。(四十)不得遺落飯食。(四一)不得頰食食,即不脹頰食。(四二)不得嚼飯作聲食。(四三)不得大噏飯食,即不吸食食。(四四)不得舌舐食。(四五)不得振手食,即食物粘著,不得振動手以食。(四六)不得手把散飯食,即不得以手散棄飯食。(四七)不得污手捉飲器。(四八)不得洗缽水棄白衣舍內。(四九)不得生草葉上大小便涕唾。(五十)不得水中大小便涕唾。(五一)不得立大小便。(五二)不得與反抄衣不恭敬人說法。(五三)不得為衣纏頸者說法。(五四)不得為覆頭者說法。(五五)不得為裹頭者說法。(五六)不得為叉腰者說法。(五七)不得為著革屣者說法。(五八)不得為著木屐者說法。(五九)不得為騎乘者說法。以上由(四九)至(五九)之規定,病者除外。(六十)不得在佛塔中止宿,除為守護故。(六一)不得藏財物置佛塔中,除為堅牢故。(六二)不得著革屣入佛塔中。(六三)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六四)不得著革屣繞佛塔行。(六五)不得著富羅(靴)入佛塔中。(六六)不得手捉富羅入佛塔中。(六七)不得佛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污地。(六八)不得擔死尸從佛塔下經過。(六九)不得在佛塔下埋死尸。(七十)不得在佛塔下燒死尸。(七一)不得向佛塔燒死尸。(七二)不得佛塔四邊燒死尸使臭氣來入。(七三)不得持死人衣及床從佛塔下過。(七四)不得佛塔下大小便。(七五)不得向佛塔大小便。(七六)不得繞佛塔四邊大小便使臭氣來入。(七七)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處。(七八)不得在佛塔下嚼楊枝。(七九)不得向佛塔嚼楊枝。(八十)不得佛塔四邊嚼楊枝。(八一)不得在佛塔下涕唾。(八二)不得向佛塔涕唾。(八三)不得佛塔四邊涕唾。(八四)不得向佛塔舒腳坐。(八五)不得安佛像在下房,己在上房住。(八六)人坐己立不得為說法。(八七)人臥己坐不得為說法。(八八)人在座,己在非座不得為說法。(八九)人在高座,己坐下座不得為說法。(九十)人在前行,己在後不得為說法。(九一)人在高經行處,己在下經行處不得為說法。(九二)人在道,己在非道不得為說法,道指道路之中央或右邊。上述由(八六)至(九二)之戒法,病者除外。(九三)不得攜手在道行。(九四)不得上樹過人頭,除時因緣,制此戒系因曾有一比丘於大樹上受夏安居,由樹上大小便,樹神瞋怒而殺比丘。(九五)不得絡囊盛缽貫杖頭著肩上而行。(九六)人持杖不恭敬不應為說法。(九七)人持劍不應為說法。(九八)人持鉾不應為說法。(九九)人持刀不應為說法。(一○○)人持蓋不應為說法。由(九六)至(一○○)之戒法,病者除外。[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六、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卷下、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卷四下(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一、卷中三](參閱「百眾學」2496) p4753

上篇:眾同分 下篇:眾寮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十七尊

指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及理趣經十七段曼荼羅中之十七尊...

都吒迦

(雜語)一作咄吒迦,喜悅之音聲名。又為鳥名。入楞伽...

善見天

【善見天】 p1138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六卷二頁云:云何...

他世

(雜語)對於今世而言過去未來也。...

一趣

【一趣】 p0001   瑜伽八十八卷七頁云:復次應知由三...

頗羅墮

梵名 Bharadvāja。為印度古代婆羅門六姓之一,或婆羅...

身愚

(術語)謂於身造惡者。無量壽經下曰:身愚神闇。嘉祥...

禪思想史研究

全一冊。日本鈴木大拙(1870~1966)著,日本昭和十八...

遺教

指佛、祖師等遺留予後世之教法;或特指佛臨終時所說之...

說障道無所畏

(術語)四無畏之一。於大眾中以惑業之障道為獅子吼而...

魔緣

指惡魔之眷屬,乃妨礙佛道修行者。一般又用以代稱魔王...

龍珍王

為阿彌陀佛於過去世出家為法藏比丘前之俗名。據無量壽...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

【大藏經】最上乘論

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心如虛空,量周沙界

韓國代表佛寶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過的袈裟),擁地...

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

1.生平 省庵大師(公元16861734年),諱實賢,字思齊,江...

有沒有淺一點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問: 師父能不能講淺一點又能速快得成就的開示? 常福...

幾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應

廣恩禪師: 閉門絕食,念誦大悲咒。時值隆冬酷寒,霍...

80後工科博士的自白:我為什麼選擇念佛法門

末學於1986年12月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2013年工科博...

《地藏經》臨終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經之途。 大眾...

吾今此身,父母遺體也

【原文】 夢中忽憶二尊人病且亟,悲甚。既而曰:猶可為...

煩惱為何不能克服呢

問: 有些在家人有煩惱,為什麼不能克服呢? 淨界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