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放逸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放逸】 p0796 瑜伽八十九卷八頁云:於諸善品,不樂勤修;於諸惡法,心無防護;故名放逸。

二解 此中放逸、是現前觀四障之一。瑜伽九十五卷十六頁云:云何放逸?謂略而言,若邪思惟,若邪尋思,若邪戲論,是名放逸。當知若於不應思處而強思惟;名邪思惟。謂或思惟我於過去世,為曾有耶?乃至廣說。於未來世,於內猶豫、我為是誰?誰當是我?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是沒已,當往何所?或思世間。謂世間常。乃至廣說。如是或謂世間有邊。乃至廣說。或思有情。謂命即身。乃至廣說。或思有情業果異熟,謂妄思惟此作此受。乃至廣說。或復思惟諸靜慮者靜慮境界。或思諸佛諸佛境界。如來滅後,若有若無。乃至廣說。彼由世俗勝義善巧,於是一切,二因緣故;不應思惟。一、非思惟所緣境故。二、由其事無所有故。若有思求非思境事,或有思求無所有事;如是一切,皆無所得。唯有令心轉增迷亂。若於此中不如正理強思惟者;雖有一類,由宿因力,或起厭離,或起厭離相應作意,緣實境界,於其中間暫爾現行;而復於彼、見為過患,生不實想。如是思惟世間等法,能引無義。邪尋思者:當知即是欲等尋思。邪戲論者:復有六種。謂顛倒戲論,唐捐戲論,諍競戲論,於他分別勝劣戲論,分別工巧養命戲論,躭染世間財食戲論。如是一切,總名放逸。為欲斷除此放逸故;如來親自為教誨者。為堪受化,補特伽羅、聞已,速能斷諸放逸。

三解 顯揚一卷九頁云:放逸者:謂總貪瞋癡懈怠為體。由依此故,心不制止惡不善法:及不修習彼對治法;障不放逸為業。乃至增長放逸為業。如經說:夫放逸者,是生死跡。乃至廣說。

四解 成唯識論六卷十九頁云:云何放逸?於染淨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謂由懈怠及貪瞋癡,不能防修染淨品法;總名放逸。非別有體。雖慢疑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勢用微劣障三善根、遍策法故。推究此相,如不放逸。

五解 集論一卷九頁云:何等放逸?謂依懈怠及貪瞋癡,不修善法;於有漏法,心不防護為體?憎惡損善所依為業。

六解 五蘊論五頁云:云何放逸?謂即由貪瞋癡懈怠故;於諸煩惱,心不防護;於諸善品,不能修習;為性。

七解 廣五蘊論十一頁云:云何放逸?謂依貪瞋癡懈怠故,於諸煩惱,心不防護;於諸善品,不能修習為性。不善增長,善法退失,所依為業。

八解 俱舍論四卷五頁云:逸、謂放逸。不修諸善。是修諸善所對治法。

九解 法蘊足論八卷九頁云:云何放逸?謂於斷不善法,集善法中、不修,不習,不恆作,不常作,舍加行,總名放逸。

十解 品類足論一卷三頁云:放逸云何?謂不修善法性。

十一解 品類足論三卷二頁云:放逸云何?謂於斷惡法具足善法中,不修不習,不別修習,不堅作,不常作,不勤修習性;是名放逸。

十二解 界身足論上三頁云:放逸云何?謂於斷不善法,引集善法,不堅住作,不恆常作,不親不近,不修不習;是名放逸。

十三解 入阿毗達磨論上八頁云:不修善法,名為放逸。違前所說不放逸性。即是不能守護心義。

上篇:供養菩薩藏與聲聞藏生福差別 下篇:放逸過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半蓮華印

密教手印。其印相有二:(一)略稱半蓮印。即蓮華合掌之...

青陽教

清代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之民間宗教。於每月朔...

觀因果門

復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諸法自無性,亦不從餘處來。...

金剛嬉戲菩薩

(菩薩)Vajralāsi,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內四供養菩薩第...

十迴向

【十迴向】 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此為第二十一...

佛向上事

略稱「佛向上」。謂成佛雖為修行之理想,然真正之修行...

悉地持明仙

(人名)依咒術得外法悉地之仙人也。大日經疏六曰:悉...

世耶那薩喃

(物名)Śayanāsana譯言臥具。僧資具之一。...

萬劫

(雜語)劫為分別世界成壞之時量名。萬劫者,經世界成...

二六之願

藥師如來之十二誓願。即:(一)願自他身光明熾盛。(二)...

苦行論師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出外道小乘涅槃論。...

畜錢寶戒緣起

子題:沙門釋子不得捉金銀、不得捉金銀、日月四患、沙...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鼓是怎樣成為佛教法器的

鼓是民間常見的打擊樂器。世界各地鼓的種類、形狀和稱...

因果報應昭彰,僧雲公就是最顯著的證明

原文 齊僧雲,住寶明寺,以講演著名。四月十五日臨誦戒...

梁啟超談治學與做人

諸君!問諸君:為什麼進學校?我想人人都會眾口一詞的...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

現代人物質生活非常進步,但心靈依然空虛煩惱,這是為...

一心三觀和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問: 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淨界法師...

三災八難

三災有「大三災」,指水、火、風之災,以及「小三災」...

印光大師嘉言錄--諭在家善信

甲、示倫常大教 ● 盡性學佛,方能盡倫學孔。盡倫學孔...

聖一法師《梵網經菩薩戒之殺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