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rāmaneraka 或 ?rāmanera,巴利語 sāmanera。全稱室羅摩拏洛迦、室羅末尼羅。又作室羅那拏。意譯求寂、法公、息惡、息慈、勤策、勞之少者。即止惡行慈、覓求圓寂之意。為五眾之一,七眾之一。指佛教僧團(即僧伽)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齡在七歲以上、未滿二十歲之出家男子。同此,出家女子稱沙彌尼(梵 ?rāmanerikā,巴 sāmanerī)。以其勤於策勵成為比丘、比丘尼者,故前者譯為勤策(勤策男),後者譯稱勤策女。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九以年齡區別沙彌為三種:(一)驅烏沙彌,年在七歲至十三歲之間,已有驅走曬穀場上烏鳥之能力。(二)應法沙彌,年在十四歲至十九歲之間,不久即可參與出家生活之沙彌。(三)名字沙彌,年齡已超過二十歲,然尚未受具足戒,仍為沙彌者。以上三者合稱三沙彌。
沙彌所受之戒稱勤策律儀,又稱沙彌戒,凡十戒,即:(一)不殺戒,(二)不盜戒,(三)不淫戒,(四)不妄語戒,(五)不飲酒戒,(六)離高廣大床戒,(七)離花鬘等戒,(八)離歌舞等戒,(九)離金寶物戒,(十)離非食時戒。
又據沙彌十戒法並威儀法載,沙彌日常須守十四事、七十二威儀。在佛教僧團中,首位沙彌為羅睺羅。至後世,對受持十戒之沙彌,稱為法同沙彌,剃髮而未持戒者,則稱形同沙彌。此外,日本有所謂在家沙彌,係指剃髮而有妻子之修行者。[四分律卷三十四、五分律卷十七、十誦律卷二十一、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六、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俱舍論光記卷十四、釋氏要覽卷上、玄應音義卷二十三、翻譯名義集卷三](參閱「七眾」105) p2976
上篇:沙摩吠陀 下篇:沙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