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觀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一)南朝劉宋僧。生卒年不詳。清河(山東清平)人,俗姓崔。弱年出家。後秦弘始三年(401),鳩摩羅什入關中,乃從羅什受學。師風神秀雅,思入玄微,時人有謂(大五○·三六八中):「通情則生(道生)、融(道融)上首,精難則觀(慧觀)、肇(僧肇)第一。」師曾著法華宗要序,頗受羅什稱揚。未久,佛馱跋陀羅被迫出關至廬山,師亦隨之,深服慧遠之高風。晉義熙八年(412),師隨從佛馱跋陀羅往荊州高悝寺。晚年居止楊都道場寺,敷揚法化。師又精研十誦律,兼善老莊。

師於修治涅槃經兩種漢譯本時,參與南本涅槃經之譯作,又制涅槃經序。其所立之二教五時教判,極為後世所重視。反對道生所倡之頓悟義,特倡漸次修行之漸悟義。此種頓漸相對之立場,至後世仍時有論爭。於元嘉(424~453)年間入寂,世壽七十一。其著作仍存者有法華宗要序、修行地不淨觀序、勝鬘經序等,其餘辯宗論、頓悟漸悟義等書則未傳。[梁高僧傳卷七、出三藏記集卷八、卷九、卷十二]

(二)(1920~)台灣彰化人。家境富裕,十三歲隨母茹素,二十四歲於竹山德山寺出家,後於獅頭山元光寺受具足戒。民國四十八年(1959),受聘為員林雙林寺副住持,五十三年繼任住持。曾大力重建年久失修之雙林寺,舉辦菩薩學會、定期講經會。又多次參與社會救濟、前線宣慰國軍等公益活動。現任中國佛教會台灣省分會理事。 p6060

上篇:慧灌 下篇:慕魄太子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要津

(術語)渡生死海主要之津路也。傳燈十六,藥山章曰:...

尼幹子外道

【尼幹子外道】 印度古代六師外道之一,此外道因以修苦...

五陰世間

五陰之世間。為三世間之一。又作五蘊世間、五眾世間。...

流漿

(雜語)謂於地獄中飲洋銅,吃鐵丸也。寄歸傳一曰:咽...

天龍八部讚

(經名)出於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大...

釋門

又作釋家。即奉行釋尊教法之門派。與「佛門」同義。集...

乾闥婆城

(雜名)又作犍闥婆城、犍闥縛城、巘達嚩城。譯尋香城...

名是世俗有

【名是世俗有】 p0589   瑜伽七十二卷六頁云:問:名...

智境四相

(名數)一我相,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證,於取其所...

閻邏

(天名)又作閻羅,焰羅,琰羅。閻摩羅闍之略。慧苑音...

煩惱邪行

【煩惱邪行】 p1191 雜集論七卷六頁云:邪行者:謂貪瞋...

散陀那經

(經名)散陀那(巴)Sandhāna,居士名。此居士往尼俱...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明白深解人世間之理,以及...

淨土所有依報正報,皆是本覺妙明

群典者,引諸經論以證明,言非臆見也。詳如義理部類二...

一切事物終將離散敗壞

過去,佛陀住在摩偷羅國跋陀羅河邊的傘蓋庵羅樹林中,...

中西醫的素食營養觀

目前的社會,由於對素食營養知識的缺乏,造成一般人對...

工作生活忙碌,怎樣達到念佛三昧

問: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樣達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師...

善用其心——可以扭轉人生

相隨心轉,這個很重要。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

為父母者,不能過度溺愛子女,應以教育子女實踐古聖先...

奢華的生活把全人類一網打盡

拚命積累財物的趨勢把人搞得暈頭轉向,失去了冷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