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種施俱得淨報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四種施,指施淨受不淨、施不淨受淨、施受俱淨、施受俱不淨等四種布施,此係依據施者與受者雙方之淨與不淨而分。四種施俱得淨報,謂此四種施雖有施者、受者間淨與不淨之分別,然俱得淨報。而淨與不淨,則視其對施受果報之信受與否,及持戒或毀戒而定。

據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載,菩薩達性相空,觀一切眾生皆為福田,而不見持戒、毀戒及施受果報之異相,稱為淨善。故施受雖俱不淨,然亦俱得淨報。即:(一)施淨受不淨,謂施者持戒多聞,知有慧施及施之果報,然受者破戒,專著於邪見,言無慧施及施之果報。(二)施不淨受淨,謂施者著於邪見,言無慧施及施之果報;反之,受者持戒多聞,知有慧施及施之果報。(三)施受俱淨,謂施者與受者皆能持戒多聞,知有慧施及施之果報。(四)施受俱不淨,謂施者與受者俱破戒而無聞,且著於邪見,言無慧施及施之果報。[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七] p1810

上篇:四種法離菩薩行 下篇:四種相承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江湖集

(書名)具名江湖風月集。二卷。集趙宋景定威淳至元至...

諫擯惡邪沙彌二法

亦名:諫擯沙彌法 濟緣記釋云:「即跋難陀二沙彌共行不...

第一句

(術語)稱阿字。大日經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週遍...

迦濕彌羅濕婆派

梵名 Kashmīra ?aiva。為印度教濕婆悉檀派(梵 ?aiva...

隨逐

(術語)親近而不離也。唐華嚴經一曰:親近如來,隨逐...

歸山

山,意指寺院。謂僧侶外出後再歸返原住之寺院。又作歸...

法然

(術語)同法爾。自然也。觀念法門曰:業果法然,眾無...

善不善無記

【善不善無記】 p1144 大毗婆沙論五十一卷一頁云:問:...

六塵

指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等六境。又作外...

邪見業道

【邪見業道】 p0672   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頁云:邪見業...

五縛

五種繫縛之意。即繫縛心心所法及所緣之五種煩惱。俱舍...

地婆訶羅

(613~687)梵名 Divākara。意譯日照。唐代譯經僧。...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羅狀元十嘆無常歌

一、 嘆無常,嘆無常,一嘆無常好淒涼; 為名苦,為利...

略說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身、受、心、法念處。 四正勤:...

人生欲得無病健康之法

重重災病,總由宿業深,而現行不謹所致。 人生欲得無病...

本煥長老行願無盡

臨近清明時節,本煥長老靜靜地走了。 坊間傳說,本老...

一念的皈命決定可以得救

我們很多人對自己往生這一事總是產生不了信心,覺得往...

祭祀酒肉反而害了祖先

明代高僧蓮池大師所著的《竹窗隨筆》上記載:浙江省錢...

皈依時可以請人代替嗎

皈依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和具足...

越努力就越幸運

一個人經歷的越多,他會思考的越多。越是優秀越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