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止觀法門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凡四卷。略稱大乘止觀。南朝陳代慧思講述。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本書系闡述大乘止觀之法。以如來藏緣起思想為基礎,以心意識中真妄和合之本識為中心體系,此外又闡論染淨二性之說;此二體系互為表裡,尤以後者富於性惡思想之傾向。

本書共分三科,即略標大綱、廣作分別、歷事指點,另設五番建立,以明要旨。其中,五番建立之內容為:(一)止觀依止,修止觀法門者,須先依止一心,即自性清淨心(又作真如、佛性、如來藏、法界、法性),此清淨心之體狀有三種差別。即:(1)此心為第一義諦之真如心,本來即離一切名相。(2)此心雖離一切分別及境界之相,但與彼之諸相法性不一不異。(3)舉空與不空二種如來藏義,以廣辨真如之義。

(二)止觀境界,以真實性、依他性、分別性為大乘止觀之所觀境。真實性者,即出障真如及佛之淨德;依他性者,即在障之真如與染和合而成之阿黎耶識;分別性者,即六、七二識之妄想分別。三性具染淨兩面功能,故泛通十法界。

(三)止觀體狀,為修習大乘止觀法門之入門步驟。共分二門:(1)就染濁之三性而說,(2)就清淨之三性作釋。二門之中又各分為三性。止觀體狀,在說明由三性入三無性之方法,亦即轉分別性為無相性,轉依他性為無生性,轉真實性為無性性。若入三無性,可止行成就,安住常寂之境,復可由止起觀,於定之中,興起三業大用。

(四)止觀斷得,依三性次第之止觀修習,而得各各層次斷惑證真之成果。

(五)止觀作用,如止行成就,能體證清淨心「理融無二」之實相法性,與一切眾生圓同一相之身。若得觀行成就,即因淨心體顯,使法界無礙之三業大用自然生出,一切染淨之大能便得興起。所謂「歷事指點」,即將日常生活、禮佛、飲食、乃至大小便利等活動,悉納入修行軌跡中,並分止觀二門,勸令奉行。

本書系天台教學及性具思想之濫觴,亦為禪宗思想之先鋒,是國人所著最早之一部綜合性佛學鉅著。註釋書有瞭然之宗圓記五卷、智旭之釋要四卷、慈山之頌注一卷、清潭之頌講義一卷等。[天竺別集卷上、佛祖統紀卷二十五、天台宗章疏、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聖嚴,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五十八冊)] p813

上篇:大乘五蘊論 下篇:大乘北宗論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無所有處

梵語 ākicanyāyatana 或 ākijcanya-āyatana,巴利...

第十八願

即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為四十八願中之...

二足尊

又名兩足尊,是佛的尊號,因佛在有兩足的有情中是最尊...

厭脹

【厭脹】 p0949   瑜伽三十卷十四頁云:若此死尸、死...

天華

(雜名)天上之妙華。又人中之好華如天物者亦曰天華。...

蘇婆師多

梵語 subhā?ita。意譯妙語。乃讚稱經典甚深微妙之語。...

新發意

新發求取菩提之意的人。...

性侒

(1636~1705)清初僧。屬日本黃檗宗。福州長樂人,俗...

八音

一極好 二柔軟 三和適 四尊慧 五不女 六不誤 七...

閼伽器

(物名)即閼伽杯等。由此轉謂供養佛之一般器具。佛祖...

法本內傳

(書名)具記焚釋道經角試事。名義集一曰:道家尹文操...

有為

(術語)為者造作之義,有造作,謂之有為。即因緣所生...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古人最看重的四種品格

中國傳統哲學中,最講究順應,天、地、商、業,則代表...

持誦《普門品》的不可思議感應

普門入於大慈,幫助眾生得利樂;觀世音入於大悲,尋聲...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

問: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因為師父少忙不過...

佛以譬喻示比丘

有一天,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向比丘們開示:譬如有...

「淫」是男女間彼此歡喜,怎麼會有冤呢

冤業有三:如雲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死死生生,遞相吞...

慧律法師:世間任何的東西,只是暫時借你用的

聖人告訴我們: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這就是說,世...

四種可代茶飲的中藥

熬中藥喝都覺得苦,有時候調理身體卻不得不需要一些中...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當哲學研究

觀汝書言學生話,不禁令人好笑。今說一喻,譬如太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