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與取罪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與取罪】 p0327

瑜伽五十九卷十六頁云:復次若有顯然劫他財物;名不與取。如是竊盜、攻牆、解結、伏道、竊奪,或有拒債,受寄不還,或行誑諂矯詐而取,或現怖畏方便而取,或現威德而取彼物,或自劫盜,或復令他,如是一切,皆不與取。或有自為,或有為他,或怖畏故,或為殺縛,或為折伏,或為受用,或為給侍,或憎嫉故,不與而取。此等皆名不與取罪。

上篇:不正思惟 下篇:不住禁戒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諸樹端爛熟果喻

【諸樹端爛熟果喻】 p1354 瑜伽八十四卷一頁云:又彼諸...

鎖口

言語所不及,稱為鎖口。又佛法甚深之妙理,非言語所能...

赤白二渧

(雜語)母之精為赤渧,父之精為白渧,二渧和合之處,...

約教約部

(術語)天台就教之方面而論曰約教,就部之方面而論曰...

信己(二)

信己略說為三:   一、信己不異於佛。所謂一切眾生,...

惠旻

(573~649)唐代僧。河東人。字玄素。九歲學佛,修習...

十一位

菩薩的十地加等覺,叫做十一位。...

摩納婆

(一)梵語 mānava。意譯勝我。即毗紐天外道在有情身中...

善來者

(雜語)師稱其弟子曰善來者。大疏八曰:如實善來者,...

倒離過

因明用語。倒離,梵語 viparīta-vyatireka。因明三十...

五離怖畏

(雜語)離五種之可畏也。貪火不燒,不瞋毒,不感刀傷...

無想論

系認為眾生於死後生於無想天之見解。於古代印度外道所...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殺生慶賀祝禱 反而增加惡業

過去有一個老修行,在山裡頭修行,他受這家人的三代供...

「好人」與「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說慈善家,他們也...

業障生起了該怎麼辦

你過去的業障現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給你做障礙,...

父母不會在原地等你

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有一次採訪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

南閻浮提眾生的特點

在四大部洲裡南閻浮提眾生特點是勇猛強記,意志力強。...

「半」的處世哲學

明末清初的碩學鴻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僧濟法師的往生故事

東晉慧遠大師在東林寺率緇白二眾一百二十三人結白蓮社...

如果嗔心還在,「美」會受損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奪。不忍令速墮惡趣。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