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庵摩羅

【翻譯名義集】  大字體  護眼色

【庵摩羅】此雲清淨識。僧遁注金剛三昧經云:白淨無垢識。彼經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熏聞云:天台依攝大乘說庵摩羅,名無分別智光,即第九淨識也(宗鏡云:摩羅淨識,湛若太虛,佛性明珠,皎同朗月)。然,據諸論所說第八。若至我見永不起位,即舍梨耶之名,別受清淨之稱,是則果位名庵摩羅。天台所依攝大乘義取第九識者,非無深致,此依真諦所譯梁攝論也。輔行云:真諦三藏云:阿陀那七識,此雲執我識,此即惑性,體是緣因。阿賴耶八識,此名藏識,以能盛持智種不失,體是無沒無明,無明之性,性是了因。庵摩羅九識,名清淨識,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許此識,雲第九是第八異名。故新譯攝論不存第九,地論文中亦無第九。但以第八對於正因,第七對於了因,第六以對緣因。今依真諦,仍合六七,共為緣因。以第六中,是事善惡,亦是惑性,委釋識義,非今所論。但以三識體性,對於三德三因,於理即足。論家雖云翻識為智,而不即照三識一心,即此一心,三智具足。光明玄云:庵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若分別之,即是佛識(宗鏡問:無垢淨識為佛,決定有心?決定無心?答:據體則言亡四句,意絕百非,約用則唯無量,故知如來,心智能明,非情所及,應以智知)。阿梨耶識,即是第八無沒識,猶諸佛所證之理,乃立庵摩羅名。就眾生所迷之本,則標幹栗陀號。何者?經云:而轉諸識入庵摩羅,故知果位名庵摩羅。一切一心識,論云:能作一切種種名字,知是群生所迷之本。輒辨此義,後賢詳之(昔住大覺,李相公垂訪,問曰:楞嚴性覺妙明,本覺明妙,此為一法?此為二法?若云二法,性覺即本覺;若云一法,上句安言妙明?下句安言明妙?餘即答曰:一法二義,上句言性,性體即寂而常照,故曰妙明;下句言覺,覺用即照而常寂,故曰明妙)。禮記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斯乃儒家以寂然不動為性,感而遂通曰情。吾宗則以明靜真心為性,是理具也;昏動妄念為情,是事造也。故楞嚴云: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轉,以茲情性,分今十識。前之八識,皆屬情也,九十二識,乃當性焉。問:心與於性,同異云何?答:或同或異。言或同者,如楞嚴云: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此俱目真。光明云:心識二性,躁動不停。此俱召妄。二名異者,如楞嚴云:舜若多性可消亡,爍迦羅心無動轉。此心真而性妄矣。大意云:隨緣不變故為性,不變隨緣故為心。此性真而心妄也。忠國師云:迷時結性成心,悟時釋心成性。然,真妄二心,經論所明,大有四義,一唯真心。起信云:有隨眠煩惱,與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大論云:在菩薩心,名為般若。即其義也。阿陀那識,是第七分別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別而分之,是二乘識。於佛即是方便智,波浪是凡夫第六識,無俟復言。宗鏡九識十名:一、自體非偽,名為真識。二、體非有無,名無相識。三、軌用不改,名法性識。四、真覺常存,體非隱顯,名佛性真識。五、性絕虛假,名實際識。六、大用無方,名法身。七、隨流不染,名自性清淨識。八、阿摩羅,翻無垢識。九、體非一異,名真如識。十、勝妙絕待,號不可名目識。

上篇:阿陀那 下篇:幹栗陀耶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翻譯名義集

五事是薩迦耶非薩迦耶分別

【五事是薩迦耶非薩迦耶分別】 p0291 瑜伽七十三卷九頁...

慧皎(497—554)

釋慧皎,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西)人,俗家的姓氏不...

菩薩性

(術語)五性之一。滿二利之行而當成佛之大乘菩薩種性...

說菩薩戒

【說菩薩戒】 p1285 瑜伽四十卷十八頁云:又諸菩薩、欲...

說一切有部

梵名 Sarvāsti-vādin,巴利名 Sabbattivāda。音譯薩...

逆意

【逆意】 p0927   瑜伽九十一卷三頁云:言逆意者:於...

六種攝

攝,攝取、攝受之意。菩薩地持經卷十載,菩薩以六種法...

瞿翅羅鳥

瞿翅羅,梵語 kokila,巴利語同。學名 Cuculas indicu...

四種三昧

一、常坐三昧,又名一行三昧,即以九十日為一期,獨居...

世親攝論

(書名)又曰天親攝論。五攝論之一。謂世親所著之無著...

缽之持法

亦名:持缽法 戒本疏·百眾學法:「五分,左手一心擎缽...

增上攝受

【增上攝受】 p1315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六頁云:云何菩薩...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和尚變金幣

很久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個國王名叫夢譽。夜裡睡覺時...

分心散亂的對策

其實除去五蓋,在生活中還有一種最常見也最常被忽略的...

為什麼喝地藏水沒效果呢

地藏王菩薩以他大慈大悲的力量加被我們這一些人,我們...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

居士應如何正確學佛與用功

首先,應聽聞僧寶所說之正法(而不是網絡上論壇、博客...

人生的七味心藥

人生在世,既短暫又坎坷、既榮幸又無奈、既富裕又貧窮...

「諸法因緣生」與「諸法本​自無生」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

這色身是要來受這娑婆劫的

九十歲老和尚在客堂對一群出家眾開示:在胎、卵、濕、...