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通教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天台四教之一。即五時八教中化法四教之第二,以方等及般若二時所宣說之因緣即空、無生四諦為教旨。智顗於四教義卷一、法華玄義卷三下、四念處卷二等書中,對通教之「通」有不同之詮釋。據四教義卷一載,通教之「通」有八義,即:(一)教通,此教為三乘同稟。(二)理通,三乘同見偏真之理。(三)智通,三乘同得巧度之一切智。(四)斷通,三乘同斷界內見思之惑。(五)行通,三乘同修見思無漏之行。(六)位通,三乘同經歷幹慧乃至辟支佛等位次。(七)因通,三乘同以九無礙為因。(八)果通,三乘同得九解脫二種涅槃。又此教稱為通教,而不稱共教,乃其教意不僅近共二乘,亦遠通別教、圓教。

法華經玄義卷三下載,通教之「通」有二義,即:(一)三乘共學之義,即藏教之三乘於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所學各異;通教三乘共學諦、緣、度,皆見「當體即空」之理,故稱通。(二)單就菩薩有通前通後之義,通教之菩薩有利、鈍二種,鈍根之菩薩與前之藏教同證但空之涅槃,稱為通前藏教、鈍同二乘;利根菩薩聞當體即空之說而知不但空之義,通於其後之別、圓二教所詮中道實相之理,稱為通後別圓。如此唯就菩薩有通前通後之義,故稱通教。

據四念處卷二載,通有三義,稱為三通,即:(一)因果皆通,指共學行因、得果皆同之三乘。(二)因通果不通,指初三乘共學,其後分別接入別教、圓教之利根菩薩。(三)通別通圓,指藉通開導之人,雖本為別、圓之根機,以通教之當體即空為方便,而開導別、圓中道之智解。

於化法四教中,藏通二教不同:藏教以三乘為各別之教,觀修不同,以聲聞觀四諦,緣覺觀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行等,其行位亦各有異,且正教二乘,傍化菩薩;而通教則以三乘同修般若,共觀因緣即空之理,所斷之惑、所證之智與行位亦皆同,正化菩薩,傍化二乘,故藏通二教不同。然天台以藏通二教皆為界內之教,皆斷除見思之惑,見偏真之空理,僅出離三界之分段生死;其中,藏教之機為鈍根,即析色見空,故稱為界內之拙度;相對於藏教之鈍根,通教之機為利根,即觀當體即空,故稱為界內之巧度。又通教雖說空,其中自含中道之理,故利根菩薩見之,得以接入其後之別教、圓教,稱之為別接通、圓接通;此即通教被視為大乘初門之原因。

又若配上菩薩之修行階位,則幹慧等十地乃三乘所共之十地,聲聞及鈍根之菩薩於第七地,緣覺於第八地各灰身滅智,利根菩薩之中,其上根者於第四地,中根者於第五或第六地,下根者於第七或第八地「被接」於通教之後的別、圓二教,故第九菩薩地及第十佛地,無有實在之佛菩薩,稱為有教無人、果頭無人。[三論玄義、法華玄論卷三](參閱「十地」419、「化法四教」1325) p4803

上篇:通惑 下篇:通教四門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愛染金剛如法佛

(佛名)愛染明王之異名。此明王有金剛王之別稱,且為...

因陀羅

(天名)Indra,本為雷雨之神。佛教當時之最高神,與梵...

呵梨陀姜

梵語 haridrā,巴利語 haliddā。意譯黃姜。又作阿利...

六凡

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因此六者都是凡夫位...

眠臥偈

眠臥之前所應念誦之四句偈。毗尼日用切要(卍續一○六...

蒸沙作飯

又作蒸砂作飯。謂蒸沙石欲其成飯,比喻事物之不可成。...

妙觀

(術語)台宗對於別教隔歷之三觀而謂圓教圓融之三觀為...

無攀無住

【無攀無住】 p1065 瑜伽十八卷六頁云:云何無攀無住?...

【詐】 p1187 瑜伽八十九卷八頁云:心懷染污,為顯己德...

成熟差別

【成熟差別】 p0666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頁云:云何成...

弊宿

(人名)又作蜱肆。婆羅門名。拘薩羅國斯婆醯婆羅門村...

黑闇

【黑闇】 p1181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頁云:黑闇者:於其實...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南亭和尚《地藏菩薩本跡因緣》

各位聽眾!農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這七月...

宏海法師:淨土三資糧

(第一講) 好,各位蓮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彌陀佛。 今...

至誠懇切的慈悲心與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團結。我們能將散沙般的佛教徒團結...

專一念佛之章程

手書備悉。喪中如此辦法,不但於亡人有益,實令闔家均...

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一個修行人有八種思考模式,我們首先先了解的,我們要...

如何消除對寺院的不敬之心

問: 不敬來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兩次去九華山時,...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

我們看《唯識學》是怎麼去解釋十二因緣? 第一個無明,...

善惡有報的科學實證

現代的實證科學很講究依據,當有了大量的科學依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