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無畏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全稱十種無畏。又作十無所畏。即十迴向中,法界無量迴向位之菩薩所具有之十種無所畏。(一)聞持無畏,菩薩聞持一切疑難,悉能解答,斷其疑惑,無微畏之相。(二)辯才無畏,菩薩得如來之灌頂無礙辯才,答辯一切問難斷其疑惑,安住於無畏。(三)二空無畏,了達二空之理,離諸邪見,心如虛空而無畏。(四)威儀無缺無畏,由佛之所護,成如來之威儀而不轉易,於大眾中說微妙法而無畏。(五)三業無過無畏,菩薩之三業清淨,無可訶責之處,故心得無畏,能度眾生。(六)外護無畏,常為八部眾等諸善神侍衛,於眾魔障礙無所畏。(七)正念無畏,即離癡而住於正念,故受持正法無忘失之畏。(八)方便無畏,即依悲願而住,故示現生死,但無少許貪著,修禪定解脫及諸三昧總持辯才,不廢菩薩道法,故於煩惱無惑亂之畏。(九)一切智心無畏,即菩薩住一切智,故示同二乘之威儀,而無墮二乘之畏。(十)具行無畏,即隨應度眾生,善現如來之境界,而亦無斷菩薩願行之畏。

大乘義章卷十四辨此十無畏及四無畏(總持說法無畏、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善能問答說法無畏、能斷物疑說法無畏)之同異,認為聞持無畏即四無畏之第一、第三無畏,辯才無畏即四無畏之第四無畏,二空無畏、正念無畏、一切智心無畏即四無畏之第二無畏,而餘皆不同。[舊譯華嚴經卷三十九離世間品、新譯華嚴經卷五十六、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參閱「四無所畏」1773) p474

上篇:十無依行 下篇:十無盡句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地大

梵語 prthivī-dhātu。四大之一,六大之一。即造一切...

無明隨縛殊勝

【無明隨縛殊勝】 p1079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八頁云:...

(雜名)釋氏要覽上曰:僧坊,韻林云:坊,區也。苑師...

十二因緣經

全一卷。吳·支謙譯。敘述十二因緣之經,為研究十二因...

八念

佛諸弟子,於閑靜處,乃至山林曠野,善修不淨等觀。厭...

靜慮波羅蜜多相

云何靜慮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菩薩法性菩提心為依...

欲法不須牒緣

亦名:說欲不須牒緣 資持記釋云:「不牒緣中,古本羯磨...

通佛教

(術語)謂不偏於特殊之宗派共通佛教全般之教義也。...

緣起黑品白品

【緣起黑品白品】 p1303 瑜伽三十一卷一頁云:覆審思擇...

外法亦為有情各別種子所變

【外法亦為有情各別種子所變】 p0494 佛地經論一卷十一...

醯羅山

醯羅,梵名 Hila。位於北印度烏仗那國之佛教聖地。相傳...

方所差別

【方所差別】 p0376 瑜伽一百卷十四頁云:云何建立方所...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

聖嚴法師《佛教徒如何發願》

每個人一生都應該要發清靜的願、遠大的願,而不要發愚...

色法的由來

色法在唯識學的定義叫做質礙,質是具有質量、重量,礙...

隨時觀想地藏菩薩就在你的頂上

不論在大寮做飯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隨便你做哪一種...

願罪業悉消滅

我們一生都是為了身見,為了享樂為了這些東西,一生為...

修學淨土法門應該注意的事

1、依止佛陀經典參考相應祖師論著。 2、不宣揚神通感...

般若和願力要怎樣去實踐

問: 師父,在修行的過程中,般若和願力這兩個方法要...

牛腹蓄乳

從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開一個宴會請客。邀請許...

六根與六塵

過去,佛陀與眾多比丘住在庵羅林的精舍時,某日,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