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謂論說斷惑之非初、中、後等三時,稱為非初非中後;而論說前、中、後等三時,稱為前中後取。華嚴宗之法藏等在五教中之第三終教以此闡明斷惑之相,「非初非中後」乃出自華嚴經十地品,而「前中後取」則出自十地經論卷二。然華嚴經之所謂非初非中後與十地經論之所謂前中後取似乎相矛盾,由是故有諸師之會通解釋,如地論宗慧遠之十地經論義記謂,唯有初一念,或唯有中、後之念,皆不究竟,而通於三時方為究竟。澄觀批評慧遠之說,謂其但知斷惑之義,而不知斷而不斷、不斷而斷之義。

又智儼之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上謂,緣起性為緣生無性之義,即真空妙有。即經由真空無性之義,即真空妙有。即經由真空無性之義而說非初非中後,然無性即緣生妙有之故,乃於論中說前中後取。又法藏承受此意而於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定斷惑之義(大三五·二九六下):「第二斷惑相,論經名非初非中後,謂於三時皆無斷義方為斷也。」此即無性緣生之義,又以此分為相翻、相續二門廣作評釋。故經與論之說非相矛盾,澄觀在華嚴經疏鈔亦完全繼承此二門之說,並詳細解釋。而相翻、相續二門之斷惑說,即華嚴經之非初非中後之解說,及十地經論之前中後取之解釋,乃說明五教中第三終教的斷惑之相。[華嚴五教章卷三、華嚴五教章聽抄卷下、華嚴經探玄記南紀錄卷十] p3708

上篇:非所斷 下篇:非前後俱得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六苦行外道

(名數)六種苦行外道也。...

唯識實性

【唯識實性】 唯識實性即圓成實性,亦即真如。《唯識三...

生起

(術語)能生為生,以名因。所生為起,以名果。法華玄...

波帝

【波帝】   此雲夫主。大論云:一切女身,無所繫屬,...

補處彌勒

(菩薩)與所謂一生補處之彌勒同。彌勒為當於五十六億...

二種施

財施和法施。財施是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法施是...

見大

(術語)七大之一。如色性週遍於法界,見性亦遍滿於法...

冥寂

(術語)不見一物曰冥,絕諸相雲寂。形容真空之理也。...

供米田

(雜名)為供米之田地也。...

魂魄

(術語)心身之異名。魂者心識,有靈用而無形者。魄者...

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區別於小乘佛教的一個根本出發點...

七顛倒

謂七種顛倒事理之妄見。即:(一)想倒,即非理之想。(二...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修行要發三種心

今天是第一個七的第一天,我們注意要有一個正確的出發...

【推薦】佛教智慧與幸福人生

為什麼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有怨氣,有委屈,滿腹牢騷? 快...

念佛求生淨土以報答四恩

若不念佛求生淨土。雖發心廣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

貪心失金鵝

一位婦人在先生往生後,帶著三個女兒到富有人家裡當奴...

印光大師論至誠恭敬

一、敬惜佛經善書 1.尊敬佛經善書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

不能往生西方,則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間福報

既不能生西方,則汝一生守節念佛,及所作種種有益之事...

如何念佛才能算深信切願

問: 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種種牽掛的影響下,我...

阿彌陀佛可以給你加持,但不能改變你的思想

諸位!阿彌陀佛可以給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