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sajjñā,巴利語 saññā。音譯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蘊之一。系動詞 jñā(知)與接頭語 saj(一切)連結而成,相當於現代語中「概念」一詞。俱舍宗以其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視其為五遍行之一。指對境之像,於心中浮現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當於表象之知覺,乃次於「受」(印象感覺)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為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而由眼觸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觸所生之想,計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複數)。其次,依所緣境之大、小、無量之別,而有大想、小想、無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貪慾想)、瞋想(瞋恚想)、害想(殺害想)等三想,謂三不善想或三惡想,乃與貪、瞋(發怒)、害(加害於人)等三種煩惱相應而產生之「想」。出離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稱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為觀想之意。大品般若經卷一,有無常想等十想之說;往生要集卷中亦謂,修念佛時,即是住于歸命想(一心歸佛)、引攝想(為佛所引導)、往生想(往生淨土)等三想之中。[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俱舍論卷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入阿毗達磨論卷上] p5451

上篇:感覺 下篇:想愛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虛空雲海明門

(術語)初地之菩薩得百法明門,二地以上各地十倍而至...

異熟粗重

【異熟粗重】 p1116 雜集論十卷十三頁云:異熟麁重者:...

四聖諦

(術語)苦集滅道之四諦也。為聖者所見之諦理,故名聖...

意憤天

【意憤天】 p1207 瑜伽五卷七頁云:或復有天,名曰意憤...

(物名)Ghantā,梵語犍稚,譯曰鐘,又曰磬。為作法事...

智稱

(430~501)南齊僧。聞熹(山西)人,俗姓裴。出生於...

順勝分定

【順勝分定】 p1107 瑜伽十二卷四頁云:云何順勝分定?...

真文

指佛菩薩所說或經典之文句。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大四...

多聞聞持其聞積集

【多聞聞持其聞積集】 p0624   佛地經論二卷十二頁雲...

六凡四聖

【六凡四聖】 此即十法界。十法界分為凡夫與聖者二類,...

自在悅滿意明

(真言)自在天變現欲樂之真言也。大日經疏十一曰:如...

瑜幹馱羅

(雜名)Yugaṁdhara,又作由犍陀羅,瑜健達羅,由乾陀...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念佛要有韻調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執持就是把東西給抓住,這個地方...

聖嚴法師《時時提起無常觀》

發出離心、修菩薩行。這有什麼好處?一位在家人不論有...

去除比較計較,回歸平等自性

有一個學僧道岫,雖然精於禪道的修持,但始終不能契悟...

佛教對物質生活的看法

佛陀為我們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實相,更告訴我們解決痛苦...

對待子女,寬嚴把握要有度

我們對待子女,寬嚴把握要有度。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佛陀降伏毗沙惡鬼

世尊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在拔祇國的國界處...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問: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師答: 大家都知道...

【推薦】迷悟的不同為何就會創造十法界呢

為什麼迷悟的不同就會創造十法界呢?這個概念就值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