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欲體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亦名:與欲欲體

子題:欲之所須有二、僧私同須欲、單僧須欲、想欲、羯磨所被僧私二事

行事鈔·受欲是非篇:「辨體者。欲之所須有二:自有僧私同須,如說戒自恣等。以佛制有時限,一切同遵,若叛有罪。自有單僧須者,如受戒舍懺等。僧須我和,我不必須,佛不正制也。」資持記釋云:「明體中,業疏有三:一、者從法,想欲為體。想陰心聚所攝名法。二、者從相,色聲為體,或動身色重病現相,或動聲相廣略四種。三、者從事,即同今文。初總標。欲為能須,事即所欲。除結界外,一切羯磨,大分二事。說恣制同遵,餘法皆別為也。自下,別釋,初明同須。時限即半月、夏竟也。叛即背也,疏雲,必私逃叛,遠出亦犯。自有下,次明別須。單僧須者,私不須也。僧須我者,恐乖別也。我不須者,非己事也;非謂無心同須法事。」(事鈔記卷五·三·五)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釋欲體者有多種。從法以言,謂想欲等,如雜心通中說也。從相以論,色聲為體,或動其身色,或動其聲相也。從事以論,則有二種事,一、單僧須(私事)者,如受懺二法等,別人不預,故僧須之。二,互須(僧事)者,如說恣等,至期必說,說必在僧,若不求覓,僧便有罪,必私逃叛,遠出亦犯,是知俱須也。」濟緣記釋云:「出體中有三,初、想欲者,想是連引,正取欲心以為今體,須知兩別,不可相混。言從法者,即三聚中心法所攝。下指雜心,彼通明心法,故曰通中。論問曰:『云何心法等聚?』答曰:『想欲及觸慧,念思與解脫,憶定及與受,此說心等眾。想欲觸慧 念思脫憶定受十,併心聚攝。』論自解雲,想者於境界取像貌,欲者於緣欲受也。謂於所緣,心欲領受。次、色聲中,如注五種,現相動色,餘四動聲;廣說具儀,即兼二種。三、從事者,羯磨所被,不出二種,即私二事。私事則秉法之僧,須我成法。僧事則彼此同制,僧別相須,不求有罪,明僧須也;私逃亦犯,明別須也。上三明體,初是能欲,後是所欲,中即欲法。」(業疏記卷五·二·一五)

上篇:欲護聖法財眾集聽我說 下篇:嘆身向人女索欲供養戒犯相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東序

(職位)禪林之叢規,擬於朝廷文武兩班,分東序西序兩...

二十八不正見

【二十八不正見】 p0036   雜集論十二卷十頁云:何等...

一佛淨土

指一佛所住之清淨國土,或指某一佛之淨土。但後世則專...

隨言自性不成

【隨言自性不成】 p1370 瑜伽七十三卷二頁云:問:彼一...

二世尊

乃指多寶塔中之釋迦如來與多寶如來二佛而言。又作法華...

腳俱陀迦多演那

(人名)Krakuda-kātyāyana,又作腳陀迦旃延。外道名...

慧眼清淨

【慧眼清淨】 p1319 瑜伽八十六卷一頁云:復次由二種相...

壽不隨心轉

【壽不隨心轉】 p1270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十一卷七頁云:...

蓮花戒(Kamalasila ?~780)

Lianhuajie   古印度佛學家。據藏文傳記,他是那爛陀...

論多所作法

論多所作法者,謂略有三種,將興論端定所須法。何等為...

憍梵波提常在天上

(傳說)於過去世為雁時,以供養雁王之功德,今生為羅...

梵摩難國王經

全一卷。又作梵摩難王經。譯於西晉之時,譯者不詳。收...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

知識份子來學佛有幫助嗎

問: 知識份子走近善知識、走進佛法有什麼幫助嗎? 慧...

不識自心,盡名邪行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又云: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

受戒後在心中會產生什麼效果

我們受了戒以後,內心當中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內...

彌勒笑什麼

大凡走進漢傳佛教寺廟第一山門,都會看到迎面正中端坐...

有楞嚴咒就擁有一切

楞嚴經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著楞嚴咒而成佛,可以看...

切忌用「臨終十念」賭往生

有人說,《觀經》講臨終十聲就都能往生,那我現在就可...

【推薦】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裡著手

問: 師父慈悲,聽您上課時曾經說過,有一母親他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