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訶責弟子無杖打法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亦名:師不得杖打弟子

子題:涅槃三子喻、三百福罰、一子地悲

行事鈔·師資相攝篇:「(一,執涅槃經)(一、敘過斥非)自三世佛教,每諸治罰,但有折伏訶責;本無杖打人法。比見大德眾主,內無道分可承。不思無德攝他,專行考楚;或對大眾,或復房中;縛束懸首,非分治打。便引涅槃三子之喻,此未達聖教。然彼經由住一子地悲故,心無差降,得行此罰。即涅槃雲,勿殺勿行杖等,此言何指?不知通解,輒妄引文。縱引嚴師,此乃引喻,不關正文。(二、約深位責濫)如攝論言,菩薩得淨心地,得無分別智,方便具行殺生等十事,無染濁過失等。今時杖治弟子者,咸起瞋毒,勇憤奮發,自重輕他,故加彼苦。若准涅槃恕己為喻,則針刺不能忍之。(二,執淨度經)(一、斥妄執)又有愚師引淨度經三百福罰。此乃偽經人造,智者共非。縱如彼經,不起三毒者,得依而福罰。今順己煩惱,何得妄依?(二、引正教)(一、本律)律中,瞋心訶責,尚自犯罪。乃至畜生不得杖擬,何況杖人?(二、地持論)地持論中,上犯罰黜;中犯折伏;下犯訶責。亦無杖治。(三、大集經)大集雲,若打罵破戒無戒袈裟著身剃頭者,罪同出萬億佛身血。若作四重,不聽在寺,不同僧事。若謫罰者,於道退落,必入阿鼻。何以故?此人必速入涅槃故。不應打罵。准此以明,則自知位地,生報冥然;濫自欺枉,可悲之深。廣如彼經。」資持記釋云:「執涅槃中,敘過為二:初示正教。三世者,釋迦為現,已前為過,彌勒已後為當。然過去已滅,當來未立,安知其教?蓋諸佛道同,舉現可驗;又復現教並明過未,故可知也。但佛法仁慈,必無陵物;恆沙皆爾,豈止釋迦乎?比下,指非法。便下,斥妄引,初標破。彼經第三,因迦葉菩薩問長壽因,佛答應護眾生同於子想。迦葉白佛,若有破戒作逆毀正法者,何得皆子想?因此令以羯磨治罰,乃至雲,若見比丘見壞法者,置不驅遣訶責舉處,當知是人佛法中怨等。迦葉復白佛言,如佛所言,則不等視一切眾生,同一子想,如羅[目*候]羅。乃至佛言,譬如國王大臣宰相,產育諸子,若二三四,將付嚴師教詔。假使三子病杖而死,餘有一子,必當苦治,要令成就;乃至如來亦爾,視壞法者,等如一子。愚人執此,故行杖罰。然下,委斥,初出經意。一子地悲者,若准經中,正明如來;下引攝論,則通初地。即下,引經反質。即第十卷偈云:『一切畏刀杖,無不愛壽命。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不知下,責其妄引。嚴師為喻,即如上引。……淨度偽經,如序所列。舊記雲,彼明重罪打三百,中罪打二百,下罪打一百,皆得福也。此下,斥非,初指偽。隋朝焚燬,古德不用,故云智者共非。縱下,縱破,可解。引正教中,本律瞋心訶責,即毀訾戒開慈救故。扙擬畜生犯吉,出打比丘戒。地持中,約過輕重以分三犯。罰黜者,不令依住;折伏者,以事陵辱,如律奪衣斷食之類;訶責者,苦言訶誡。舊約夷殘提吉,分三犯者,未必然也。」(事鈔記卷一○·二六·一九)

上篇:訶責弟子法 下篇:訶責法並解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說罪

(行事)於說戒日或自恣日以自己所犯之罪科向他說之。...

劉洙源

(1875~1950)四川中江縣人。名復禮,字洙源,別號離...

極迥色

為唯識宗所說「法處所攝色」五種之一。指分析虛空、青...

假我

【假我】 佛教基本教理三法印之一,稱『諸法無我』。佛...

止觀輔行傳弘決

凡四十卷。全稱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略稱止觀輔行、摩...

一肘

肘,梵語 hasta,乃印度古代度量長度之單位。據俱舍論...

小乘偏漸戒

指小乘戒為偏漸,而非如大乘戒之圓頓。蓋小乘之戒,功...

色自在地

(術語)十地中第八位地之名。色性自在而無有礙,故名...

三品懺悔

(術語)往生禮讚曰:懺悔有三品:上中下。上品懺悔者...

犯戒五衰

行事鈔·標宗顯德篇:「中含雲,犯戒有五衰:一求財不...

千手經

(經名)具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

一切一心識

乃生滅門所依之心。又作多一心、多一識心。系密教所立...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

遇到逆緣要如何應對

我們剛開始初發心學佛時信心都很大,非常精進。時間久...

佛與提婆達多所結的冤結

昔時,佛與大比丘們一起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游化。當...

【推薦】印光大師論逆境

所謂逆境,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順利的環境。逆境,可以...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練心志

寺中有一個小和尚,從小就在這裡出家,是寺裡的眾僧把...

念佛修行會使人消極嗎

現在很多人對淨土法門並不是太了解,看到淨業行人,念...

【推薦】「天知道」的成功

清朝末期,上海閘北有一家梨膏店,生意做得很大,店門...

淨土法門的沒有修學次第嗎

問: 法師,修學佛法不是應該有次第嗎,淨土法門怎麼扔...

梁武帝對佛教的貢獻

梁武帝(502-549年),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