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以道家或外教之義理來解釋佛教之道理。佛教東傳之初,知識分子常以其類似老莊思想而接受之。至魏晉時代(三、四世紀),更以老莊思想來說明般若之空理。此種過渡時期之學風稱格義,當時以竹林七賢為代表人物。佛教遂被老莊空理的清談之風所影響,舉凡佛教講述、佛典註釋,皆常引用老子、莊子、易經之用語。後世亦有以儒家思想比附佛法者,此亦可視為格義之一種。
梁高僧傳卷三之竺法雅傳(大五○·三四七上):「雅乃與竺法朗等,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而竺法雅、康法朗、道安皆於中山(河北定縣)致力以格義弘揚佛教。然格義之難達佛教真髓,已為當時高僧所識,例如出三藏記集卷八所收僧睿之毗摩羅詰提經疏序(大五五·五九上):「自慧風東扇,法言流詠已來,雖曰講肆格義,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其所說之六家係指:本無宗、即色宗、心無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為東晉之時專門講究般若學之六大家。
道安(312~385)初亦以格義講述佛教、註釋佛典,然深自戒懼,惟恐格義歪曲佛教教義,故主張應以印度佛教原義正確翻譯佛典,並藉由佛典本身探究佛理。然真正得以摒除格義之影響,而弘揚佛教真義者,則為鳩摩羅什(344~412)及其門下。[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九章(湯用彤)] p4143
上篇:格烏 下篇: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