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江蘇吳縣閶門外。又稱武丘山、虎邱山、海湧峰。春秋晚期吳王夫差葬父闔閭於此,相傳葬後三日,有白虎踞於墓上,故稱虎丘;一說該丘形如蹲虎,遂以外形而得名。
東晉太和三年(368),司徒王珣與弟司空王瑉於此建二座別墅,後舍宅為寺,稱為虎丘山寺,而有東、西二寺之分。至唐代,因避太祖李虎之諱,改名武丘報恩寺。會昌(841~846)法難期間,寺遭損毀,後移至山頂重建而合為一寺。北宋至道年間(995~997)重建,任職知州事之魏庠奏請改名雲岩禪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聖祖南巡,於山南建萬歲樓,四十六年,敕賜匾額,建御書亭,更寺名為虎阜禪寺。
初於晉時,竺道壹、曇諦、岌法師等諸師相續入山弘揚教法,道壹並於東寺示寂。竺道生倡「一闡提可成佛」之說,遭世所擯時,亦遁入此山,未及十日,數百僧徒亦相隨而至。道生立石說法,獲石點頭感應,留下「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之佳話。梁代僧旻,幼時在該處修學;復興三論宗之僧詮,晚年亦駐錫於此,並造立金像供奉於東寺。隋、唐二朝高僧頗多駐此山者,如智聚、慧嚴、僧瑗、齊翰等,其中,僧瑗於武后時住此,撰武丘名僧苑一卷。至宋代,禪風大盛,遂成為禪僧之修行道場。及至紹隆(1077~1136)來住,僧眾雲集,道聲顯揚,遂形成虎丘派。
南宋紹興(1131~1162)年間,雲岩寺之規模宏偉,琳宮寶塔,重樓亭閣,被列為五山十剎中之第九剎。又古人曾以「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紅日隱簷底,青山藏寺中」來描繪虎丘景色。虎丘高僅三十餘公尺,佔地二百餘畝,遠望之,僅是平地中之一小丘,然行至千人石、劍池之地,便覺氣勢雄偉,如置身絕岩縱壑間。白居易出任蘇州刺史時,常至此游賞,山前河塘為白居易所主持開鑿,河塘之白公堤,乃吳中第一勝景。
自隋迄清,虎丘寺曾七次興廢,劫後倖存者僅五代所建之雲岩寺塔及元代所建之斷梁殿,其餘皆後來所重建。山中名勝有千人石、劍池、憨憨泉、試劍石、孫武子亭、白蓮池、二仙亭、第三泉、冷香閣、致爽閣、小吳軒、擁翠山莊等。[梁高僧傳卷五、續高僧傳卷五、宋高僧傳卷四、卷十五、大明一統志卷八、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四、蘇州府誌卷七、卷四十二](參閱「虎丘派」3510、「雲岩寺」5350) p3509
上篇:芸亭 下篇:虎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