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比丘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bhiksu,巴利語 bhikkhu 之音譯。又作苾芻、苾芻、煏芻、備芻、比呼。意為乞士、乞士男、除士、薰士、破煩惱、除饉、怖魔。乃五眾之一,七眾之一。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至於比丘尼乃梵語 bhiksunī 之音譯。又作苾芻尼、苾芻尼、煏芻尼、備芻尼、比呼尼。意為乞士女、除女、薰女。又稱沙門尼、尼。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子。比丘原語系由「求乞(bhiks)」一詞而來,亦可解為 bhinna-kle?a,破煩惱者之意。

據大智度論卷三載,比丘之語義有五種,即:(一)乞士(行乞食以清淨自活者),(二)破煩惱,(三)出家人,(四)淨持戒,(五)怖魔。其中,破惡(破煩惱)、怖魔、乞士,稱為比丘三義,與「阿羅漢」一詞語義中之殺賊、應供、無生等三義,合稱為「因果六義」(比丘為因,阿羅漢為果)。

有關比丘之種類,十誦律卷一及俱舍論卷十五舉有名字(名想)比丘(有名無實之比丘)、自言(自稱)比丘(自稱比丘者)、為乞(乞丐)比丘(為乞食而生活者)、破煩惱(破惑)比丘(真比丘)等四種比丘。四分律卷一則舉有名字、相似、自稱、善來、乞求、著割截衣、破結使等七種比丘。

比丘、比丘尼所持戒之條數,依律而有異。四分戒本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之說。又比丘尼應敬比丘,故製定八敬法(又作八敬戒、八尊重法、八不可越法),此乃為防止女性出家者亂正教而設。八敬法即:(一)每隔半月,比丘尼必受比丘指導一次。(二)跟從比丘安居。(三)安居結束,必從比丘眾中求自恣懺悔。(四)從比丘受具足戒。(五)不可辱罵比丘。(六)不可舉說比丘所犯之罪過。(七)犯輕罪時,從比丘而懺悔。(八)比丘尼即已出家受戒百年,亦須向新受戒之比丘禮拜。[雜阿含經卷十四、長阿含經卷十五究羅檀頭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四、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九、大寶積經卷一一四、摩訶僧祇律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維摩經略疏卷一、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上] p1479

上篇:止觀輔行傳弘決 下篇:比丘入眾五法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多世界中同時有多佛出世

【多世界中同時有多佛出世】 p0624   瑜伽三十八卷四...

睿尊

(1201~1290)日本律宗中興之祖。大和(奈良縣)人,...

拘捨婆提

梵名 Ku?āvatī,巴利名 Kusāvatī。為大善見轉輪王...

對在家送喪

(儀式)比丘除其父母外,不許送在家人之喪,但為施無...

遠補特伽羅

【遠補特伽羅】 p1257 瑜伽二十一卷十四頁云:云何名遠...

墮負

(術語)負論義也。智度論十九曰:汝論墮負處。...

阿含經

《阿含》是北方所傳原始佛教經典彙編的名稱,其意義為...

事相苦

【事相苦】 p0801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事相苦...

薩婆薩埵

(雜語)譯曰一切眾生。見大日經疏十。Sarvasattva。...

娑羅華

(一)娑羅,梵語 ?āla。娑羅樹之花。其色淡黃,屬山茶...

宗極

(術語)所宗所說之至極也。肇論上曰:至虛無生者,蓋...

他方白衣菩薩院

位於印度祇園精舍中。他方世界在家菩薩遠來朝禮世尊時...

助念生西須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蓮友: 今日大家參加盛會,學人來此...

你從什麼地方來

無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別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這生...

憨山大師費閑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世事塵勞常罣礙,深...

把文字轉成心中的光明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最有營養的十種蔬菜

美國《女性健康》雜誌最新報道,美國公眾科學中心(C...

十善業道之除貪瞋癡三毒

不貪慾 經云: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與無明共為起三界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